首页 百科知识 中年生活方式不良减寿10年,如何健康关心中老年人

中年生活方式不良减寿10年,如何健康关心中老年人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中年生活方式不良减寿10年英国研究人员数十年随访调查发现,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3个因素将使中年人的预期寿命减少10年;如果再加上肥胖因素,则会减寿15年。而五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则与人之健康、寿命有着密切关系。养护好“五脏”,才能使你活得健康,活得长寿。必须摒弃不良恶习如吸烟、酗酒,以免影响健康。

中年生活方式不良减寿10年,如何健康关心中老年人

1.中年生活方式不良减寿10年

英国研究人员数十年随访调查发现,吸烟、血压和高胆固醇3个因素将使中年人的预期寿命减少10年;如果再加上肥胖因素,则会减寿15年。

牛津大学罗伯特·克拉克率领研究小组随访调查40年,研究各种因素对中年人预期寿命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年满50岁的中年人如果同时具备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三个因素,平均寿命为73岁;而没有这些因素的中年人平均寿命为83岁。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肥胖或糖尿病,研究人员发现寿命差别可达15年。最不健康者的平均寿命为70岁,而最健康者为85岁。

研究人员认为:“降低心血管疾病三大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平均水平的公共卫生战略以及对‘高危’人群加强治疗可能会延长预期寿命。”

2.中年人保持心理平衡十要诀

(1)对自己不苛求;

(2)对他人期望不过高;

(3)会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4)偶尔也屈服,小处不坚持;

(5)暂时逃避,待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善于找人倾诉烦恼;

(7)多做助人为乐的事情;

(8)在一定时间内,做好一件事;

(9)不处处与人竞争,不把别人看成对手;

(10)与人为善,多交朋友,少树敌人。

3.人过中年须防“五脏受伤”

心、肝、脾、肺、肾是人体最重要的五个脏器。而五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则与人之健康、寿命有着密切关系。

那么,哪些不良行为容易导致“五脏之伤”呢?

(1)高脂“伤心”:凡40岁以上的女性或45岁以上的男性,由于脂肪代谢能力下降,从饮食中摄入脂肪易储积体内,这直接会导致高血脂、冠心病。人过中年应牢记,“膏粱厚肥,腐肠之药;清淡饮食,长寿之方”。

(2)嗜酒“伤肝”: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白酒)的人,往往肝脏会受到很大伤害。如慢性肝硬化酒精中毒、肝硬化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多为嗜酒者的最终结局。

(3)暴食“伤脾”: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暴饮暴食的人,很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胃肠急慢性疾病。暴食还会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引起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病症,最终使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

(4)吸烟“伤肺”:肺的功能是“吐故纳新”,吸烟的同时会吸进尼古丁等大量的有毒物质,这些有害物首先损害的是肺,尤其是患肺癌与吸烟关系最为密切。另外,吸烟对心、胃、肝等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5)多欲“伤肾”:纵欲过度,容易暗耗阴精而导致“肾亏”,从而出现腰酸耳鸣、头晕、神倦乏力、阳萎、早泄等病症,以致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另外,性滥交容易染上性病甚至艾滋病

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对“五脏”的保养,尤其是人过中年后,当人体五脏功能日趋减弱时,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莫“自恃强壮”而“放纵”。养护好“五脏”,才能使你活得健康,活得长寿。

4.快乐常驻的妙方

国内外大量长寿老人的调查资料表明,保持心情愉快是长寿的重要因素。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呢?

(1)不怕衰老。衰老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有老的时候。如果怕老,心情长期抑郁,会加速衰老的进程,老反而来得更快;以乐观主义态度对待衰老,会觉得越活越年轻。“人生70不稀奇,80还是小弟弟”这种不畏老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青春永驻的妙方。有人建议老年人应把自己的年龄减去10岁,这也不失为一个保持自己心理年轻的妙法。

(2)不当家。有些老人,退下来后还要“老不舍心”,抱着家长观念不放,对子女办事、理家不放心。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子女们不满意,而且把家中的矛盾、焦点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又常费力不讨好,可谓自寻烦恼。

(3)少管闲事,不生闲气。在不当家的老人中,仍然有不少人好管儿女的闲事,生闲气者甚多。其实当老人的不该过多地干预闲事,好管闲事必常招来闲气。

(4)心胸豁达。不计较一得一失。要不生闲气,除了少管闲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心胸豁达,不计较一得一失。“心底无私天地宽”同样适用于家庭生活。遇事斤斤计较,在自己家庭里也会带来不快,在这方面,还是“老糊涂”一点好。

(5)有所为,有所爱好。人老了仍然可以干些对社会和家庭有益的事情,当你对社会和别人做些有用的事,感到自己还是“有用之人”时,内心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更应该有一两样爱好,如养花、养鸟、垂钓、对弈、书法、绘画、集邮等。这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有助于战胜孤独和寂寞,为生活增添乐趣。

(6)家里有伴,家外有友。伴指老伴,老夫老妻,恩恩爱爱,当然会使晚年生活充满快乐。对于无伴的单身老人,则应该在家里找小伙伴,与孩子亲密相处,会使老人心情愉快,童心永驻。在社会上老人更应多交老友,常在一起谈心、娱乐有益于身心健康。

(7)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走出家门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常走出狭小的家庭,到大自然中去。这不仅可锻炼身心,延缓衰老,而且有助于精神愉快。大自然是调节人类情绪的能手。

(8)戒除不良嗜好。嗜酒、嗜烟和嗜药等不良嗜好,不仅会摧残身体,也会影响精神状态,使情绪忧郁。尤其是当这些嗜好不能满足时,情绪波动更大,不易控制。

(9)正确对待慢性病。慢性病会给人带来痛苦。不能正确对待慢性病,会使老年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相反,如能正确对待慢性病,采取乐观主义态度—“既来之,则安之”,变“怕”字为“斗”字,就会使自己精神振作,情绪愉快,有助于战胜慢性病,有益于健康长寿

5.人老未必都糊涂

有许多80岁的老人头脑尚清醒,并不糊涂,这是努力实践练心、健脑、强身与补脑等活动的结果。

(1)练心:练心最重要的是乐观豁达,淡泊人生,去私寡欲,与名利无争,知足常乐。练心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勿大怒,勿过忧,勿狂喜,保持心理平衡。心平则气和,气和则身安,身安自可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应对自如。

(2)健脑:培养多种动脑的活动与爱好,如读书、书法、绘画、下棋、写文章、著书立说等多种活动,多与外界接触,使大脑经常处于活动之中,以增强脑细胞活力。

(3)强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科学、适当锻炼与劳动,以增强体质。必须摒弃不良恶习如吸烟、酗酒,以免影响健康。

(4)补脑:老年人要善待自己,适当进补。健脑食物,像鲜鱼、豆制品、花生、水果玉米胡萝卜等,含有脑必需的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有效增强和改善记忆力。枸杞子20克,大枣10枚,大米150克,加水煮粥,常服必有益。

6.老年独身者怎样益寿

(1)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既可活动筋骨,又可改善孤寂的不良环境,优美和广阔的园林、场地,使人心旷神怡,逍遥自在。

(2)可以以音乐为伴,典雅、优美、悦耳的乐曲,是一种天然镇痛和镇静剂,有助于消除闷闷不乐的情绪和肌体疲惫。聆听音乐,会感到生活丰富而多彩。

(3)人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看你怎样对待。有些事只要想得开,就能放得下,不要钻牛角尖,应该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豁达大度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4)可以养宠物,可爱的小花猫、通人性的小狗,一举一动,使人唤起生机,宠物的陪伴让人不感到寂寞。但应注意宠物的卫生,要防“猫抓热”“狂犬病”等传染病

(5)善交友广交知心朋友,与知己者经常倾诉衷肠,赢得友人的理解和同情。有真挚的朋友,乃人生之大幸,健康之良策。

(6)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爱好习惯,人们虽各有不同,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则是一致的目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地嗜好烟酒,鏖战玩牌,不讲究卫生,生活无序等等必须克服。健康长寿是靠自己争取的。

7.老年健康需要有“伴”

一个人的健康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众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陪伴和养护,身心有伴,才能安康体健。

众伴:就是要走出封闭的狭小生活空间,远离孤独,多与人交往和接触,彼此交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以增强安全感,促使身心放松,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

德伴: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事事通达、心胸宽广,这必然会使心理平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也会处于最佳状态,使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爱伴:爱家庭,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不仅满足于被别人所爱,更应注重自己奉献爱。爱能使人的胸怀更加宽广,心境更好,心态更健康,从而使童心不泯,抗衰延年。

乐伴:笑是乐观豁达的象征,是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以此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使人心境坦然,健康长寿。

游伴:走低谷,攀高峰,仰望蓝天,远眺大海,游山玩水,返璞归真,清新振神,实乃健康长寿秘诀之一。

动伴:能够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和运动,可以利关节、丰肌肉、流血脉、强筋骨、实脏器、增健康、抗衰老

说伴:有话不说憋在心里,时间一久也会生病。无论是高兴的事还是烦恼的事,无论是喜事愁事,最好是一吐为快,因为说也是一种通气化瘀的良药。

书伴:经常读书看报,能使人天天用脑,心胸开阔,益智增神,生活充满乐趣,延缓身心衰老。

8.美国老人快乐四法

延年益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保持乐观正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预防》杂志日前介绍了四条有助保持快乐心情的好习惯。

(1)常打电话。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特里萨说,保持长期的友谊,对维持快乐心情和身体健康大有好处。仅仅通过打电话与朋友聊天就让血压降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此外,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的人,思维会更敏锐,并可预防心脏病

(2)记录愉快时光。记录下愉快的事能够提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写下所有值得感激的事的人在未来一周会更乐观,生活也会更为满意。不过,这也不要过火。有研究显示,一周写1次感恩日记的女性,比那些每周写3次的人更觉得幸福。

(3)多做好事。美国心理学专家索尼博士的研究显示,一天做5件好事能使人变得幸福和安宁。当然,做善事不必事先计划,一些举手之劳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让你得到意外的回报。

(4)回忆过去。每周抽出一些时间,写下或录下,甚至是只在心里回忆一下过去的重大事件会大有益处。美国长寿中心主任巴特勒说,可以以不同的时间段来撰写你的人生史:大学时代、新婚之始、职业生涯、初为人母(父),写下每个人生阶段的成功、失误以及对未来的教训。回忆不好的时光一样有用,因为一次“损失”可以为你开启另一扇门,并最终解开心结

9.中老年人时常健忘能改善

引起中老年人健忘的因素主要有疾病、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等,轻度的健忘可从以下几方面逐渐改善。

(1)输入信息要多。勤于用脑的人,大脑细胞不断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能使大脑增加释放特殊生化物质。

(2)保证睡眠。睡眠时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增多,可为脑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使消耗的能量得以补充,恢复精力。(www.xing528.com)

(3)调整好生物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活动、娱乐以及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律,以免造成人体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对健康造成危害。

(4)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悦的心情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肌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对提高记忆力颇有裨益。

(5)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促进脑细胞代谢,延缓大脑老化。

(6)与人闲聊。即兴聊天,互通信息,交流感情,使人处于平和、轻松、友善的气氛中,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增强大脑的活动。

10.唱歌是最新提倡的养生

音乐,百听不如一唱。人体某些肌肉(如四肢骨骼肌)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增强,而内脏平滑肌却无法随锻炼来改善,唯有声音可以到达这些肌肉。唱歌既可以使音波传入脏器,引起平滑肌的振动而增强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声带振动扩张肺部,兴奋胸部,增加肺活量

11.减肥不如保护体重稳定

除了少数体重超标过多者确须减肥外,大多数人要慎重对待。最新研究资料表明,没有什么比体重忽增忽减更糟糕的了。与其连续不断地节制饮食,还不如干脆保持一两公斤多余的体重,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健康,女性尤其如此。

12.运动,百练不如一走

对中老年人来说,散步是最佳运动。晨起散步,可增加肺活量,净化脏腑;饭前45分钟散步有利于胖男胖女削减体重;睡前1~2小时散步,可安神定志,防治失眠症。

13.茶叶,饮不如吃

饮茶虽然也可摄入不少茶叶中的养分,但浪费也不少。若将茶叶研成碎末,混合在多种原料中制成食品享用,让茶叶中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可以全部摄入体内,便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利用价值。

14.选择食物

择优营养学家将脂肪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会大量增加人体胆固醇含量的脂肪,如各种畜肉及制品、奶油与奶酪中的脂肪等,应少吃或不吃;第二类对胆固醇含量影响甚微的脂肪,如鸡肉、蛋类、甲壳类动物脂肪;第三类是能够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的脂肪,如橄榄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以及鱼肉脂肪等。对于中老年人,第二、三类脂肪食物是最佳选择。

15.稳定的情绪是健康良方

虽说饮食只要调配得当,就能吃得健康,但心理的健康更重要。试想,一个人如果在饮食方面足够注意了,可要是他总是想着吃错了哪个东西会得这个病,吃错了哪个东西又会得那个病,这个人能算是个健康的人吗?或是因为得了病,整天愁眉苦脸的,自己也不积极配合治疗,医生又如何帮助你呢?因此,情绪稳定是一剂医生无法提供,只有靠每个人自己才能获得的健康良方。

16.人到老年须忌“久”

(1)忌久坐:年老体衰的人,喜欢坐着不动,但“久坐者伤肉”,久坐会使肌肉长期缺乏必要的伸展,易于产生疲劳不适或腰腿痛。资料表明,不爱活动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久坐会导致血流不畅,易发生痔疮;久坐可使新陈代谢功能降低,导致肥胖。所以无论是伏案工作还是休息,都不要坐得太久,中间不妨站起来活动活动,放松一下,使肌肉得到恢复和锻炼。

(2)忌久立:“久立者伤骨”,如果长久站立不动,会影响气血的循环运作,特别会使部分骨骼长时期处于压迫状态,造成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从而导致疾病。所以站立不动,不如踱步,使机体在运动中增进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改善骨和关节的血液供应,保持其弹性和韧性;还可增强下肢肌肉张力,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3)忌久视:“久视者伤血”,如果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使眼睛受到刺激性疲劳,以致伤血耗气、头晕目眩。所以无论看书看报或看电视,一是每次不要过久,二是要讲究用眼卫生。一般认为,每天看书报或电视不要超过4小时,而且每隔1小时左右应适当养神,做眼保健操,或到室外走动等,这样有利于消除视觉疲劳。

(4)忌久思:“久思者伤神”,虽然勤用脑可防智力早衰,但久思不辍便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进而头昏脑涨,甚至头痛,严重的还会诱发抑郁症等神经性疾病。所以,老人们既要勤用脑,又要科学用脑。在用脑时不要长时间连续思考,特别是对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解不开不妨先放一下,找点自娱性活动放松一下,使头脑恢复清醒。

17.老年人保持智力十法

(1)坚持阅读,培养多种兴趣,以保持大脑灵活性。

(2)培养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兴趣,如娱乐、旅游、烹饪等。尽量保持一种好奇心。

(3)选择一项适合自己调节大脑的活动,如散步、垂钓、摄影、看书、唱歌等。

(4)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5)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培养坚强、开朗、幽默的性格。

(6)经常活动手指、手腕。通过手指、手腕的活动,刺激大脑,防止大脑退化。

(7)饮食方面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蛋、乳制品、豆制品等。

(8)烟、酒对脑动脉有破坏作用,应尽早戒掉。

(9)结交一些比自己年龄小得多的朋友,让自己受到青春活力的感染。

(10)待人宽厚。

18.人老做事莫性急

对于年轻人来说,快节奏生活充满了朝气。但对身体各器官功能都逐渐衰退,对外界反应不够灵敏的老年人来说,快节奏生活则容易诱发疾病,严重的还可危及生命。为了健康长寿,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宜放慢一些,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步速宜慢半拍。老年人行走时举足不如年轻时高,男性常出现宽矮步态,女性则出现窄幅蹒跚步态。此时身体的重心前移,处于前倾姿势,行步不稳,走路速度过快容易摔倒,而老年人跌倒后极易引起骨折。

(2)体位改变的速度要慢,幅度要小。老年人心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心脏收缩时向全身输送血液量相对减少。同时,老年人脑血管弹性变差,接纳血液较少,故常出现头昏眼花等现象。当老年人由卧位变为坐位,或由蹲位、坐位变为立位时,如果动作过快,体位突然改变,脑部的供血量会明显不足,从而造成大脑短暂性缺氧,如眼前发黑或突然昏倒,甚至诱发其他严重疾病。此外,老年人由于关节不灵活,加上平时活动少,当从高处取物、弯腰搬东西或在开关门窗时,如动作过快,用力过猛,很容易使颈、肩、腰、膝等关节发生扭伤,甚至发生骨折。

(3)进食应细嚼慢咽。老年人由于各种腺体的退化,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都会有所减少,加上牙齿不好,容易发生食物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不好等情况,从而导致营养不良。老年人由于脑血管病变,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咽部的吞咽反射迟钝和不协调,如进食过快,易使食物误入气管,一旦抢救不及时则会发生“噎食猝死”。

(4)排便不可操之过急。老年人多患有便秘,如果排便过急,过于用力,易引起肛裂而痛苦不堪。更严重的是部分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如果排便时用力过猛,腹压增加,可使血压升高,引发脑出血等病症,直接危及生命。

19.中年女性的养生之道

中年女性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但此时机体已进入生理衰退期,若能注意养生,则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和体力。

自寻快乐,增强免疫。研究发现,欢笑时,人体的各个器官能产生协调一致的振动,使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通过神经调节来促进人体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开怀大笑有助于呼吸功能的增强,可使人吸入更多的氧气。肌肉组织得到充足的血、氧供应,功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

追求新知,防脑衰老。追求新知,可不断刺激脑细胞,使思维活跃,反应迅速,有助于预防脑萎缩,减缓大脑的衰退速度。

调节饮食,防骨质疏松。人到中年要注意调节饮食,预防骨质疏松,多吃含钙及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鱼油、蛋黄、牛奶、瘦肉、禽类、水果等。

充足睡眠,适当美容。睡眠充足可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和抗病力。睡眠不足时,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多种疾病侵袭,增加了患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的概率。人到中年,皱纹已悄悄爬上眼角,适当美容,可使你青春焕发。

坚持运动,有益健康。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大脑功能,消耗多余脂肪,加快新陈代谢,使机体得到充足的血、氧供应而青春焕发。

20.老年人怎样健康快乐过佳节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临床资料表明,春节前后是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的高发期。研究表明,这与节日期间的生活紊乱、饮食不当、情绪波动和气候寒冷等因素息息相关。为使老年人能够健康快乐过佳节,必须重视保健。

一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节日期间因走亲访友、迎来送往、至爱亲朋欢聚,往往情绪波动较大,这样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极易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等,甚至造成猝死。因此,节日期间,老年人应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心境恬静,精神愉快。

二要生活规律,欢娱有度。节日期间,老年人要保持平时的生活节奏,起居有时。看电影、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看紧张、惊险、刺激和恐怖的电影或节目,也不要和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或通宵达旦地跳舞、搓麻将、打扑克等,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以养精除疲,防止发病。

三要饮食合理,清淡为宜。节日的家宴上,常摆满珍味佳馐,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差,应以品尝为主,不宜暴饮暴食。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因此,要以吃七八成饱为宜,多吃些大豆制品以及新鲜果蔬。

四要防寒保暖,严防感冒。春节期间,正值严冬,天气寒冷,再加之人际交往较多,容易引起伤风感冒,使患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病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恶化。因此,要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冷。在感冒多发或流行时期,不去公共场所,不走亲访友,可适当服点感冒预防药,居室内可用食醋熏蒸。

五要节制烟酒,坚持用药。“酒逢知己千杯少”,节日的筵席上,往往烟来酒往,烟、酒对心血管和呼吸道的影响极为不利,因烟、酒过量而致死人命的悲剧屡有所闻。另外,心血管病人节日期间切不可擅自停药,特别是降压、降脂、降血糖和软化血管药,更不能随意停用。

21.怎样抗衰延年

中国古典著作《吕氏春秋》中曾指出:“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毕其寿也”其大意是说,人之长寿,并非是指生命的无限延续,而是说人可经过合宜的努力,获得通常应达到的自然寿命。

究竟用什么方法可抗衰延年呢?

(1)饮食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饥饿不食;食物营养要丰富,要易于消化,宜淡不宜咸,并须控制甜食;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要均衡,不可偏食;食物宜粗不宜过于精细,否则,易致便秘和多种营养缺乏。

(2)起居有常,作息有定。“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是古人的养生之道。起居饮食有规律,多可避免失眠和肠胃不适。老年人的间歇性休息很重要,除夜间按时较早就寝外,白天,如中午,也要注意适当小休或闭目养神,以期体力和脑力的恢复。

(3)适当开展户外活动。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保持健康、防止发胖,使关节保持灵活,不致行动迟缓;户外活动还可促进食欲,调整睡眠,故好处很多。但户外活动要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和锻炼方法,一般说来,以运动后无气喘、心悸、睡眠安稳为宜。

(4)培养多种兴趣。老年人切忌与社会、家庭生活脱节,要量力而为,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如社交、义务劳动、经验咨询等。也可根据需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如养鱼、种花、习字、绘画、写作等,这些兴趣爱好均可起到抗早衰、延寿命的作用。

(5)勤用脑、多思维。据某些研究表明,多用脑、勤于思考,可强化大脑皮质记忆痕迹,延缓脑神经细胞的衰退。反之,如果懒于用脑,则大脑细胞常处于“休息”状态,智力便会出现“废用性萎缩”,且多发生老年性痴呆的病变。

(6)保重身体注意防病。老年人多体弱,故更应注意冷暖、防病以保重身体。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及高血脂症等老年人易发的病症,更应及早预防和治疗。

22.怎样减轻绝经症状对生活的影响

(1)学习更年期的生理卫生知识,了解由于内分泌变化而产生更年期综合征和月经紊乱的相关医学知识,减轻精神负担,保持乐观心理,安度更年期。

(2)运用体操、太极拳等项目,以及集体文体娱乐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调节神经功能,从而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症状较重者可服用谷维素20毫克,1日3次,夜晚服用艾司唑仑2.5毫克。

(3)保持日常饮食、睡眠、工作、活动等生活作息的平静和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排骨,延缓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的发生。

(4)注意月经的变化和心血管症状,每1~2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和必要的全身检查,早期发现器质性疾病,并及时治疗。

(5)可以适量补充雌激素药物,用3周停1周,减轻体内因雌激素不足所致的症状和病症,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具体情况需向专业妇产科医师请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