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学生培养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中小学生培养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于他们来说,要做到认认真真听一堂40分钟的课不开小差很难。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上课效率。小学生的注意品质存在着差异性,通过训练可以得到提高。

中小学生培养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提高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于他们来说,要做到认认真真听一堂40分钟的课不开小差很难。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上课效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第22条即“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热爱”这一词,在他看来只要学生有热爱的方向,就算其他功课稍弱点也问题不大,最让人担心的反而是那些门门功课都得优秀,却没有一门课是他热爱的这一类学生,他认为,他们只是平庸之辈。这一条和第29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其实互相呼应,学生热爱你的课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2)培养学生自觉的专注力

学习是复杂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为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把注意力全神贯注在所要学的知识上,必须培养其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课时前都明确学习任务,并提醒他们要注意什么,适时地在竞赛中完成此任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活动上。

当然,对刚上学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能要求过高,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学生多一些关注,通过适时的提醒帮学生维持注意力;教师还应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组织一些专门的训练注意力的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品质的提高。同时,多给这些学生表扬鼓励,以此强化他们的适宜行为。

小学生注意力辅导案例

辅导题目:老师头顶的蜜蜂

主题分析:注意力是人对一定事物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注意力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准备状态,所以它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注意力有四种品质,即注意力的广度、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转移,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小学生的注意品质存在着差异性,通过训练可以得到提高。

目的要求:通过注意力训练培养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注意力的广度。

课前准备:选例、制作投影片、录音机

辅导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训练法。

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给学生讲故事(放录音),随后板书“老师头顶的蜜蜂”。

小刚和小红是同桌。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小红认真地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看着黑板上的每一道题,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而小刚呢?虽然也想好好听课,但是一听到窗外有鸟叫声,就情不自禁地想看看这鸟长得什么样;一听外面有人大喊大叫,他就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还不时地用手摸一下衣服兜里的乒乓球,想着一下课就马上去抢占乒乓球桌子。突然,他看见窗外飞进来一只小蜜蜂,在老师头顶舞来舞去的,那蜜蜂嗡嗡地跳着“8”字舞,可有意思了。他不由地笑出了声,老师看见了,要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下他可傻了,老师讲什么他一点也没听进去,低着头,红着脸,紧张得不知所措。老师批评了他,然后要同桌的小红回答同一个问题,小红干净利落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老师满意地笑了,然后对小刚说:“你可得好好向小红学习啊”,小刚惭愧地坐下了。

2.课堂讨论。

(1)小刚为什么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小红为什么能回答老师的提问?

(2)小刚应该向小红学习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课堂操作。

(1)注意力广度测验。找一些大小相同的玻璃球放在桌子上,然后用盖子把玻璃球盖上,不让对方看见。这时,告诉学生要注意桌上玻璃球的数量,然后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示一些玻璃球;让学生说出这些玻璃球的数目,并记录学生的回答,看他能说对几次。

(2)注意力集中训练。老师依次念一些事物名称(小猫、白菜、黄瓜、苹果长颈鹿、西红柿、黄鱼、松树蜻蜓),让学生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植物名称拍两下手。(www.xing528.com)

(3)注意力稳定性训练。

①听觉训练。请你找一个闹钟,听它的滴答声,并伴随着闹钟的声音,在心中默念“滴答、滴答、滴答……”。第1天念10次,第2天念15次,第3天念20次,第4天念20次以上,每天做8次,这样做5~6天就行了。

②视觉想象训练。首先在大脑中想象一个点,在这一瞬间除了这个点外,头脑中什么也不想,然后再延长这一点使点变成直线,然后在大脑中描绘成旋涡状等的简单图形。这样每隔一天,让图形复杂些,并用心多描绘几次,连续做十天。

(4)注意力广度训练。用五秒钟看一些东西,如书桌上的东西、橱窗内的东西,然后闭上眼睛说出这些东西的名称,越具体越好。

总结和建议: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上课只有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才能学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2.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广度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课外作业让小学生自己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如“拣豆比赛”、“穿针比赛”等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

(3)要避免单调呆板

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他们仍乐于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因此,长时间用同一方式进行单调的教学,会引起大脑皮质的疲劳,使神经活动的兴奋性降低,难以维持注意。如果让他们在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不但可以减少疲劳,还能引起学生注意。

现在小学里上课都会用多媒体课件,事实也证明确实对上课很有帮助,有了各种图片,声音的配合,学生听得就越认真了。在上课的时候要克服僵化呆板的教学模式,讲究变化性,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时,采用多种方法读单词。比如开火车,高低声,分组竞赛等模式,有了不断变化的方式,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

(4)内容要丰富、有逻辑性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完全熟悉的东西。因此,老师的讲授必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把新内容和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5)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

在教学中常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形成一种主从关系,其实老师要注意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注意。很难想象一个“目中无人”的老师能引起和维持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因此,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学生的反映,了解学生的要求,并且调整自己的教学。师生间互动多了,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机会也就少点了。

(6)防止与教学无关的刺激对学生的干扰

小学生注意力涣散,好奇心强,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的注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一向穿着一丝不苟的物理老师,某天突然穿了一件全身印着小熊的衣服,一进教室就引起了学生很大注意,而之后的一节课学生都时不时会去注意老师的衣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所以教室的布置以及教师的穿着,应该以简洁为主,不能因为任何外界的花哨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

教师上课前需要注意的几点:

(1)稳定情绪。刚刚进行完考试或刚刚结束课间游戏,或课间发生过争辩、讨论等,学生的情绪不够安定,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或针对学生的争论因势利导等方法来稳定情绪。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后立即入教室,以保证稳定情绪所必要的时间,也可以避免因个别迟到引起全班学生的无意注意。

(2)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做法,教师不应在这一阶段分发上次测验的试卷或公布成绩,也不应将实验仪器或教具等直接放在讲台上,而应放在讲桌里,以免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导致分心。

(3)坚持“起立坐”仪式这一系列规范动作。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意识上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使他们更自觉的将对课前活动的意识转向当前课堂活动的意识上,有利于实现及时的注意力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