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击臣下谏君之道:苏洵《谏论》解析

直击臣下谏君之道:苏洵《谏论》解析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欲君必纳谏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摘自苏洵《谏论》,见姚鼐《古文辞类纂》 “论辨类”[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空话连篇。此等皆书生欺人之谈。——毛泽东读姚鼐《古文辞类纂》“论辨类”苏洵《谏论》的批语[解析]苏洵的《谏论》,主要论述臣下谏君之道。没有这些条件规定,便是“书生欺人之谈”。或许,毛泽东的这个评论不单是指这个实例,隐含臣“必谏”君的主客观条件。

直击臣下谏君之道:苏洵《谏论》解析

[原文]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谏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彼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摘自苏洵《谏论》,见姚鼐《古文辞类纂》 “论辨类”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空话连篇。(www.xing528.com)

看何等渊谷。若大河深溪,虽有勇者,如不善水,无由跳越。此等皆书生欺人之谈。

——毛泽东读姚鼐《古文辞类纂》“论辨类”苏洵《谏论》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01——102页)

[解析]

苏洵的《谏论》,主要论述臣下谏君之道。上面所引的第一段,即开篇之论,读来有些拗口,意思是一定会使君王采纳自己意见的才是能谏之臣,一定会使臣下进谏的君王才是能纳谏之君。语意似乎比较生涩,道理有点空,又有点硬。故毛泽东认为是“空话连篇”。接下来,苏洵着重论述君王怎样使臣下“必谏”。他说,君王有天神之尊威,如果没有赏赐和刑罚的规定,一般臣下犯不着如同抗天、触神那样去向君王进谏的。只有那些不悦赏、不畏罪,性本忠义的“勇者”才敢“必谏”,可是这样的人不可常得。于是先王们“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苏洵举了三个人面临渊谷如何让他们跳过去的例子,这就是上面引用的第二段话,因为“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毛泽东对他举的这个例子不以为然。往实处说,再有赏刑相加相逼,能否跳过渊谷,要取决于两个条件,客观上看渊谷有多宽,主观上看跳者水性如何。没有这些条件规定,便是“书生欺人之谈”。或许,毛泽东的这个评论不单是指这个实例,隐含臣“必谏”君的主客观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