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忠臣谏君谋术:陷谏的巧妙之道

古代忠臣谏君谋术:陷谏的巧妙之道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东汉史学家班固把“侧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的进谏方式称之陷谏。陷谏又称隐谏,它是借用谜题、哑语以引起对方注意和兴趣,而后娓娓道来,使对方豁然开朗的谏诤办法。“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是陷谏的最鲜明的特点。 齐国靖郭君想构筑薛城,许多人前来谏止,靖郭君当作耳边风。 陷谏以含蓄曲折方式表情达意,颇有隐伏谲诡的意味,往往被谏者作为出奇制胜的高招。

古代忠臣谏君谋术:陷谏的巧妙之道

   东汉史学家班固把“侧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的进谏方式称之陷谏。陷谏又称隐谏,它是借用谜题、哑语以引起对方注意和兴趣,而后娓娓道来,使对方豁然开朗的谏诤办法。巧妙地运用陷谏,不仅可以活跃说话的气氛,而且也易于集中说话的主题。“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是陷谏的最鲜明的特点。

   相传春秋楚庄王即位后,昼夜歌舞娱游,三年怠于政事。有位大臣以猜谜为名,问楚庄王:“南山上有一只大鸟,一连三年不飞不鸣,请问大王这是什么缘故。”楚庄王朗声答道:“三年不飞,是在丰满羽翼,三年不鸣,是在蓄养歌喉。别看此鸟现在不飞不鸣,将来必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果然不出半年,楚庄王亲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伐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楚庄王改过,得益于那位大臣的隐语。臣下不把本意全盘托出,而是借用南山之鸟来暗示,使庄王在意会之中不失体面地纳谏。

   关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掌故,历史有不同的记载和传说,《韩非子》则认为此事发生在淳于髡与齐威王之间。

   陷谏的显著特点,即所言真意并不露于言辞的表层,而是隐藏在它的背后,如果不认真加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听不出弦外之音,往往会误入圈套。

   齐宣王时有个丑女叫钟离春,通隐语之术,于是她说隐语让齐宣王猜。

   钟离春连续作了几个动作:圆睁两眼向前看,张开嘴巴露出牙齿,多次摆手,拍打膝盖,连呼:“危险,危险!”宣王困惑不解,群臣瞠目结舌。宣王忍不住对钟离春说:“你过来,给我讲清这些动作的隐意。”

   钟离春上前致礼:我睁开眼,是替大王看着危在旦夕的战乱;我张开嘴,是替大王欢迎大家提意见,一定接受忠言;我摆手,是替大王驱逐那些误国害民的谗佞之臣;我拍腿,是替大王拆掉劳民伤财修建的楼堂殿阁。齐宣王欣然接纳了钟离春的规劝,招贤下士,疏远嬖佞,齐国大治。宣王也看中了钟离春的奇才,立她为正后,号为无盐君。

   齐国靖郭君想构筑薛城,许多人前来谏止,靖郭君当作耳边风。有一位齐人来见他,声称:“我只说一句话,多一句我情愿被杀。”靖郭君答应了。齐人快步走上前,只说了一句“海大鱼”,说完转身就走;

   靖郭君听了这三个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竟愣住了,见齐人要走,连忙挽留。齐人抛出一句:“人不能拿生死当儿戏。”

   靖郭君笑笑说:“再没有别的话解释吗?你只管说吧,我不会对你用烹刑。”

   齐人这才转过身来,对靖郭君说:“您没听说过大鱼吗?渔网不能捕获它,鱼钩不能钩住它,可是一旦离开了水面,就连蚂蚁都能随意地吃掉它。现在齐国也正像您的水,您如果永远有齐国的保证,哪里用得着在薛地(今山东滕县南)筑城呢?相反,您如果失掉齐国的保证,即使薛地城墙高耸人石,又岂能保住性命?”

   听了这番话,靖郭君迷途知返,于是停止了在薛地筑城,并重赏了齐人。

   陷谏以含蓄曲折方式表情达意,颇有隐伏谲诡的意味,往往被谏者作为出奇制胜的高招。

   晋平公喜欢音乐,在国内横征赋税,却不修整城邑,还下令:有敢进谏的人处以死罪“,都城的吏民都为此忧心。

   有个名叫咎犯的人,谒见守宫的大夫说:“我听说君王喜好音乐,因此以乐技求见。”守门大夫入宫禀奏晋平公,平公接待了他。咎犯进入宫殿,晋平公让人摆上乐钟、磬、竽、琴、瑟等乐器,命他奏乐。咎犯回答说:“我不会奏乐,我善说隐语。”晋平公召集朝廷中会说隐语的十二个人,当面猜测咎犯的谜底

   咎犯伸出他的左臂,并屈五指。晋平公向隐官问道:“猜猜这是什么意思?”隐官们都摇头不知。晋平公让咎犯释疑。咎犯伸出一个指头,说,这一,说的是大王所游玩之处雕龙闽凤,但城邑却得不到修整;这二,说的是大王宫殿的梁柱披上锦绣,但读书人和百姓却连粗布短衣也没有;这三,说的是玩杂耍的矮人美酒喝不完,但勇士们却受饥渴;这四,说的是百姓面带饥容,但大王的马却享有粮俸;这五,说的是身边的大臣不敢进谏,远方的臣子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晋平公说: “讲得好。”于是撤去钟鼓,废除声乐,便同咎犯一道治理国政。(www.xing528.com)

   战国时楚顷襄王当政,任用奸佞之人,迫害贤臣,忠良之臣直言劝谏,不但毫无作用,而会招来杀身之祸。有个庄姬经常侍奉在顷襄王的左右,她为人忠贞、机智,十分担忧国事。在一次宴会上,她很巧妙地向顷襄王进隐语:“大鱼失水,有龙无尾,墙内欲崩,而王不视。”

   顷襄王不解其意,要她释明隐意。于是庄姬说:“大鱼失水”,是指君王离国都500里,在外只知眼前享乐,而不想祸患将起;“有龙无尾”,是说您已经30多岁了,可是还没有太子,社稷没有强有力的辅弼力量,必将衰亡;所谓“墙欲内崩,而王不视”,就是说社稷将要出现祸乱,可是君王却熟视无睹,而不知改悔。这样下去,会令国破家亡的啊!

   顷襄王听庄姬这番肺腑之言,不仅没有发脾气,反而宠爱有加。

   陷谏,将一定的含意寓于事理之中,言者意隐言外,听者颇费思量,于是构成了掐谏扑朔迷离的微妙之处,寓意精巧,趣味无穷。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载:齐景公伐鲁,接近许城时,找到一个叫东门无泽的人。齐景公问他:“鲁国的年成如何?”东门无泽回答说:“背阴的地方冰凝到底,朝阳地方冰厚五寸。”齐景公不明白,把这事告诉了晏子。晏子回答说:“这是一位有知识的人,您问年成,而他回答冰,这是合于礼的。背阴地方的冰凝固,朝阳地方冰结五寸,这表明节气正常,节气正常那政治平和,政治平和上下就团结,上下团结年成也会好。粮食充足,群众团结,您讨伐他,我恐怕会把齐国百姓搞得很疲惫,会死伤不少士兵,这不合乎您的愿望。请对鲁国以礼相待,平息他们对齐国的怨恨,遣返他们的俘虏,来表明我们的好意。”齐景公说:“好!”于是就不再伐鲁了。

   东门无泽在回答齐景公提问时,没有明说鲁国年成好,只是淡淡地说:“阴冰凝,阳冰厚五寸。”这是含蓄地告诉了齐景公,鲁国人生活在乎和的政治气氛之中,年成很好。其余的让齐景公自己判断,这就避开了嫌疑,却达到了阻遏齐军的目的。

   西汉元兴六年,匈奴浑邪王率万骑人塞杀掠百姓官吏,前锋已踏至上谷,边关守将当即飞报京师,可是此时武帝因新得美人卫子夫,已有月余未曾上朝理事。边关告急又不得人后宫奏报,众大臣皆心急火燎,束手无策。且说卫子夫因得宠,陈皇后受到冷落,万般无奈,她与母亲馆陶公主谋得一策,竟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从平阳府逮去,欲谋害以泄私怨。平阳府即令告知东方朔设法速救。

   那天,汉武帝在猗兰殿设宴欢舞,饮酒作乐,让东方朔出个隐语让群臣猜。东方朔胸有成竹,随口说道:“南山有一虎,常在花间舞,山边狼烟滚,祸福可知否?”说罢,笑着问汉武帝:“陛下可知何也?”

   汉武帝闻言,思谋良久,笑道:“虎为兽中王,何惧狼烟猖。先生有何军情相报吗?”

   东方朔即从怀中掏出奏章,武帝阅毕方知是劝谏自己派兵进击匈奴的内容,不由拍案而起,说道:“先生之言甚善,不知由何人带兵击之为妥。”东方朔乘机奏道:“臣以为卫青、李广为上。”东方朔陷谏,既保卫了疆土,又解救了卫青。

   众所周知,我国汉字由形、音、义三方面构成,把所有字三者剖析开,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同相连,即可借来代替,或推衍开去,用以表达意思,用作陷谏,便有了曲隐、乐趣、奇巧之妙。

   北宋时期,王安石实行变法,得到了宋神宗赵顼的恩准。新法捅了地方权贵的马蜂窝,不久在寺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首诗:“终岁荒芜湖浦焦,贫女戴笠落柘条。阿侬去家京洛遥,心惊寇盗来攻剽。”

   起初,人们只当做是普通的诗,后来才弄明白是攻击王安石的诗谜:“终岁”是十二月,合成“青”字;“荒芜”即肥地变成了草田,合为“苗”字;“湖浦焦”没水了,去水是“法”字;“贫女戴笠”是“安”字;“落柘条”去木是“石”字;“阿侬”仍吴地方语,吴语是“误”字;“京洛”是“回”;“心惊寇盗”是贼民。四句诗合起来是“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

   显而易见,作隐诗者意在向宋神宗进言,取消王安石变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