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忠臣谏君谋略,以木谏君催人深省,古代谏君常以木喻才

古代忠臣谏君谋略,以木谏君催人深省,古代谏君常以木喻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古人以木谏君意味隽永,催人深省。 以木谏君,最早见于周代。 商子以终南山的树木,教导、规劝伯禽、康叔做人的道理,贴切生动,寓意深刻。古代谏君常以木喻才,劝谏君王选贤任能,爱惜人才。管仲说栅,借用曲木与直木的关系,隐谏桓公重视选拔和任用正直之臣。 大臣以木谏君,并不是都是言中要害,恰到好处,有的以梢枝末节的事儿劝君改过,倒会引起反感。 以木谏君,常为地方官府所仿效。

古代忠臣谏君谋略,以木谏君催人深省,古代谏君常以木喻才

   《孔子家语》:“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

   古人以木谏君意味隽永,催人深省。

   以木谏君,最早见于周代。伯禽,亦称禽父,周公旦长子,周代鲁国始祖;康叔,亦称康叔封,周武王弟,周代卫国始祖。

   《尚书大传》、《太平御览》载,当年伯禽、康叔年轻无知,三次叩见周公,便被竹鞭抽打了三次。于是将此事哭诉大夫商子。商子劝说道:“你们二位为什么不去终南山的南边看看,那里有种树木名叫桥。”他二人便前往终南山的南边去察看,看见桥树结实高大而巍然耸立。回去后便将看到的告诉了商子。商子说:“桥树表现的就是做父亲的道理啊!”商子又劝说:“你两位为什么不去看看终南山的北边,那里有种树木名叫梓。”他二人便前往终南山的北边去观看,看见梓树生机勃勃而结实低矮。回去后便将所看到的告诉商子,商子说:“梓树表现的就是做人子的道理啊!”

   伯禽、康叔第二天又去拜见周公,进殿后就小步疾走,上堂后就跪拜。周公疼爱地抚摸他们的头,拿出好吃的让他们品尝,然后问:“你们得了哪位品德高尚的教诲?”伯禽、康叔道出了事情的经过。

   商子以终南山的树木,教导、规劝伯禽、康叔做人的道理,贴切生动,寓意深刻。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代谏君常以木喻才,劝谏君王选贤任能,爱惜人才。

   齐桓公视察马厩,问厩吏:“马厩里什么事情最难做?”厩吏一时答不上来,管仲接过话头说:“我曾经做过马夫。马厩里数扎马栅最难,第一根扎上曲木,后面就要跟着扎曲木。曲木用完了,直木就派不上用场了。第一根扎上直木,后面就要跟着扎直木,直木用完了,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木有曲直,人有优劣。管仲说栅,借用曲木与直木的关系,隐谏桓公重视选拔和任用正直之臣。

   《战国策·秦策三》载:范雎初到秦国。秦昭王虽然在位,但昭王的母亲宣太后、舅舅穰侯和华阳君等掌握实权。范雎履危涉险来见昭王,进谏道:“您也听说过恒思地方有神树吧?恒思有一个凶悍的少年,要求与神树掷采赌赢输利,他说:‘我如果赢了你,你就把神的灵性借给我三天;如果不能赢你,你就困窘我。’于是他用左手替神树掷采,用右手替自己掷采,结果赢了神树,神树借给他神的灵性。满了三天,神树去讨还神的灵性。那个少年竟不肯归还。到第五天树枯萎了,第七天树就死了。如今,国家就是大王的树;权势,就是大王的神。把这个神借给人,能不危险吗?”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果实繁盛的树木,树枝一定会断裂,树枝断袭就要损伤树的中心。都城过大将危及国家,臣下强大会危及君主。’况且都邑中从日食俸禄一斗以上的官吏,到军尉、内史及大王的左右侍从,都不是相国亲信的人吗?要是国家没事,也就罢了;要是国家发生变故,我一定会看见大王在朝廷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我暗中替大王担心,担心万世之后享有国家的,不会是大王的子孙。”

   范雎以神树劝说昭王收回权势。此事关乎:“安危之大计”“然履危涉险,言人之所不敢言,不可谓非切中事几,而忠于所事者。”(www.xing528.com)

   《资治通鉴》:战国时哲学家子思向卫国君王卫侯推荐将才苟变,说:“苟变的军事才能可以统率五百辆战车。”卫侯说: “我了解他的军事才能,但是当年任税官收缴民税时曾经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能用他。”子思说:“君王选用人才,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即使几抱粗的参天大树,也会有几尺腐烂的地方。好的木匠不会因为腐烂的地方就抛弃良材大木。目前,大王身处战乱之世,选拔得力将领,只是因为吃了人家两个鸡蛋的小过错而抛弃国家栋梁的将才,这可千万不要传到国外去啊!”卫侯谢了又谢,说:“先生的话我牢记在心。”

   《史记·汲郑列传》载:武帝时的汲黯曾任中大夫,因为常向武帝直言谏劝,武帝不喜欢他,把他调出为东海太守。在东海郡,他的政绩颇佳,口碑颇好,武帝又把他调回京都,任主爵都尉之职。可是他不改本性,说话直来直去,因此老是不能升官。被汲黯一向瞧不起的张汤和公孙弘,因为善于吹拍逢迎,倒从小吏很快升到了汲黯之上。其他还有些原比汲黯官职低的人,也都超过了他,他心里很不服气。有一天,他向武帝进谏:“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所谓“积薪”就是堆放木柴。堆放木柴时,总是先放的搁在底下,后放的堆在上面。所以汲黯用“积薪”来比喻后来居上,压制人才。

   《明史·刘基传》:当初,明太祖朱元璋打算将丞相李善长撤换下来,让御史中丞刘基接任。刘基劝道:“这丞相易人,就像房屋换柱,必须用大木,要是用一根小木换大木为柱,房屋就会立刻倒塌。”太祖接纳了他的谏言。

   大臣以木谏君,并不是都是言中要害,恰到好处,有的以梢枝末节的事儿劝君改过,倒会引起反感。北宋那个认为寡妇改嫁大逆不道,“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程颐,时任侍讲官,一年春上,他偶见皇上凭栏折下一根柳枝,程颐立刻上前进言道:“春天枝条正在生长,不可无故摧折。”皇上听言,把柳枝仍在地上,悻悻而去。

   臣下以木劝君,君惜才如木。唐太宗临终前,写过《帝范》一书,其中对任人用才做了精辟论述:“明主任人,如同工匠制木,直的可以为辕,曲的可以为轮,长的可为栋梁,短的可为拱角,无论曲直长短,各有所用。明主用人,应该做到对智慧者取其谋,愚笨者取其力,勇敢者取其威,胆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者兼而用之。所以说,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能以一恶而忘其善,不能以小过而掩其功,功过分开,尽其所能。每个人智慧有长短,能力有大小,要对才能低的不委以重任,能力小的不予重职……”

   由于太宗能够惟才是举,并能妥善地使用人才,所以他手下人才济济,文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武有李靖、李勋、秦琼、罗成等,他们均为治国安邦的旷世英才。

   以木谏君,常为地方官府所仿效。

   宋代御史台有个老衙役,平时以刚正闻名。每当御史有过失时,他就在堂下将手中的梃杖直立起来。御史台中都以他的梃杖是否直立来作为御史是否贤明的检验。

   有一天,御史中丞范讽要宴请贵客,他亲自安排厨师准备饭菜,再三指挥,厨师刚转身又被招呼住叮咛告诫一番。这时,一看老衙役已竖直了梃杖。范讽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老衙役回答:“大凡派人做事,告诉他方法并且督促他去做就行了。如果他不能按规定办,自有条律去处分他,哪用得着喋喋不休呢?假如让他做了宰相治理天下,哪能把每个人都找来叮嘱一番呢”

   范讽听了这话,很惭愧,也很佩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