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抗战重要遗址:大轰炸遗址群

重庆抗战重要遗址:大轰炸遗址群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大轰炸遗址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国民政府迁至重庆。重庆大轰炸遗址群是重庆抗战遗址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防空的特殊需要以及轰炸所产生的实际情形,大轰炸遗址群空间并不集中,上述五个点均分散在今主城区各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磁器街,分地上、地下两大部分。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将磁器街洞口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抗战重要遗址:大轰炸遗址群

重庆大轰炸遗址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于是,重庆成为战时首都,是大后方抗战的重心日军为了削弱中国人民的斗志,摧毁中国乃至远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对重庆进行了长期的、密集的和惨绝人寰的空袭。日军的空袭给重庆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造成了数万人的伤亡和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以1940年5月开始的101计划为例,在3个月时间里,“日机袭渝2664架次,投弹10024枚,重约1405吨,炸死4119人,炸伤5411人,毁坏房屋建筑6952幢”。类似的空袭从1938年持续到1943年,长达五年多。据相关资料统计,这段时间内,日机共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杀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栋。为了减少伤亡和损失,当时的国民政府和重庆市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抵御空袭,这包括建设防空洞、建立防空警报机制等。此处提及的大轰炸遗址群即来源于当时的防空建设,现存的并列入保护范围的有“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黑石子大轰炸被难同胞墓地、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抗战民用防空洞遗址群、北碚警报台旧址等五大类(处)。重庆大轰炸遗址群是重庆抗战遗址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防空的特殊需要以及轰炸所产生的实际情形,大轰炸遗址群空间并不集中,上述五个点均分散在今主城区各处。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磁器街,分地上、地下两大部分。地下大隧道遗址,始建于1938年,由朝天门至通远门,临江门至南纪门,横贯老城区的南北东西,高度为2米,宽2.5米,全长4公里,分7段,13处出口,总容量4万余人。地面大隧道遗址陈列室,始建于2000年,坐东向西,主体建筑由条石砌成;建筑面积59.29平方米,呈正方形厅室,内有反映惨案情景的部分老照片;室外四周均有反映惨案情景的浮雕。2000年3月,在磁器街洞口,重庆市人防办公室出资40多万修复,重塑石雕,内部装饰、布展,并对广大群众开放。“六五”大隧道惨案是1941年6月5日重庆突然遭到日军空袭时,在较场口隧道处发生的大量伤亡事件,它与“黄河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一起并列为抗战时期的三大惨案。为了纪念这次惨案,并加大防空力度,此后的重庆市政府均不同程度地对这一隧道进行了保护与开发利用。目前,隧道内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但不对外开放。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将磁器街洞口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重庆市发布〔1996〕170号文件明确了大隧道惨案遗址保护范围。据此磁器街与石灰市两处保护面积分别为875平方米和394平方米,并规定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15米为界。2000年9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将磁器街洞口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石子大轰炸被难同胞墓位于重庆市寸滩黑石子镇匡家湾、李子林和大石坝等3个村。墓地分三个区域,成“品”字形分布,坐北朝南,背靠大石坝,面朝长江,总占地面积约100亩。黑石子是一个集中安葬大轰炸中死者的地点。黑石子所辖之大石坝是该地区最高处,称为老棺山,原属“八省积谷”会地,即重庆外商专属墓区。抗战爆发后,“八省积谷”会地扩大至山下两侧的匡家湾、李子林和白沙沱,称为新棺山。新棺山东北处,作为内迁伤兵医院墓地。大轰炸初期,伤兵医院墓地左下侧地方(现果园)作为部分无人认领的死难同胞的安息之地。自“五三”、“五四”大轰炸开始,被难同胞数量日增,该地已无法容纳,又辟新棺山西北处墓地,专门掩埋在轰炸中被难的同胞。“六五”惨案的无辜被难同胞绝大多数长眠于此。据有关学者统计,抗战时期,在黑石子大石坝墓地,共安葬同胞遗体两万具以上,其中大轰炸死难同胞在一万人以上。目前,该址大部分已被开发为耕地、农田、果园或宅基地,仅剩少量墓地,无任何纪念设施。

黑石子“八省积谷”墓地一角(老棺山)

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位于渝中区人民公园内。该碑为石砌,坐西北朝东南,建筑占地面积12.76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1036平方米。碑座高0.64米,宽3.4米,厚2.46米;碑身高6.7米,宽1.89米,厚1.22米。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碑额为数颗五星环绕的“消”字,碑体碑座四周均有文字。碑体正面背面皆镌刻有楷书“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碑体右面镌刻有楷书“重庆市各界建碑委员会立”,碑体左面镌刻有楷书“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立”。碑座正面刻着“建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记”14个盈尺楷体大字,其左竖排刻着碑记若干文字。碑座右侧面“抗战殉职人员姓名列左”的标题后,刻着81个人的名字。该碑始建于1947年,为纪念在重庆大轰炸中英勇殉职的消防人员,当时由重庆市参议会、商会、总工会、银行公会、妇女会、教育会等发起建造。纪念碑常年对外开放,供各界民众凭吊。1947年8月19日,重庆市举行首届消防节,纪念碑在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内落成,市政府官员、检阅消防队及义勇警察共约4000人到会。之后,当时的重庆市政府将8月19日定为重庆市消防节,每年举行纪念活动。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造型庄重,风格凝练。现保存基本完好,有少量地方存在人为破损痕迹。1992年由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渝府发〔2009〕118号文件,将该碑正式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碑记)

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正面)

抗战民用防空洞遗址群(鹅岭抗战防空洞)位于渝中区李子坝至化龙桥片区,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域内共有35座防空洞,均坐南朝北,背靠鹅岭山脉,面临嘉陵江。这些民用防空工事,均开凿于山脚岩石中,建筑规格很不统一。最大的防空洞,洞口宽近2米,高近3米,都用条石砌成;最小的防空洞,洞口则宽高均不足1.5米。洞深情况不明。抗战民用防空洞遗址群是为了应对日军的狂轰滥炸,国民政府和当时的重庆市政府倡导、组织市民挖建的。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当时重庆防空设施容量在1937年时约0.72万人,到1945年时达到45万人。目前,全市遗留下来的民用防空洞的管理、使用权均归重庆市人防办。随着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抗战民用防空洞在市区内已不多见了。现在仅存鹅岭山脉两侧沿江公路内侧相对集中的遗址群。2009年12月,该遗址被确定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民用防空洞遗址

北碚警报台旧址位于北碚城区朝阳街道黑龙江巷,坐东向西,三层碉楼式建筑,砖木结构,呈正方形;长6.1米、宽6.1米、高7米;占地面积40.2平方米,建筑面积120.6平方米。北碚警报台是为应对抗战时期日军大轰炸重庆市建立的重要防空预警设施之一。类似的预警设施分布在当时重庆的纯阳洞、龙门浩、大溪沟、双溪沟、北碚等处,共有数十座,北碚警报台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根据不同的情况,其防空预警分为预行警报、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等,每一种警报都用不同长短的笛声、不同颜色的灯笼球区分。抗战胜利后,移交给大明纺织厂,作为上班报时使用。解放后,尤其是在国防紧张的几个特殊时期,仍发挥着积极作用。1998年至2005年间,每到6月5日,该塔都会为纪念重庆大轰炸而长鸣,以示勿忘历史。目前,该塔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内部设施已经毁坏,塔旁和塔顶各有搭建物一处。2009年12月,该遗址被确定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重庆大轰炸遗址群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系列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是重庆在抗日战争时期重要历史地位、重要历史贡献的价值体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也见证了重庆市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保护这批幸存的遗址群,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北碚抗战时期警报台(正面)

第一,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有助于更加全面和实事求是地评价重庆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庆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舞台。正是由于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才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长时期的战略轰炸。重庆在抗战期间尤其是重庆大轰炸期间为抗战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遭受的巨大损失,是应当永远记录在历史的丰碑上的。

大隧道惨案现场

第三,有助于加强对台、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胜利,是与苏联、美国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分不开的,也是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以及重庆各界群众的团结协作分不开的,不同国家、不同党派、不同地域汇集在重庆的人在反轰炸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重庆人民的反轰炸斗争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加强对重庆大轰炸历史的研究,发掘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资源,无疑有助于加强对台、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有助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戳穿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谎言。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重庆大轰炸的罪行被排除在诉讼之外,因而东京审判没有对日机轰炸重庆平民罪行的起诉,从而使日本在重庆犯下的残暴的非人道罪行没有得到任何的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惨痛的牺牲和巨大损失,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和不容抵赖的铁证。加强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把日本所犯下的罪行的有力证据完好地保存下来,有助于揭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暴行,让世界人民看清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反动本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重庆大轰炸遗址群所包括的五个点分散在主城的不同区域,做好对它们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就要进行综合而系统的规划,进而促进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到目前为止,这五处抗战大轰炸遗址点的保护并不完善,除“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和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有较好的保护设施,并对周边作了适当的景观规划外,其他遗址虽列入市文物点,但实际上均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更无法充分体现其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对大轰炸遗址进行保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重庆大轰炸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选址可以有三种方案:①黑石子。黑石子是抗战时期集中掩埋轰炸遇难同胞的地方,但因历史原因,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而南京大屠杀因受到各界的重视,早已建立了专门的纪念馆。随着两江新区的成立,以及寸滩保税港的建设,黑石子附近经济得到发展,就地建设纪念馆符合当地开发的需要。②较场口十八梯。较场口十八梯位于城市繁华中心地带,有大隧道惨案遗址为依托,便于文化资源的集中利用。③在新建的抗战博物馆中专辟一处为大轰炸作陈列。此种方式在三峡博物馆中已有运用,故可考虑更大规模的专题陈列。

第二,对重庆抗战大轰炸遗址群作划界勘定,建设控制带。目前,“六五”大隧道惨案和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遗址已经划定保护范围。然而,由于遗址群较为分散,其他至今没有明确的保护界限,周边建筑物极为混乱,环境也十分复杂,不利于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如黑石子大轰炸墓地保护范围应至少有3万平方米,但一些居民和工厂设施分布在周边,且在市政建设规划上也滞后,难以形成确切的遗址保护范围。而抗战民用防空洞和北碚警报台则分属鹅岭公园管理处和北碚人防办使用,亦未划定确切保护范围,不能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第三,对黑石子大轰炸掩埋处、抗战民用防空洞以及北碚警报台三处作挂牌、立碑保护,结合其历史背景作陈列展览,并依托当地情形作适当开发,切实改变这三处遗址保护有名无实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