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品品牌化决策,提升企业收益率的关键

产品品牌化决策,提升企业收益率的关键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品牌化企业为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并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一切业务活动,叫做品牌化。□ 品牌化决策如上所述,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首先要决定是否给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世界各国的大多数产品都规定有品牌。目前,中间商品牌已经变成品牌竞争的一重要因素。优质产品只会使投资收益率少量提高,而低质量品牌却会使企业投资收益率大大降低。

产品品牌化决策,提升企业收益率的关键

品牌决策是企业的整个产品战略的一个固有方面,企业给其产品起适当的名字,正确设计品牌,向政府申请注册品牌,这些活动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

品牌决策包括:

(1)决定是否给企业的产品起名字,设计牌号,这叫做品牌化决策;

(2)决定用本企业(制造商)的牌号,还是用经销商的牌号,或者一部分产品用本企业的牌号,另一部分产品用经销商的牌号,这叫做品牌使用者决策;

(3)决定品牌的质量水平,这叫做品牌质量决策;

(4)决定企业的所有各种产品使用一个或几个品牌,还是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这叫做家族品牌决策。

□ 品牌决策及相关术语

1品牌

品牌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商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或设计,或其组合,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和竞争者。它包括品牌名称、商标、所有品牌名称和所有商标都是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

2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例如,可口可乐、雪佛莱、爱芳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品牌名称。

3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认出、但不能用言语称呼的部分,如符号(记号)、设计、与众不同的颜色或印字。

4商标

企业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以后,就享有使用某个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的专用权,这个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受到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企业都不得仿效使用。因此,商标实质上是一种法律名词,是指已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5品牌化

企业为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并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一切业务活动,叫做品牌化。

□ 品牌化决策

如上所述,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首先要决定是否给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这叫做品牌化决策。

世界各国的大多数产品都规定有品牌。品牌化虽然会使企业增加成本费用,但也可以使卖主得到以下好处:

(1)规定品牌名称可以使卖主易于管理订货;

(2)注册商标可使企业的产品特色得到法律保护,防止别人模仿、抄袭;

(3)品牌化使卖主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品牌忠诚者;

(4)品牌化有助于企业细分市场;

(5)良好的品牌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大多数购买者也需要品牌化,因为这是购买者获得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品牌化可使购买者得到一些利益,诸如:

(1)购买者通过品牌可以了解各种产品的质量好坏;

(2)品牌化有助于购买者提高购物效率。例如,超级市场上的商品如果都没有品牌,顾客就要逐个摸、嗅、尝;相反,如果有品牌,顾客只要购买某种牌子的东西就行了。

70年代以来,许多制造商对某些消费品和某些药品不规定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也不向政府注册登记,实行非品牌化。这种产品叫无品牌产品。所谓无品牌产品是指在超级市场上出售的无品牌、包装简易且价格便宜的普通产品。企业推出无品牌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节省包装、广告等费用,降低价格,扩大销售。一般来讲,未注册品使用质量较低的原料,而且其包装、广告、标贴的费用都较低。

品牌使用者决策

制造商决定给其产品规定了品牌之后,下一步还要做品牌使用者决策。在这方面,制

造商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决策,即:

(1)制造商可以决定使用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叫做制造商品牌、生产者品牌、全国性品牌;

(2)制造商还可以决定将其产品大批量地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用自己的品牌将货物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做中间商品牌、私人品牌;

(3)制造商还可以决定有些产品用自己的品牌,有些产品用中间商品牌。制造商品牌一向是工商业舞台的主角。大多数制造商都创立自己的品牌。此外,还有些享有盛誉的制造商将其著名商标租借给别人使用,收取一定的特许使用费(因为注册商标也是一种工业产权)。例如,美国清教徒时装公司在70年代初生产40多种低价服装,但其销售不畅。后来,这家公司决定其生产的牛仔裤类使用卡尔温•克雷因设计师的商标,按其销售额付给卡尔温•克雷因15%的特许使用费。结果,其销售迅速上升,牛仔裤类的税前利润率高达13%。

目前,中间商品牌已经变成品牌竞争的一重要因素。中间商使用自己的私人品牌,会带来一些问题,诸如:

(1)中间商必须花很多钱作广告,大肆宣传其品牌;

(2)中间商必须大批量订货,因而须将大量资金占压在商品库存上,并且须承担一些风险。但是,中间商使用自己的品牌又可带来种种利益,诸如:

(1)可以更好地控制价格,并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供应商(因为中间商可以用更换供应商来威胁制造商);

(2)进货成本较低,因而销售价格较低,竞争力较强,可以得到较高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中间商特别是大批发商、大零售商都使用自己的品牌。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制造商品牌和中间商品牌之间经常展开激烈竞争,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战。在这种对抗中,中间商有许多优势,诸如:

零售商业的营业面积有限,因此,许多制造商特别是新制造商和小制造商难以用其品牌打入零售市场;

(2)虽然消费者都知道,以私人品牌出售的商品通常都是大制造商的产品,但是,由于中间商特别注意保持其私人品牌的质量,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3)中间商品牌的价格通常定得比制造商品牌低,因此,能迎合许多计较价格高低的顾客,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

(4)大零售商把自己的品牌陈列在商店醒目的地方,而且妥善储备。由于这些原因,制造商品牌的昔日那种优势正在削弱。有些市场营销评论家预言:中间商品牌终必击败所有制造商品牌。

□ 品牌质量决策

制造商作品牌决策时,还必须决定其品牌的质量水平,以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所谓品牌质量,是指反映产品耐用性、可靠性、精确性等价值属性的一个综合尺度。

制造商首先要决定其品牌的最初质量水平——低质量、一般质量、高质量、优质量。一般来讲,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收益率会随着品牌质量的提高而提高,但是不会直线上升。优质产品只会使投资收益率少量提高,而低质量品牌却会使企业投资收益率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应当提供高质量品牌。但是,如果所有的竞争者都提供高质量品牌,这种战略就难以奏效。其次,制造商决定其品牌的最初质量水平(假设是高质量)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决定如何管理其品牌质量。在这个方面,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决策,即:

(1)提高品牌质量,以提高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2)保持产品质量;

(3)逐步降低产品质量。

近年来,日本、联邦德国等国企业,为了提高其产品的竞争能力,特别注意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管理不是生产组合的一部分,而是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组成部分。

□ 家族品牌决策

企业如果决定其大部或全部产品都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称,还要决定其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还是统一使用一个或几个品牌名称。这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若干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决策。这种家族品牌决策,至少有以下四种。

1个别品牌名称即企业决定其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是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企业采取个别品牌名称决策的主要好处是:企业的整个声誉不致受其某种商品的声誉的影响,例如,如果某企业的某种产品失败了,不致给这家企业的脸上抹黑(因为这种产品用自己的品牌名称);某企业原来一向生产某种高档产品,后来推出较低档的产品,如果这种新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称,这样也不会影响这家企业的名牌产品的声誉。

2统一品牌名称

即企业决定其所有的产品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名称。例如,通用电器公司的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GE”这个品牌名称。企业采取统一品牌名称决策的主要好处是:企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开支较低,如果企业的名声好,其产品必然畅销。

3各大类产品单独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

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就曾采取这种决策,它所经营的器具类产品、妇女服装类产品、主要家庭设备类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生产或销售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如果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名称,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就容易互相混淆。例如,斯维夫特公司同时生产火腿化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以免互相混淆。

(2)有些企业虽然生产或销售同一类型的产品,但是,为了区别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往往也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例如,大西洋太平洋茶叶公司所经营的各种食品,一等品的品牌名称为“安•帕格(Ailn Page)”,二等品的品牌名称为“苏坦娜(Sultana)”,

三等品的品牌名称为“伊欧娜(Iona)”。

4企业名称与个别品牌名称并用

即企业决定其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而且各种产品的品牌名称前面还冠以企业名称。例如,美国凯洛格公司就采取这种决策,推出“凯洛格米饼”、“凯洛格葡萄干”。企业采取这种决策的主要好处是:在各种不同新产品的品牌名称前冠以企业名称,可以使新产品合法化,能够享受企业的信誉,而各种不同的新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

又可以使各种不同的新产品各有不同的特色。

□ 品牌扩展决策

品牌扩展决策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包括推出新的包装规格、香味和式样等。例如,美国桂格麦片公司成功地推出桂格超脆麦片之后,又利用这个品牌及其图样特征,推出雪糕、运动衫等新产品,显然,如果不利用桂格超脆麦片这个成功的品牌名称,这些新产品就不能很快地打入市场。制造商采取这种决策,可以节省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地、顺利地打入市场。

此外,还有一种品牌扩展,即制造商在其耐用品类的低档中增加一种式样过于简单的产品,以宣传其品牌中各种产品的基价很低。例如,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可以大肆宣传其经营的各种空调器最低价格仅120美元;通用汽车公司可以大肆宣传其新雪佛莱汽车售价仅3400美元。这些公司可以利用这些“促销品”来招揽顾客,吸引顾客前来购买式样较好的高档产品。

多品牌决策

所谓多品牌决策,是指企业决定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这种决策是宝洁公司首创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该公司的潮水牌洗涤剂畅销;1950年公司又推出快乐牌洗涤剂。快乐牌虽然抢了潮水牌的一些生意,但是两种品牌的销售总额却大于只经营潮水一个品牌的销售额。现在,宝洁公司生产8种不同品牌的洗涤剂。由于宝洁公司这种决策很成功,因此许多制造商步宝洁的后尘,也采取多品牌决策。

制造商采取多品牌决策的主要原因是:(1)多种不同的品牌只要被零售商店接受,就可占用更大的货架面积,而竞争者所占用的货架面积当然会相应减小;(2)多种不同的品牌可吸引更多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因为:一贯忠诚于某一品牌而不去考虑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是很少的,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品牌转换者。发展多种不同的品牌。才能赢得这些品牌转换者;(3)发展多种不同的品牌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各个产品部门、产品经理之间开展竞争,提高效率;(4)发展多种不同的品牌可使企业深入到各个不同的市场部分,占领更大的市场。

在决定是否引进其他品牌时,制造商必须考虑下列问题:是否能为该品牌建立独特的历史;该独特历史是否可信;该新品牌会夺走本企业其他品牌及竞争者多少销售量;产品开发与促销费用能否从新品牌的销售额中收回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推出多种品牌时,可能每种品牌都只有很小的市场占有率,而没有一个特别获利的。这样,企业的资源就会浪费于许多片面成功的品牌,而不是集中精力用于少数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放弃较弱的品牌,并严格选择可资推出的新品牌。一个企业的品牌应该能击败竞争者的品牌,而不是自己人互相竞争。

品牌重新定位决策

某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的最初定位即使很好,随着时间推移也必须重新定位。这主要是因为以下情况发生了变化:

(1)竞争者推出一个品牌,把它定位于本企业的品牌旁边,侵占了本企业的品牌的一部分市场定位,使本企业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这种情况要求企业进行品牌重新定位;(2)有些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变化,他们原来喜欢本企业的品牌,现在喜欢其他企业的品牌,因而市场对本企业的品牌的需求减少,这种市场情况变化也要求企业进行品牌重新定位。

企业如何作品牌重新定位决策呢?试以汉姆啤酒为例,用图9.1.4说明。

假设汉姆公司通过市场营销研究,了解到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啤酒的这两种属性:颜色的浓淡;味道的苦与不苦。

图9.1.4中圆圈代表各个偏好群或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的定位;较大的圆圈代表更强烈的偏好;小圆点代表各个企业的各种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也就是各个企业推出的各种不同的品牌)。

上述信息表明,汉姆公司没有适应任何市场部分的偏好(即不能满足任何市场部分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汉姆公司必须识别最好的偏好群,把自己的品牌的位置定在那里。从图9.1.4可以看出:(www.xing528.com)

(1)汉姆公司不宜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偏好群1;

(2)汉姆公司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偏好群2,这样选择较好,因为这个偏好群较大,而且只有一个竞争者(米勒);

(3)虽然偏好群9较小,但是汉姆公司也有可能把自己的品牌定位在那里;

(4)汉姆公司还可以考虑进行远距离重新定位,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偏好群3、5、8,或者定位于偏好群4、6。

汉姆公司在识别最好的偏好群,作品牌重新定位决策时,要全面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全面考虑把自己的品牌从一个市场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市场部分的成本费用。一般来讲,重新定位距离越远,其成本费用就越高。汉姆公司把其品牌定位于偏好群8所花的钱比定位于偏好群2多。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把自己的品牌定在新的位置上所得收入多少。而收入多少又取决于:

(1)这个市场部分或偏好群有多少消费者;

(2)其平均购买率大小;

(3)这个市场部分或偏好群有多少竞争对手;

(4)自己品牌在这个市场部分的销售价格定得多高。

企业必须权衡多种重新定位的收入和费用,然后决定如何作品牌重新定位决策。

四、产品包装企划

产品包装的作用

产品包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容器和外部包扎,即包装器材;二是指包装产品的操作过程,即包装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往往难以分开,故统称为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是为保护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完整性而必需的一道工序。由于产品的包装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值与销路,因而对绝大多数的产品来说,包装是产品运输、储存、销售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1)保护产品,这是包装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功能。产品在从出厂到用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中,都必须进行运输和储存,即使到了用户手中,从开始使用到使用完毕,也还有存放的问题。产品在运输中会遇到震动、挤压、碰撞、冲击以及风吹、日晒、雨淋等损害;在贮存时也会受到温度、湿度和虫蛀、鼠咬、尘埃损害和污染。合理的包装就能保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自然环境和外力的影响,从而保护产品的使用价值,使产品实体不致损坏、散失、变质和变形。

(2)提高产品储运效率。包装对小件产品起着集中的作用。包装袋或包装纸上有有关产品的鲜明标记,便于装卸、搬运和堆码,利于简化产品的交接手续,从而使工作效率明显地提高。外包装的体积、长宽高尺寸、重量与运输工具的标重、容积相匹配,对于提高运输工具利用率、以及节约动力和运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便于使用。适当的包装还可以起到便于使用和指导消费的作用。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对消费者或用户使用、保养、保存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促进产品销售。产品包装还具有识别和促销的作用。产品包装后,可与同类竞争产品相区别。精美的包装,不易被仿制、假冒、伪造,有利于保持企业的信誉。在产品陈列时,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良好的包装,往往能为广大消费者或用户所瞩目,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成为产品推销的一种主要工具和有力的竞争手段。包装还能收到广告宣传的效果。有时,同种产品的质量可能不相上下,这样,包装就往往会成为消费者或用户选购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由于包装的改进,可以使一项旧产品给人带来一种新的印象。由此可见,包装能够有效地帮助产品上市行销,维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产品包装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还可方便销售,有助于推广自动售货和自我服务售货。

(5)促进企业收入的增加。优良、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使好的产品与好的包装相得益彰,避免“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现象,而且,还能够抬高产品的身价,使消费者或用户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从而使企业增加销售收入。此外,包装产品的存货控制,也比较简单易行。实现产品包装化,还可使产品损耗率降低,提高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的劳动效率。这些都可使企业增加利润。

产品包装的分类

产品包装按不同特征可分以下几类:

(1)按照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运输包装又可称为工业包装,是以保护产品,提高运输效率为主要目的的包装。销售包装又称商业包装,它是以促进产品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产品越接近消费者,就越要求包装具有促进销售的效用。因此要求包装外形美观,并有必要的装潢、画面、文字说明等。

(2)按照产品包装的结构,可分为件装、内装和外装。件装(个装)是在每一个产品上所做的包装;外装是包装产品的外部包装,如箱装、袋装、桶装等;内装是介于外装和件装之间的包装,用于防止水分、湿气和日光的侵入,并防止同一外装的产品相互摩擦、碰撞而可能受到的破坏。但是,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件装和内装则混合使用。

(3)按照包装器材的类别,可分为纸和纸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包装、木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包装、草编包装及棉纺制品包装等。

(4)按照包装技术或方法,可分为防水包装、防潮包装、防锈包装、缓冲包装、防虫包装、防鼠包装、通风包装、压缩包装、真空包装及耐寒包装等。

(5)按照产品的类别,可分为金属产品、化工产品、机电设备、配件、电工材料的包装等,或分为一般产品、危险产品、长大超重和精密产品包装等。

(6)按产品的销地,可分为出口包装和国内包装。

□ 包装的设计

产品包装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造型美观大方,图案生动形象,不落俗套,避免模仿、雷同。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图案、新形状,引人注目。

(2)包装应与商品的价值或质量水平相配合。贵重商品和艺术品化妆品包装要烘托出商品的高雅和艺术性。

(3)包装要能显示商品的特点或风格。对于以外形和色彩表现其特点或风格的商品,如服装、装饰品、食物等,应考虑采用透明包装或在包装上附印彩色图片。

(4)包装的造型和结构应考虑销售、使用、保管和携带的方便。容易开启的包装结构便于密闭式包装商品的使用;喷射式包装适合于液体、粉末、胶状商品。包装的大小直接影响商品使用时的方便程度,在便于使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贮存、陈列、携带的方便。

(5)包装上的文字应能增加顾客的信任感并指导消费。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效果常常不能直观显示,需要用文字来表达。包装上文字的设计应根据顾客心理突出重点。如食品包装上应说明用料、食用方法;药物类商品应说明成分、功效、用量、禁忌以及是否有副作用,直接回答购买者所关心的问题,消除可能存在的疑虑。文字说明必须与商品性质相一致,有可靠的检验数据或使用效果的证明。虚假不实的文字说明等于欺骗性广告,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企业的声誉。

(6)包装装璜的色彩、图案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要求,不与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相抵触。同一色彩、图案的含意对不同消费者来说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庆祝节日喜欢用红色;而日本人互赠白色毛巾;埃及人喜欢绿色忌用蓝色,以蓝色象征恶;法国人却讨厌墨绿(法西斯军服的颜色),偏爱蓝色。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忌用猪作装饰图案;欧洲人认为大象呆头呆脑;法国人视孔雀为祸鸟;瑞士人以猫头鹰作为死亡的象征;乌龟的形象在很多地区都代表丑恶,而在日本表示长寿。有些色彩、图案或符号在特定地区有特定的含义,如在捷克斯洛伐克红三角是毒品的标记,在土耳其绿三角是免费样品。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也有不同的偏好,老年人喜欢冷色稳重沉着,青年人喜欢暖色,健朗活泼。

包装决策的程序

包装决策通常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建立包装观念,确定这种包装的基本形态、目的和基本功能。例如某食品公司的“什锦果酱夹心饼干”,管理部门确定其包装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一是保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破损不变质;其二是显示产品特色,使购买者直观地了解饼干的颜色、形状。以作为包装设计的依据。

(2)决定包装因素。所谓包装因素是指包装的大小、形状、材料、色彩、文字说明以及商标图案等等。包装因素是由包装观念决定的。如上例中夹心饼干的包装,从保护产品的要求而言,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密封包装。从显示产品特色的要求来看,应该采用透明材料,并以较硬的塑料板增加强度,使饼干能保存得更长久而不破碎。值得注意的是包装因素之间要互相协调,例如包装的大小和材料有关,材料和色彩有关。而且决定这些“包装因素”时,

也必须和定价、广告等市场营销因素协调一致。如果企业已对某产品作出优质优价的营销决 策,则包装的材料、造型、色彩等都要与之配合。

(3)包装设计出来以后要经过试验,以考察包装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在正式采用前作出改进。包装试验分如下4种:

工程试验。检验包装在正常的运输、贮存、携带等情况下的适用性。如磨损程度、变形程度、密封性能、褪色程度等等。

②视觉试验。确定包装的色彩、图案、是否调和悦目,造型是否新颖,包装上的文字说明是否简明易读。

经销商测试。为了扩大盈利,经销商常会希望包装引人注目并能确实保护产品,避免各种损害、污染带来的困难。

④消费者测试。用来了解包装是否能被消费者认可,并根据消费者意见及时对包装加以改进。

包装策略

常见的产品包装策略,大致有如下几种:

1类似包装策略

是指企业将其所生产的各种不同产品,在包装外形上采用相同的图案、近似的色彩及其它共存的特征,使消费者或用户极易联想到这是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类似包装策略的优点是:

(1)可以壮大企业声势,扩大企业影响,特别是新产品初次上市时,可以用企业的信誉消除用户对新产品的不信任感,使产品尽快打开销路。

可以节省包装设计费用。

有利于介绍新产品。

但是,类似包装策略只适用于同一质量水平的产品。如果质量相差过于悬殊,再使用这一包装策略就会增加低档产品的包装费用,或使优质产品蒙受不利的影响,故要区别对待。

2.等级包装策略

是指企业将产品分成若干等级,对高档优质产品采用优质包装,一般产品则采用普通包装,使包装产品的价值和质量相称,表里一致,等级分明,以方便购买力不同的消费者或用户选购。

3.双重用途包装策略

是指企业在进行产品包装时,要注意即使原包装的产品用完后,空的包装容器还可以作其它用途。例如,果酱、酱菜采用杯形包装,空的包装瓶可以作旅行杯;糖果包装盒还可以用作文具盒,等等。这种包装策略一方面可以引起用户的购买兴趣,另一方面还能使刻有商标的容器发挥广告宣传作用,吸引用户重复购买。但是,这类包装成本一般较高,实际上包装已成为一种产品。

4.配套包装策略

是指使用时将有关联的多种产品纳入一个包装容器内,同时出这种包装策略的好处是:便于用户购买,也有利于新产品推销,如将新产品与其它旧产品放在一起出售,可以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观念、新设计,从而习惯于新产品的使用。如:化妆品盒内同时装入几种化妆品。

附赠品包装策略

5.这是目前国外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包装策略。如儿童市场上玩具、糖果等商品附赠连环画、认字图;化妆品包装中附有赠券,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赠品。

6.改变包装策略商品包装上的改变,正如产品本身的改进一样,对于扩展销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企业的某种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质量相近而销路不畅时,就应注意改进这种包装设计。如果一种产品的包装已采用较长时间,也应考虑推陈出新,变换花样。当然,这种通过改变包装办法来达到扩大销路目的的策略是有条件的。即产品的内在质量必须达到使用要求。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产品的内在质量不好,那么,即使在包装上作了显著的改进也无助于销售的增加。

□ 产品包装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产品包装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保护产品的原则产品包装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保持产品数量。要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如固态、液态、笨重、易燃、易碎、贵重、精密等),选用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强度、包装方法等必须适合产品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能,保证产品不损坏、不变质、不变形、不渗漏等。

2便于使用的原则为了方便用户和满足购买者的不同需要,包装的容量和形状应当多种多样。例如包装的容量要考虑到贮存、陈列、携带和使用的方便。在保证包装封口严密的条件下,要求容易开启,为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单件包装、多件包装和配套包装。此外,还要注意尽量采用可供重复使用和再生的包装器材,以便于处理废弃包装和充分利用包装材料。

3便于运输保管与陈列的原则

销售包装一般要排列组合成中包装和运输包装,才能适应运输和贮存的需要。因此,销售包装的造型结构、尺寸大小,应同运输包装的要求相吻合,以便运输和储存。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销售包装的体积,以利于节省包装材料和运输、储存费用。

产品零售前,一般都陈列在货架上,成千上万的产品,通过堆叠、悬挂、摆放等方式,形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产品海洋。销售包装的造型结构,既要便于陈列摆放,又要便于用户识别和选购,如采用透明包装和“开窗”包装等。

4美观大方的原则产品包装的好坏,既可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又是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科学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销售包装具有美化产品、宣传产品的作用。因此,包装造型要美观大方、图案生动形象,不落俗套,不搞模仿、类同,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图案、新形状,看后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罗林洛克啤酒的包装策略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的下降。美国的啤酒行业变得越来越残酷。像安豪斯•布希公司和米勒公司这样的啤酒业巨人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把一些小的地区性啤酒商排挤出了市场。

出产于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小镇的罗林洛克啤酒在八十年代后期勇敢地进行了反击。营销专家约翰•夏佩尔通过他神奇的经营活动使罗林洛克啤酒摆脱了困境,走上了飞速发展之路。而在夏佩尔的营销策略中,包装策略则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包装在重新树立罗林洛克啤酒的形象时,扮演了重要角色。夏佩尔为了克服广告预算的不足,决定让包装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解释道:“我们不得不把包装变成牌子的广告。”

该公司为罗林洛克啤酒设计了一种绿色长颈瓶,并漆上显眼的艺术装饰,使包装在众多啤酒中很引人注目。夏佩尔说:“有些人以为瓶子是手绘的,它跟别的牌子都不一样,独特而有趣。人们愿意把它摆在桌子上。”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坚持装在这种瓶子里的啤酒更好喝。

公司也重新设计了啤酒的包装箱。“我们想突出它的绿色长颈瓶,与罗林洛克啤酒是用山区泉水酿制的这个事实。”夏佩尔解释道:“包装上印有放在山泉里的这些绿瓶子。照片的质量很高,色彩鲜艳、图像清晰。消费者很容易从30英尺外认出罗林洛克啤酒。”

夏佩尔很喜欢用魅力这个词来形容罗林洛克啤酒的新形象。“魅力,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认为瓶子和包装造成了这种讨人喜欢的感觉。看上去它不象大众化的产品,有一种高贵的品质。而且这种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适合啤酒本身。罗林洛克啤酒出品于宾州西部的小镇。它只有一个酿造厂,一个水源。这和安豪斯•布希啤酒或库尔斯啤酒完全不同,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库尔斯啤酒都是在科罗拉多州的峡谷中酿造的。”

包装对增加罗林洛克啤酒的销量有多大作用呢?夏佩尔说:“极为重要。那个绿瓶子是确立我们竞争优势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