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状态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状态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框架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存在多重均衡,这是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状态

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首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整合了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特征,如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为什么在此处发生,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虽然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十分关注空间经济问题,但从整体上说,在很长时间里,空间因素一直难登主流经济学的大雅之堂,直到20世纪90年代。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倡导了空间经济研究的复兴,认为经济地理现象是现实经济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空间维度长期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之外,关键因素是长期以来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因此主流经济学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问题。

和采用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研究不同,新经济地理学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按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预测,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经济活动最终将沿空间均匀分布。但是,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在现实世界却屡见不鲜。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该文将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早在1933年就已经提出的垄断竞争思想赋予了严谨、规范的表达形式,建立了精美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Dixit-Stiglitz Model,简称D-S模型)。该模型为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工具,随后在经济学领域迅速掀起了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四次“革命”,高潮迭起,相继产生了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复杂科学的兴起、报酬递增思想的渐入人心以及相应模型处理手段的建立和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为经济学探索“经济空间”的含义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新经济地理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框架

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存在多重均衡,这是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这与传统地理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存在唯一确定的均衡解不一样。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发展的多种均衡,经过研究,他提出即使要素禀赋以及技术、偏好等因素相同,但是报酬始终保持递增,现实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也会体现出不可预测性、多态均衡性。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种不可预测性和多态均衡性,克鲁格曼强调运输成本在塑造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认为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认同空间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和相关产业经济活动趋于集中;而先发优势能够引导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

为了准确分析有关经济现象,克鲁格曼借助D-S模型、“冰山”型运输成本分析、自组织演化模拟等分析手段,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三个空间区位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分别模拟产业集聚、城市体系形成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等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框架也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城市演化理论和集聚与贸易理论。

1.“中心—外围”模型(www.xing528.com)

克鲁格曼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心—外围”模型认为两个对称的区域会分别发展成为中心和外围区域,从而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克鲁格曼在模型中指出有两种力量决定着经济行为和经济要素在空间上是收敛还是扩散:向心力以及离心力。该模型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解释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

“中心—外围”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这一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它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在“中心—外围”模型中,克鲁格曼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接近效应,也称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工业企业在选择生产区位时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这不仅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也能因为生产地接近大市场而节省销售环节的运输和贸易成本。市场接近效应必然会产生吸引企业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集中的力量。工业企业的转移引致工人的迁移,工人迁移导致市场规模变化,市场规模变化导致生产活动的转移,生产活动的转移反过来又激励工人迁移。这个循环积累过程是由于其中的市场规模变化,也就是支出水平或消费需求的变化,因此在性质上属于与需求关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也属于所谓的后向关联。二是生活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指企业多的区域生活成本低,因为企业数量多的区域当地生产的工业品种类和数量自然也多,需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少,从而转嫁给消费者的输入外地产品的运输和贸易成本较少,于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生活成本较低。生活成本效应也必然会产生吸引制造业人口向企业数量多的区域集中的力量,而企业数量多意味着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因此企业数量多的区域正是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生产活动以及工人的迁移导致生活成本改变,生活成本改变进一步激励工人迁移,于是制造业加速集聚。这个循环积累过程由于其中的生活成本改变是由产品供给变化导致的,因此在性质上属于与供给关联的循环积累因果,属于所谓的前向关联。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总是向竞争者相对较少的地区集中,也就是说,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的结果,就会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向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

在上述三种效应中,前两种效应的合力形成向心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相互促进,集聚力本质上来源于大规模生产和节省运输成本、贸易成本的经济性;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的扩散。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化效应存在进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向心力则主要取决于激励劳动者更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前向联系以及激励生产者集聚在较大市场的后向联系。

“中心—外围”模型的主要思想是: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集聚,“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这一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

2.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一方面关注集聚的空间分布,比如集聚的数量、规模和产业间的空间协同等现象;另一方面,抽象化集聚的内部空间结构,将城市抽象为区位空间中的一点。克鲁格曼在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n Heinrich von Thunnen)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多区域模型,将城市定义为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制造业的集中地,并且抽象为空间结构均衡的等距离分布的集聚点。随后,藤田昌久(Fujita Masahisa)和克鲁格曼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心城市的存在来自前向和后向联系的作用。他们认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一旦城市的数目变得足够多,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力量的存在,城市规模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往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随着农业、工业运输成本的相对下降,则可能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都市群。

3.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细微修正“中心—外围”理论,把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克鲁格曼认为产业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上游和下游生产商由于运输成本和递增回报的影响集中在单一区位。一方面,产业集聚依赖于在该产业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间投入等商品支出),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则恰恰能提供该产业的较大市场,商品生产者则被激励到上游产业区位布局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具有较大规模产业的地区将为最终商品的生产者提供多种中间投入品,降低该产业的最终商品的成本,激励中间产品的生产者在所控制的最大市场内布局生产,而这恰恰是下游产业。所以,在特定的地域,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制造业或特定产业集聚到有限的几个地区。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和评价

自克鲁格曼1991年《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问世后,新经济地理学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声名鹊起,已经不再被主流经济学所漠视。尽管克鲁格曼本人谦虚地认为他仅仅是把已有的经济思想做了形式化的技术处理,但他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茨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借助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核心假定收益递增思想,建立的描述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模型,激发了学界对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新思考,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可以说,以克鲁格曼等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所建立的新经济地理学使得过去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竞争,而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空间经济学,回到了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新经济地理学丰富了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现实,从经济全球化视野下重新考察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区位科学模型有了很大进步和改观。其不足之处则是过于依赖数学模型,区域过分抽象化,同时缺乏实证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