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北部提出科学城建设计划,旨在促进城市再生和创新发展

英国北部提出科学城建设计划,旨在促进城市再生和创新发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英国政府1亿英镑技术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北部区域发展署提出在英国北部建设科学城的构想。英国科学城战略的立足点是,利用科学活动塑造城市特征,实现城市区域再生,并提高城市创新产出、生产力和增长率。

英国北部提出科学城建设计划,旨在促进城市再生和创新发展

英国科学城以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市互动发展著称,由约克科学城、纽卡斯尔科学城、曼彻斯特科学城、布里斯托科学城、伯明翰科学城、诺丁汉科学城等6个科学城构成。

2000年后,欧盟将研发投入的目标定为GDP的3%。为此,英国需增加科研活动投资,但以往科研活动集中的英国东南部的伦敦剑桥、牛津地区已承载相当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向该区域集中投资,不利于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因此英国政府决定在其他区域增设新的研发投资地点,规划建设中的科学城成为承载投资的平台。作为英国政府1亿英镑技术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北部区域发展署提出在英国北部建设科学城的构想。

2004年,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向国会提交了预算报告,确定将约克、纽卡斯尔、曼彻斯特三个城市作为科学城。2005年,增加伯明翰、诺丁汉和布里斯托三个城市。英国的预算报告认为:第一,城市和城市地区可以吸引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多个关键要素,如高技能人才、强有力的研究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和支撑性的地区发展政策,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强化作用,可以帮助实现增长的前景;第二,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促进这种效应的产生,政府可以鼓励大学与区域发展署合作来形成协同作用,以帮助培育以大学为中心的知识集群。

英国科学城战略旨在通过加强产业和科学基地之间的联系,将英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适合科学发展的地区。与早期科学城一致的是,科学城战略希望将科学、技术和知识作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注重城市创新环境的营造和高技术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同的是发展路径,早期科学城多为全新建设的科技新城镇,或在科技园区基础上拓展发展的科学城;而英国科学城是在已有的城市基础上,通过城市发展转型策略的选择和战略的调整,形成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引擎的城市。

英国科学城战略的立足点是,利用科学活动塑造城市特征,实现城市区域再生,并提高城市创新产出、生产力和增长率。在创新和生产力基础上的区域发展、创新系统的思路,以及对城市作为密集的创新活动发生场所的考虑,共同成为科学城发展的理论基础。

图3 英国各科学城的位置示意图

英国选定这6个城市作为科学城策略实施主体的依据是:第一,城市具备强有力的科学基础,包括大学或高水平研究中心;第二,城市有潜力吸引创新型的商业活动,成为区域增长的有力推动者。这些科学城将依托城市的人才资源、强有力的研究基础、基础设施和支撑性的区域发展政策,致力于成为大量新想法和新发现转化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关键地点。

英国科学城计划的实施,主要是在国家指导性框架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主体进行推进,涉及的工作包括成立管理联盟、地方发展基础评估、制定发展战略、协调利益相关者、吸引大规模投资、实施具体战略等。除布里斯托外的英国科学城,在制定地方发展规划时都首先考虑地方一流大学和前沿研究机构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产业。按照这种思路,先确定地方起支撑作用的科学产业,再进一步完善与之配套的创新生产活动、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公众参与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可见英国科学城是以技术导向为主建设发展的,每个英国科学城都必须立足于大学—产业—政府这样一个互动结构。英国科学城尝试通过这种互动结构创造全新的、实体的或虚拟的“空间”对话形式,以便提供一个开放、广阔的平台,让不同群体都有对话的机会。(www.xing528.com)

英国科学城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促使英国大力发展科技产业,重回世界科技中心,提升英国在本国或世界范围内的声誉;第二,通过加大投入和创新发展消化外部的竞争压力,保持英国在优势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第三,以全新的理念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打造支撑创新的生态系统;第四,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发掘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地区繁荣;第五,通过创新生态环境和现代科学城的建设,将科技进步的成果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上,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在具体操作层面,或者具体到不同的科学城时,发展目标的制定往往有所调整,以与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如置于科学城的框架下的曼彻斯特知识之都计划,就需要重新审视。

英国科学城主要的发展计划:第一,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动力,充分发挥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优势。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强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结,增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与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逐步构建稳定牢固、充满活力的本地企业家网络。第二,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通过加强特定科技领域中的教育培训保障科技产业的人才需要,制定针对年轻人的行动计划,鼓励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第三,注重打造以项目为核心的交流平台。通过科技创新实体项目,吸引国际一流科研人才、管理人才、顶尖企业等交流、合作、入驻。第四,全面宣传科学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通过社区小组和定期活动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公众对科学城的认知,扩大科学城的影响力,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科技产业、科技创新的兴趣。第五,注重科学城的品牌化建设。通过举办各项国际性会议和活动提高科学城的国际影响力,树立科学城的品牌形象,依托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国际资源。

英国科学城的投资建设较晚,但是与早期更关注科学投资和规划属性的科学城相比,它更进了一步,打造了一个更广的概念,即“科学城行动是通过围绕预先确定的科学区域,协助建立基础设施和技术来促进和获得城市的繁荣”。英国科学城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也可以说是科技、工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为了再攀高峰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涵盖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人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环境的保护等诸多方面。英国科学城在发展中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待“科学城”这一概念,认识到在现有城市基础上发展的科学城虽然在很多方面与科学没有本质联系,但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部门和个人,他们将对城市创新环境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伯明翰科学城在发展愿景中对“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定义十分广泛,包括社会医疗、自然、工程、设计和信息技术等,并把科学城看作利用科技为企业、创新和生活品质带来益处的催化剂。曼彻斯特科学城将知识之都和科学城战略相结合,识别出的重点发展领域不仅包含高技术部门,同时也包含了创意、媒体和可持续发展设计等。

英国科学城吸引创新科技资源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自身品牌化建设和输出。创新科技资源包括顶尖人才、科技金融资本、前沿技术等,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稀缺的,谁掌握了创新科技资源,谁就掌握了创新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创新科技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发展起来的,创新科技资源在全球化的格局中保持着极强的流动性,会随时主动流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带动特定地区特定产业迅速发展。同时,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所面对的一般都是最为广阔的全球市场,英国科学城基于这一特点,十分注重与国际创新科技资源和高科技产品市场的联结,特别强调科学城应该成为全球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为了建立这种联结,英国科学城一方面要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吸引外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成为世界科技产业强国;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品牌化建设,通过品牌效应吸引人才、企业和资本等创新科技资源流入。英国科学城战略糅合了各类型区域发展战略,在以往建设科学城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城行动联盟,这一创新性的举措能够集中力量全力打造英国科学城品牌,并且快速组织调动各科学城的资源。英国政府方面选择专人负责各地科学城项目的统筹运作,使得分散在各个城市的科学城能够形成一致的对外窗口,这样英国科学城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品牌,有利于英国科技创新产业加强国际联系,并产生世界级的声誉。

英国科学城联盟的模式本质上是科学城内部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加强合作,联盟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大学—产业结构的优势,促进多种创新主体之间充分地交流与合作;联盟还能够站在更高层面宏观掌握科学城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而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含金量较高、指导性较强的咨询建议。此外,联盟还能够集中调配或者快速聚集大量资金等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英国科学城内部,通过长期稳定持续、规律化的合作、交流等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网络,而这些网络又成为科学城内部开展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平台,帮助科学城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活动,加强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公共部门等主体组织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两种类型:正式的互动通过行业联盟、研发机构与企业间合作等形式来进行;非正式的互动则通过不同行业间的交流平台和以个体社会关系为依托的各种社交活动来建立。

此外,英国科学城非常强调科学创新“根植性”。这主要表现在英国科学城十分注重对本地文化的挖掘,强调城市的文化功能,而非单纯或侧重将科学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来看待。英国科学城重视培育社会资本,也就是社会层面的建设。英国科学城的建设兼顾了社会网络发展、社会规范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考虑十分长远。英国科学城建设重视培育市民的创新精神,反复强调要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人才和形成崇尚科技创新的风气,而且能够优化创新环境,形成品牌效应。这一系列的“根植性”措施不仅有助于英国科学城因地制宜地构建自身特色,而且能够低成本地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在当地的发展,还会形成持续性的创新动力,让英国科学城保持创新活力。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