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员工接受领导者的权威原因与途径

员工接受领导者的权威原因与途径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活动的有效程度往往是与员工对领导者权威的接受程度成正比的。其次,基于传统、法理和皈依而形成的权力关系是员工接受领导者权威的重要原因。正式制度的力量促使员工不得不接受领导者的权威。著名行政学家赫伯特·西蒙对权威接受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下级担心如不接受会遭到惩罚,这是权威的消极形式。西蒙进而指出,所有权威都有一定的接受范围,如超越这一范围,就会产生不服从,即下级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接受权威。

员工接受领导者的权威原因与途径

领导者拥有权力并不等于他是权威的化身,尽管权力与权威是不可分割的。领导活动的有效程度往往是与员工对领导者权威的接受程度成正比的。因此,使员工接受领导者的权威则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那么,员工为什么要接受领导者的权威呢?

首先,资源的稀缺性是员工接受领导者权威的重要原因。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指出,在每个人都想获得足够多的资源而资源又处于稀缺状态的前提下,领导者拥有的分配资源的权力就成为员工接受权威的社会根源。由于人们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社会又不可能为其获得资源提供有效的空间,那么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权力关系便由此而形成。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父母对小孩所拥有的权力关系。当小孩在其他地方不能获得资源的时候,父(母)权便由此而形成。所以父(母)子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血缘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如果人们在领导者控制资源分配的范围之外,拥有了获取资源的机会与空间,那么领导者的权威基础就会面临被削弱的危险。

其次,基于传统、法理和皈依而形成的权力关系是员工接受领导者权威的重要原因。这与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的法理型权威、魅力型权威、传统型权威这三种不同权威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密切相关。法理型权威意味着依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行使权威,基于正式制度而确立起来的等级关系使下属不得不服从于领导者的权威,否则就会面临惩罚。正式制度的力量促使员工不得不接受领导者的权威。魅力型权威(或称为克里斯玛型权威),即领导者主要靠本人的才智、天赋来行使领导,员工在服从于领导者魅力型权威的过程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传统型权威依靠传统、习惯来行使权威,老人对年轻人的权威,男人对女人的权威,父母对小孩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就属于这一类型。著名行政学家赫伯特·西蒙对权威接受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他认为权威所以被接受,是在于:(1)下级信任行使权威的人,这种信任可以建立在领导者的地位、能力或领导魅力等基础上。(2)下级接受并鉴别其他领导者的态度建议。(3)下级担心如不接受会遭到惩罚,这是权威的消极形式。(4)在权威被接受之前,下级往往感到必须这样做。西蒙进而指出,所有权威都有一定的接受范围,如超越这一范围,就会产生不服从,即下级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接受权威。

那么领导者如何运用权力才能使其权威顺利地被下属和组织成员所接受呢?(www.xing528.com)

如果从领导者自身的行为方式着眼,可以将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方式分为说服、示范、命令三种。其中说服是权力运用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最符合领导之本质规定的权力运用形式。领导者在与外界和组织成员的互动过程以及领导集体内部的交往中,更多的是采用说服的形式。说服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领导者所掌握的信息、技巧以及他的信誉和声望。谈判是说服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实际上是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沟通的基础上界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过程,因此以恳谈、对话、协商等作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权力运用方式,要想获得成功,有赖于双方的需求和要求在沟通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满足。如果达此目的,则意味着说服是有效的。故说服对领导者如何运用权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有效说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自己的某些提议与看法同组织的目标联系起来,以表示即将采取的行动是理性的、正当的、合乎组织内众人的愿望的。其次,也要尽可能地把即将采取的行动同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与之相对照的是,示范属于一种静止性的权力运用方式,它不具有说服所具备的扩展性。而命令则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运用方式,是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说这一形式构成了领导活动得以展开的底线。一般说来,说服的效果要比命令好得多,因为组织内成员都有自尊的需要。故命令是一种体制性的结果,而说服更具有艺术化的特点。

如果从被领导者所承受的结果而言,可以分为奖赏、惩罚两种。奖赏是对那些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有贡献者所给予的一种物质、精神的回报,它实际上是领导权力运作过程中的一种激励机制。故在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的基础上,晋升逐渐成为一种最富有激励功能的奖赏,它是领导者权力运用的一种积极形式。但是“奖赏不可多予”,更不能随意给予,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奖赏泛滥会导致这一形式失去其积极意义;二是奖赏体现了领导者价值追求的取向,随意给予不仅会导致打破组织的程序化运作,引导人们把精力投向领导者认可和赞许的方向上去,而且还会引发群体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此外,惩罚作为权力运用的一种消极形式,是领导者说服失败之后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性领导方法,这是对阻碍完成组织目标行为的一种回报。同奖赏一样,惩罚不可泛滥,更不能随意采用,因为惩罚会给人带来物质上的受损和精神上的痛苦。当然,惩罚与奖赏一样,它也是领导过程中的一种激励措施,它具有“逆反激励”的某些特点,即通过惩罚提醒人们防止阻碍组织目标实现的恶性行为的出现。从总体上来说,奖赏与惩罚应按照制度化的规则进行,同时还应把它纳入到群体成员的监督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