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返利网资本之路:从百万级用户到独角兽,用户量突破1.4亿

返利网资本之路:从百万级用户到独角兽,用户量突破1.4亿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2返利网融资经历数据来源:根据返利网官方网站资料整理图4-2为返利网的三轮融资经历图,C轮融资完成后,返利网估值达10亿美元,进入“独角兽”行列。返利网的用户数,则从2010年的百万级,跃迁至2014年的2 000万,2016年初,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个亿。2018年,用户量达到1.4亿。

返利网资本之路:从百万级用户到独角兽,用户量突破1.4亿

2006年葛永昌最初创业返利网时,办公地点就在葛永昌租借房的客厅,后来也只是搬到了商住两用楼。如今的办公地点没有选择所谓高大上的CBD(中央商务区)或写字楼,而是由他亲自选定,虽然地处上海繁华地段,但是身处居民楼中,这个低调的“独角兽”,有着自己的曲折资本之路。

(1)“卡奴”CEO

葛永昌当然不只是光想不做的人,即使在他没有得到一分钱收入的时候,返利网也在尽可能地让用户对服务满意,这样他才会有盈利的资本。但葛永昌带的“燃料”并不多,10万元资金起步的葛永昌还没等收到第一笔商家返利,返利网就陷入了资金荒。10万元里扣除服务器等成本,创业初期葛永昌也只有三四万维持运转。当会员数量增长到2万的时候,巨大的资金缺口出现了——这边客户还没给钱,那边消费者的返利又等着到账,公司运营也急需用钱。此时,葛永昌每月需要向消费者支付约3万元的返利,这正是葛永昌最难熬的日子,无处筹钱的他想到了信用卡套现。葛永昌只好急忙申请了几张信用卡,用透支来补网友返现的“漏”。而他的女朋友也被他鼓动着去办了2张。信用卡里透支了好几万现金才把前期的返利付清。“那时候记得最牢的就是每张信用卡的最后还款日。”葛永昌回忆说,“不管怎么样,消费者体验很重要。否则就完了。”

(2)资本的青睐

2008年8月,葛永昌拿到了创业以来第一笔投资:500万人民币。投资方是和返利网素有合作的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双方在客户资源上有很大的重合度。葛永昌更愿意把这笔资金看作业务上的战略合作。资金根据双方的业绩不断投入,一年投资周期结束后根据业绩核算投资方所占的比例。虽然在2008年底时,投资已经完成近40%,该公司在返利网里占股不到10%,但葛永昌觉得这笔投资中一些业务合作上的排他性条款给了返利网很多限制。

紧接着,2008年12月,腾讯投资并购部门助理总经理湛炜标找到葛永昌,开门见山地表示希望整体收购返利网。葛永昌不甘心将才做了两年的返利网拱手让人。劝服腾讯“部分股权合作”不成,葛永昌干脆地拒绝了腾讯的收购意向。但以腾讯的实力,短时间内复制返利网的模式并非难事。这也是葛永昌最担心的事:“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好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更快地占有市场。”这些都需要钱。但葛永昌没有同意,他宁愿缺钱也希望自己主宰返利网的前途,所以拒绝了腾讯。

不久后的一天,一位投资人无意中听前台小妹说返利网不错,便主动登门拜访,考察返利网后深感满意,便爽快给返利网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便促成了2011年7月26日启明创投迪士尼旗下的思伟投资返利网首轮融资千万美元。此次返利网的A轮融资主要将用于人才招募和市场开发,自此返利网的人才队伍开始壮大。(www.xing528.com)

2014年5月26日,返利网再次获得2 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此次B轮融资则用来拓展其线下返利的产品,面向品牌方和线下零售渠道打造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的精准促销平台。也正是此后,返利网开始了线下与线上返利共同发展的道路。

从此之后,不断有投资人找上门谈合作,2015年4月20日,返利网完成C轮融资,由日本乐天领投,乐天集团的Kevin·Jjohnson也随之加入返利董事会。新一轮融资主要用于人才建设和新业务投资。

资本的火速注入,让返利网进入了发展加速期。也正是在资本的指点下,返利网慢慢褪去了年轻人创业的个体户做派,公司内部的管理体制为之一变。很快,返利网的办公室经历了从一百平方米变成了半层楼,到一层楼,再到两层楼,员工数也逼近一千人。

图4-2 返利网融资经历

数据来源:根据返利网官方网站资料整理

图4-2为返利网的三轮融资经历图,C轮融资完成后,返利网估值达10亿美元,进入“独角兽”行列。如今,返利网租下的两栋办公楼,很快又被800名员工塞得严严实实。返利网的用户数,则从2010年的百万级,跃迁至2014年的2 000万,2016年初,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个亿。2018年,用户量达到1.4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