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担当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担当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疫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快速发展蔓延,一些国家应对不力,大面积感染和致死的威胁与日俱增。这场疫情不只是疾病,也是一场战争,是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经历这场疫情危机和大考,勤劳、勇敢、智慧的14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更加积极进取,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担当

侯云春

2020年对于世界来说,注定是复杂多变、命运多舛的一年。地震、大火、蝗灾等自然灾害频仍,中东地区、海湾地区等地缘冲突不断。一场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是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如何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道考题。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新冠疫情更使已在下行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3月16日召开的七国集团(G7)首脑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风险”。这次健康危机及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与历史上的历次危机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往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衰退,大多由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金融冲击三者之一引发。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种种迹象表明,由于疫情造成的严重健康危机影响,全球开始同时经历供给、需求和金融这三种冲击。目前,疫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快速发展蔓延,一些国家应对不力,大面积感染和致死的威胁与日俱增。以美股、美债为代表的多年积累的泡沫,极有可能被疫情戳破。美股十天之内四次熔断,石油价格暴跌,以及因隔离病毒导致的经济活动受限。全球人员、货物流动受到很大影响,消费和服务业遭到重创。主要国家的央行基准利率均已降至零附近,主要国家的国债利率已经降至零甚至是负值,美联储和欧央行资产负债表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调节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救市措施的效力动能不足。在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各国联手应对新一轮金融危机难度上升,国际金融秩序将更加混乱、动荡和脆弱。一场空前的全球健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乃至不少国家的政治危机正在酝酿、生成,若持续发展下去可能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全球性危机。另外,有专家和研究机构认为,这次新冠疫情不是类似SARS那样的一过性事件,需要做好长期抗疫的准备。全球抗疫情、防风险、化解危机的压力很大,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很重。

新冠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这场疫情不只是疾病,也是一场战争,是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在这场特殊的战争面前,国际社会本应团结一致,协调行动,相互支援,共同对敌。但遗憾的是,有些国家对中国抗疫做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视而不见,对中国采取的抗疫措施和努力横加指责,把疫情变成国与国斗争的手段,当作限制和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力提升引起的世界格局的变化。2008年发生国际经济危机后的这些年,美国GDP占全球比重变化不大,2008年为24.9%,2018年为24.2%,其与日本德国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进一步拉大了。但在这期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由6.1%大幅度提高到15.9%,中国和美国的差距,由2007年中国GDP占美国的24.6%,到2018年提高到了65.6%。中美科技水平的差距也大大缩小,中国由过去的“跟跑”变为“跟跑”“并跑”和以华为5G为代表在部分领域的“领跑”。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很多国家的肯定和仿效,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不得不承认中国模式优势的同时,深深感到不安、威胁和恐惧。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是常态化、长期化、多领域、全方位的。这种态势和格局,不可避免地将给我们带来很多困难,同时也必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疫情阻挡不住人类前进的步伐,疫情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局趋势,疫情更加彰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追求。疫情终将被战胜。全民战疫更加激发了中华儿女愈挫愈勇、攻坚克难的坚强决心和昂扬斗志,共同抗疫也必将更加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感情和距离。疫情过后,世界格局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将会呈现新的调整,全球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人流物流的方式也将会有新的发展。经历这场疫情危机和大考,勤劳、勇敢、智慧的14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更加积极进取,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门户,承载着国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上海要做“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当前上海紧紧围绕“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五个中心建设,重任在肩,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坚持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砥砺前行,不断谱写新的篇章。(www.xing528.com)

我注意到2020年2月到3月,即使面对新冠疫情,上海虹桥商务区首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21个外资重点项目签约落户上海浦东新区,总投资额超过17亿美元;百亿级的中外合资项目Discovery落户宝山;世界级化妆品企业日本资生堂的研发机构落户上海奉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105个项目通过“云签约”方式,落户上海科创中心主要承载区之一的嘉定区,总投资额超过276亿元。一系列高水准项目在这个时候遍地开花,更加展现出上海积极打造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凝聚力。

当然,在上海不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过程中,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全球经济衰退、矛盾冲突加剧的大环境下,建设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科创中心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危与机的关系,看到危中有机,主动化危为机。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国际,结合自身实践,寻找差距和不足,解放思想,坚持创新,把大危机变成大发展的机遇。在这当中,智库应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2019年,我参加万里智库与上海联合举办的2019上海全球智库论坛之后,万里智库赵悦秘书长提出想出版一本图书,以便更好地集纳各界专家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建议,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尽一份力。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也很期待万里智库各位学者朋友对上海以及其他城市开放发展提出一批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建议,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赵悦同志嘱我作序,如命草就。在此也期待万里智库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多出成果。同时感谢读者朋友对万里智库建设给予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是为序。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万里智库学术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