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碾米业的发展与设备现状

碾米业的发展与设备现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榨油、轧花,甚至电灯厂,也有购置米机,以碾米为附带业务的。表8-5上海和江苏碾米厂数及设备统计续表资料来源: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机器工业史料组等编:《上海民族机器工业》,第384、385页。随着国产柴油引擎的产销,上海郊县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这类碾米厂有较快发展。

碾米业的发展与设备现状

上海民族机器工业制造动力机器,从水汀引擎(蒸汽机)开始。早期,水汀引擎主要是用于内河小轮船的制造。19世纪90年代,上海机器缫丝工业兴起,永昌机器厂制造的小马力水汀引擎,开始应用于拖动缫丝机。20世纪初,求新机器厂仿制成功内燃机火油引擎[60]。它标志着民族机器工业在动力机器制造方面的重大进步,并为民族机器工业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

内燃机的制造成功,对于农产品加工机器的制造,起了推动作用。水汀引擎体积大、搬运使用不便、价格昂贵,限制了农产品加工机器和农机具在农村的使用。内燃机仿制成功后,其体积小,搬运使用均较水汀引擎灵活,价格便宜得多,更适销于农村市场,而其销量的增长,又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内燃机制造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民族机器工业内燃机与农产品加工机器和农机具的制造已有起步。上海郊县的米行米厂,已开始采用国产火油引擎拖动碾米机器,以代替落后的人力和牛力碾米,少数地方的轧花业及农田排灌也开始使用国产火油引擎,但数量尚极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明显,内燃机与农产品加工机器和农机具的制造也有所发展,市场有所扩大。此后,引擎的燃料改用薄质柴油以代替原先的火油,费用减少一半,迨柴油引擎仿制成功,以柴油为燃料,费用更省,更有利于拓展市场。如上海大隆机器厂的“客户以富农商人为多,往往购买引擎、帮浦、米机三样一套,自用之外,兼做生意。一年之中,打水之后轧花,轧花之后碾米,业务络绎,利润亦厚”[61]。1931年前的三四年间,是上海民族工业内燃机产销的鼎盛期。估计最高年产量750台,马力约6000匹。其中以3匹马力火油引擎为最多,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次,6匹至25匹马力引擎,亦有相当数量;25匹马力以上则极少,最大马力不超过90匹。[62]

表8-3 上海民族机器工业内燃机产量估计(至1931年累计数)

资料来源: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机器工业史料组等编:《上海民族机器工业》,第356页。

其中,1930年设立的上海机器厂,创办人是一些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原任职于其他机器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办厂目的,是鉴于当时进口农用火油引擎价格昂贵,马力大,维修也难,不适合推广,而国内制造的多数为8匹马力的火油引擎,缺乏小马力引擎;又时值“火油暴涨,昂过柴油四倍,极不经济”,于是决定合伙办厂,制造农用小马力即4匹柴油引擎的抽水机、磨粉机等。其产品,“机体坚牢,取置极便,马力充足,可抵二十余人之工作,用费减省,每日仅需五六角之谱,效率足与外货相埒,而售价之廉实为各国所无”,所以销售额连年增长。[63]

当时上海民族机器工业所产内燃机的用途,主要有碾米、灌溉、榨油、轧花、电灯厂及锯木、磨粉等,其比例估计如下:

表8-4 上海民族机器工业所产内燃机用途百分率估计(1931年止)

续 表

资料来源: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机器工业史料组等编:《上海民族机器工业》,第356页。同页注:上列用途分类的百分率不是绝对的,经营灌溉的大都兼营碾米。即使榨油、轧花,甚至电灯厂,也有购置米机,以碾米为附带业务的。有些小电灯厂,则是从碾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引擎用于碾米的百分率,实际上还超过上列数字。

据记载,上海的机器碾米厂始于1900年的美商美昌碾米厂,“因当时民智未开,佥以机米为不合卫生,以致营业不振。翌年,上海复有国人经营之源昌米厂出现,力辟有疑卫生之谣,盛称机器碾米之便利,顾客试食后,并无不良影响,于是机米之销额突增,专营米业者接踵而起”[64]。20世纪上半叶上海城市人口的剧增,催生了郊县的机器碾米厂。上海早期的碾米厂,多以蒸汽引擎为动力,间有使用煤气引擎者。常熟、昆山、无锡芜湖等米产区早期设立的米厂,亦采用蒸气引擎。蒸气引擎大都是外国货,价格昂贵,非大资本之厂莫办。[65]自火油引擎进口后,特别是1910—1920年间民族资本机器厂仿制火油引擎以后,8匹马力连同1台碾米机售价约千元,这类“碾米机较人力牛力或水力之旧式碾米方法,效率高出数十倍,且所碾之米粒完整洁白,此又旧式各种碾米方法所不及”[66],很有市场吸引力。江苏武进县:

碾米一业,旧有砻碾、滚碾二法。砻碾,以稻入石磨,运之以牛,用风力扇去稻壳而成糙米;更以米盛于缸臼,人工足踏木杵舂白之。滚碾,用石碌碡运之以牛,以碾成白米为度,不再入舂。此类以北乡为多。自清宣统间,邑人吴康、奚九如于西门外日辉桥,试购煤油引擎及碾米铁机为代用,较之人工臼舂,其加量为一与二十之比例。于是西门外大来、溥利、公信、宝兴泰等,相继行之。其原动力分火油、柴油二种引擎。从前之砻碾、滚碾、臼舂运以人力牛力的,尽入于淘汰之列。[67](www.xing528.com)

上海及江南太湖一带产米区纷纷购置设备,开设机器碾米厂。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和江苏为例,可见下列统计:

表8-5显示,上海城区米厂的发动机这时已都采用电力马达。一些邻近工厂区的村落也有电力碾米机的使用,1934年对上海杨树浦附近4个村落的调查记载,其中一个村落“有一电力撵米机器,系用沿中公路的水流,据说自1928年输入该地,附近各户口凡有稻须去皮者,皆携就此机器,工作费时无多,每担出洋2角。至于以前,则此项工作系用旧式器具,并用人工”[68]。周边地区的城乡,则仍都使用柴油引擎。

表8-5 上海和江苏碾米厂数及设备统计(1931—1933)

续 表

资料来源: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机器工业史料组等编:《上海民族机器工业》,第384、385页。

随着国产柴油引擎的产销,上海郊县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这类碾米厂有较快发展。在浦东南汇,“大团西面的大兴公司,在1906年向德商禅臣洋行购进24匹马力引擎用于碾米,专门代米行加工,是为浦东方面最早使用动力引擎的几家厂。自民元以后,民族机器工业制造火油引擎日渐增加,浦东碾米事业使用引擎遂有发展”[69]。当地碾米业的格局及其与上海市场的联系,也发生相应变化,在南汇县,“米市向推周浦镇最盛,七八月间,华(亭)娄(县)奉(贤)青(浦)各属之谷船云集镇之南市,彻夜喧阗,米肆籴谷亦必卜夜,至晓载归,砻之舂之既成白粲,黄昏装船运沪,销售沪市,谓之东新,获利颇厚”;自碾米机推广后,“碾米机厂遍设各镇,籴谷者散而不聚,周浦米业日衰”[70]

据统计,1925年以后,仅上海新祥机器厂制造的引擎碾米机,年产销量都在30台以上,“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客户集中在上海郊区、苏南太湖地区及苏北,浙东、浙西较少,福建、广东、江西、安徽则仅有个别客户”[71]。1932年编纂的《奉贤县政概况》载:“本县工业除水木等为农家副业外,机器工业则以电气碾米为多,计有碾米厂一家,电气兼碾米厂四五家,电气兼碾米轧花厂一家,碾米轧花厂一家,碾米榨油厂一家,男女工友共有二三百人。”[72]成书于1936年的《乌青镇志》载:“碾米设厂,始于北栅大有厂。近时青镇东栅、乌镇南栅均设厂,而各大米行又自置机器在行自碾乡米。绍籍人更创制碾米船,设机船中,下乡代碾,碾米一石收费一角至一角五分,取费既轻,时间尤速,故遇丰登之岁,此业颇为发达,旧时恃人工以臼舂者淘汰殆尽”[73]。20世纪30年代浙江嘉兴县的机器碾米业,分布于各主要市镇,尤其以县城和近城各市镇以及新塍为主。

表8-6 嘉兴县机器碾米业的地域分布(1933年)

资料来源:黄敬斌:《近代嘉兴的城镇体系与市场层级》,《复旦学报》2014年第4期,第36页,表5。

1935年的《金山县鉴》记述:“本县居民以农为业,故近世工业无可言者,有之惟碾米厂耳。北部各镇,秋收登场,各碾米厂机声轧轧,生意至为兴隆,每镇少则三四家,多则七八家。”[74]1937年,松江县泗泾镇沿河下塘有米行37家,碾米厂12家,米市交易量最高日达2000余石(约158吨),销往上海及棉花产区的南汇和川沙等地。[75]与周边地区碾米厂纷纷开办的态势相联系,上海城区碾米厂的增长则显缓慢,因其很大一部分加工业务已被前者所取代。1930年的《上海之米市调查》载:“近年无锡、常熟、昆山、吴县及陆家浜、巴城等处米厂纷设,河米大都碾白来沪,因此沪埠米厂自民元而后已少增进。”[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