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优化

如何进行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优化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要求从批量5 170件的服装中,随机抽取200件样本检验。通过检验和试验,证实产品或零部件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通过质量检验和试验确定产品缺陷严重程度,为质量评定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在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或生产者对有关方面的质量检验提出疑义时,可进行检验检疫,以判定质量责任,做出公正的裁决结论。

如何进行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优化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要求从批量5 170件的服装中,随机抽取200件样本检验。如果发现这200件中有5件或5件以下有重大缺陷和14件或14件以下有次要缺陷的不合格品,判定这批服装为合格批。如果发现有6件或6件以上有重大缺陷或者有15件或15件以上有次要缺陷的不合格品,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2020年7月14日,客户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派了2名检验人员到工厂验货,外贸跟单员小诚协助检验人员对女士短袖T恤进行抽样检验。检验人员按照要求对包装好的产品随机抽样了200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重大缺陷的T恤数为0件,次要缺陷的T恤数为5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T恤修剪后的线头粘在衣服上,衣服上有部分划粉痕迹没有清除、纽扣不牢等。对照抽样检验标准,重大缺陷的数量0件,小于等于5件,次要缺陷的数量5件,小于等于14件,因此本次检验符合要求,通过,检验人员出具了合格的大货检验报告。

知识要点

一、质量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2005年颁布的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个定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质量是可以存在于不同领域或任何事物中。就是说,所谓“质量”,既可以是零部件、软件或服务等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的工作质量或某个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指企业的信誉、体系的有效性。

第二,特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固有特性是事物本来就有的,它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之后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如物质特性(如机械电气化学或生物特性)等。

第三,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比如合同明确规定)、通常隐含的(比如国际惯例、行业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需要和期望。

第四,外商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要求会发生变化。

二、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的概念

质量检验也称为“技术检验”,是指采用一定检验测试手段和检查方法测定产品的质量特性,并把测定结果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作比较,从而对产品或一批产品作出合格或不合格判断的质量管理方法。它的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保证不合格的零件不转下一道工序,并保证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在整个大货的生产过程中,客户一般会出现三个时间段的质量检验,分别是初期验货Pre-Production Inspection(PPI)、中期验货During Production Inspection(DPI)、以及末期验货Pre-Shipment Inspection(PSI)/Final Random Inspection(FRI)。

其中,初期验货一般发生大货生产的前期,为了确认工厂的生产物料、配件及生产方式等是否与外商的确认样相符。中期验货发生在大货生产的中期,客户或者第三方或者厂方会随意从半成品或已包装好的部分成品中抽取样本检查以及做有关的测试等。末期验货一般出现在大货产品基本生产完,且产品全部包装完毕或包装好八成以上的时候。这时会按照相关标准来抽取样品,检查产品的包装、数量、外观、功能及有关的测试等是否符合外商以及确认样要求。

(二)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

质量检验的方法按不同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在一般情况下,按照检验的数量划分可以分为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全数检验就是要对全部产品逐件进行试验测定;抽样检验则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目前少数国家的采购方倾向于使用全检的方法,如日本。但是大多数国家采购方采用的都是更为经济实用的抽样检验的方法。

按质量特性值划分为计数检验与计量检验;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划分为破坏性检验与非破坏性检验;按检验技术方法划分为理化检验、感官检验与生物检验;按供需关系分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与第三方检验;等等。

(三)质量检验的目的

1.判定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合格与否。通过对产品或零部件的抽样检查或全数检验,判定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是否合格。

2.证实产品或零部件的符合性。通过检验和试验,证实产品或零部件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3.产品质量评定。通过质量检验和试验确定产品缺陷严重程度,为质量评定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考核过程质量,获取质量信息。通过对加工过程质量的检验,了解操作者贯彻执行工艺规程情况,检查工艺纪律,考核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为质量改进和广泛的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有用的数据。

5.仲裁质量纠纷。在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或生产者对有关方面的质量检验提出疑义时,可进行检验检疫,以判定质量责任,做出公正的裁决结论。

(四)质量检验的工作职能

1.鉴别职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订货合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结合测量、试验和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根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或零部件的合格与不合格,从而起到鉴别的作用。

2.把关职能。

在产品形成全过程的各生产环节,通过认真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使不合格品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过程所加工的零件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把住产品质量关,实现把关职能。

3.预防职能。

通过质量检验,可获得生产全过程的大量数据和质量信息,为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异常因素加以控制与管理,实现“既严格把关又积极预防”。

4.报告职能。

把在生产全过程质量检验中获得的质量信息、数据和情报,认真做好记录,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通过各种方式向各有关部门沟通和向领导报告生产过程即企业的产品质量状态,为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为相关管理部门及领导质量决策提供依据。

出口产品检验四项职能相互关联,是一个完整系统。

(1)检验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把关。

要把好原材料外构件、外协件配套产品入厂检验质量关;把好生产全过程质量关;把好成品出厂质量关;把好工厂交货验收关。因此,可以说把关是检验工作的核心,是四项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

(2)鉴别职能是把关职能的前提。

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否则难以实现质量把关的功能。

(3)报告职能是把关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通过报告职能,把在检验中发现的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或质量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沟通和向领导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在生产全过程进行检验具有预防作用。如开展首件必检、巡回流动检验等科学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既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又可以预防潜在不合格或成批质量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把好质量关。

三、计数型抽样检验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多数出口企业都会对出口批次的产品执行抽样检验。而部分国外采购方也会派内部检验员或者委托第三方对货物进行抽样检验。但是各方对出口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法并没有完全执行我国现有的抽样检验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计数型抽样检验目前常用的有百分比抽样检验法、固定样本量检验法和AQL判定法等,其中AQL判定法是大部分外贸公司、第三方公证机构和国外采购方代表所采用的方法。

AQL判定法是GB/T 2828.1-2012(也等同MIL-STD-105E/ISO 2859第一部分的中文版)的特殊应用。这里介绍的AQL判定法是指GB/T 2828.1-2012放弃了转移规则和极限质量保护程序的判定。

GB/T 2828.1-2012与MIL-STD-105E/ISO 2859之间的渊源很深,演变如下所示:

195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A。

1963年,美国国防部第四版修订为MIL-STD-105D。

1973年,日本发布其10年的成果JIS-Z-9015。

1974年,ISO对MIL-STD-105D修改后发布为ISO 2859。

1981年,中国发布标准,GB/T 2828-1981。

1987年,中国参考ISO 2859、MIL-STD-105D以及JIS-Z-9015而制定标准GB/T 2828-1987。

1989年,美国军方修订MIL-STD-105D,修订为MIL-STD-105E。

1995年,美国军方取消使用MIL-STD-105E,改用美国国标ANSI/ASQCZ1.4-1993。

1999年,ISO发布ISO 2859-1:1999。

2008年,美国修订发布ANSI/ASQCZ1.4-2008。

2012年,中国发布GB/T 2828.1-2012。

从这些顺序可见所有的标准最早始于MIL-STD-105A,后面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更改,很多内容都是相同的,包括我国最新的GB/T 2828.1-2012,它的很多内容都与MIL-STD-105E相同。外商会要求用MIL-STD-105E标准抽样,也可能外商认同中国的GB/T 2828.1-2012标准抽样。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他们关于抽样的要求很多都是相同的。

四、AQL判定法

本文以GB/T 2828.1-2012为依据,分析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的第一部分——按可接受质量界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AQL接受质量限(Acceptable Quality Limit)是指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容忍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这个抽样计划可以用于最终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等检验,可以适用连续系列批(连续系列批的系列长度要足以使用转移规则,后面会做相应介绍),也可以用在孤立批的检验。

其中包含:

N—批量,指受检验批中总的单位产品的数量,通常用字母N表示。

n—样本量,指的是抽取自一个批并且具有有关该批的质量信息的单个或者一组产品的数量,通常用字母n表示。

Ac—表示的是可接收数。

Re—表示的是拒收数。

(一)品质水平

对于不同的质量水平或要求,AQL有26种规定数值:0.010~1 000。常用的AQL数值有1.0,1.5,2.5,4.0,6.5,其中又以2.5和4.0应用最为广泛。不同数值体现了不同的质量水平。通常数值越小代表品质要求越高。

(二)抽样水平

在AQL中,有三种普通抽样水平Ⅰ、Ⅱ、Ⅲ,四种特殊抽样水平S-1、S-2、S-3、S-4。在三种普通抽样水平中Ⅱ是常规水平,也是经常采用的水平。从Ⅰ到Ⅲ抽样的数量逐渐增加。如果以Ⅱ作为中间值,Ⅰ的抽样数为Ⅱ的40%,它适用于品质较为稳定或产品出现不一致可能性极小的状况。Ⅲ的抽样数是Ⅱ的160%,由于检验的样本数量大,从而使接受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客户来说是一种比较安全抽样水平。

四种特殊的抽样水平的特点是抽样数量少。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检验的成本高、检验所花费的时间长、货物的品质比较稳定(单一产品的重复加工),通过少许的抽样检验就足以反应总体的品质水平。从S-1到S-4抽样检验数逐步增加,应该采用哪种水平,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如产品的制造方法以及质量特性,测试成本、测试时间的分析,供应商以往的质量状况,用户的要求分析,供应商的信用分析。

在制定检验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服装的辅料检验中有时采用以上的特殊抽样水平,例如拉链、纽扣等的检验。

(三)检验水平

在AQL中制定了三种检验标准,即:正常(Normal)、加严(Tightened)、放宽(Reduced),并且随着可能发生的品质波动,指定了三种检验水平的转换,如图5-1所示。

图5-1 AQL检验标准的转换

其中,正常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水平,当刚开始检验新的供应商生产的货物时,应采用正常检验;一旦采用了正常、加严和放宽中的任何一种,那么在以后对同系列或同类型产品的检验中都应采取这一标准,除非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发生了波动。

从正常转换到加严: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5批中有2批不接收,则转换到加严检验。

从加严转换到正常: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5批接收,应恢复正常检验。

从正常转换到放宽: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如果下列各条件均满足,应转换到放宽检验。

1.当前的转换得分至少是30分。

2.生产稳定。

3.负责部门同意使用放宽检验。

具体的转换得分规定,这里不做介绍。在一般情况下,就是连续10次检验均合格,并且生产处于稳定状态,这时可以转换使用宽松检验。

从放宽转换到正常:当正在执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应恢复正常检验。

1.一个批不接收。

2.生产不稳定;生产过程中断后恢复生产。

3.有恢复正常检验的其他正当理由。

在一般情况下,当采用宽松检验时,只要一次检验不合格或者生产处于波动状态,应立即转换为正常检验。

暂停检验:采用加严检验时,累计5批次不合格,这说明供应商的品质状况恶劣,这时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四)一次抽样检验和二次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的步骤分为四步:

第一步,确定检验水平。(www.xing528.com)

第二步,确定样本量字码。

第三步,使用AQL和样本量字码的同一组合从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表检索抽样方案。

第四步,确定最终的Ac和Re值(表5-2~表5-4)。

一次抽样检验(整数接收数):按照事先决定的检验标准所要求的数量,从大货中随机抽样并检验后,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接收数,则判定该批接收;如果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拒收数,则判定该批不接收。

如果是二次抽样检验,按照事先决定的检验标准所要求的数量,从大货中随机抽样并检验后,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则判定该批接收;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拒收数,则判定该批不接收。

二次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检验较少数量从而节约时间,然而当必须进行第二次检验时,抽样检验的总数要超过一次抽样检验的数量,所以二次抽样检验适合于质量比较稳定的、容易被接受的产品。如果是多次抽样检验,按照二次抽样方案操作。

课堂实训

一、请以诚通公司外贸跟单员的身份,根据GB2828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须列出具体步骤。

产品名称:全棉弹力牛仔女裙

产品数量:18 000条

重大缺陷的AQL:1.0

次要缺陷的AQL:4.0

检验水平(IL):Ⅱ

检查结果:重大缺陷的不合格产品数量为6条,次要缺陷的不合格产品数量为20条

二、请以诚通公司外贸跟单员的身份,根据GB2828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须列出具体步骤。

产品名称:迷彩全棉女式中裤

产品数量:4 550条

重要缺陷的AQL:1.0

次要缺陷的AQL:4.0

检验水平(IL):Ⅱ

检查结果:重要缺陷的不合格产品数量为5条,次要缺陷的不合格产品数量为14条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检查水平分为Ⅰ、Ⅱ、Ⅲ三级,一般如无特殊说明,则先选取( )。

A.I级  B.Ⅱ级

C.Ⅲ级 D.视实际情况而定

2.关于完工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完工检验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规程进行,严格禁止不合格零件装配

B.完工检验有时需要模拟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运行方式

C.完工检验必须是全数检验

D.A和B正确

3.关于进货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货检验的深度主要取决于企业对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的信任程度

B.进货必须有合格证或其他合法证明,否则不予验收

C.进货检验应在货品入库前或投产前进行,因此必须在供应商处检验

D.进货检验可以在供应商处检验,也可在本企业检验

4.以下关于工序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序检验通常表现为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末件检验

B.工序检验的目的是在加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C.工序检验仅指对产品的检验,即剔除不合格品

D.工序检验除了检验产品外,还要检验环境等质量影响因素

5.请按照标准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1)美国国标ANSI/ASQCZ1.4-1993

(2)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E

(3)GB/T2828.1-2012

(4)ISO2859-1:1999

A.(1)—(2)—(3)—(4)

B.(1)—(2)—(4)—(3)

C.(2)—(1)—(4)—(3)

D.(1)—(4)—(2)—(3)

6.每次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后即按判定规则做出合格、不合格或再抽下个单位产品的判断,一旦能做出该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时,就终止检验。这种检验方法称为( )。

A.一次抽检方法 B.二次抽检方法

C.多次抽检方法 D.序贯抽检方法

7.调整型抽检方法( )。

A.适用于孤立批产品的质量检验

B.调整型按转换规则更换抽检方案,即正常、加严或放宽抽检方案的转换

C.不考虑产品批的质量历史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德国安全认证标志的英文缩写是( )。

A.PCC  B.UL

C.EPA  D.GS

9.一般而言,商品质量是指( )。

A.产品的设计质量 B.产品的制造质量

C.产品的使用质量 D.以上都是

10.我国GB2828规定,计数多次抽样检查的抽检次数为( )。

A.4  B.5

C.6  D.7

11.下图A、B、C、D处的填写正确的是( )。

A.正常检验 B.加严检验 C.放宽检验 D.暂停检验

二、多项选择题

1.ASTM E94-04(2010)STANDARD GUIDE FOR RADIOGRAPHICEXAMINATION,从这个标准中可以获知( )。

A.这个标准属于杂类

B.这个标准是2010年制定的,目前第四版了

C.这个标准是射线照相检验用标准导则

D.这个标准的标准序号为94

2.质量检验的方法按照检验的数量划分可以分为( )。

A.全数检验  B.计数检验  C.抽样检验  D.计量检验

3.质量检验的方法按照供需关系可以分为( )。

A.第一方检验  B.第二方检验  C.第三方检验  D.抽样检验

三、判断题

1.正常到加严的转换规则是: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5批中有2批不接收,则转换到加严检验。( )

2.加严到正常的转换规则是: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2批接收,应恢复正常检验。( )

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发展机构之一,是一个独立的营利性机构。( )

四、简答题

1.阐述质量的定义与质量检验的方法。

2.阐述正常检验、加严检验、放宽检验之间的转移规则。

3.出口产品或零部件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出口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职能主要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