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浦东新区人口分布专题地图及研究方法分析

浦东新区人口分布专题地图及研究方法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人口分布专题地图采用浦东新区分居委和村委的人口数据,生成人口分布的专题地图,构成本课题研究的人口分布基底空间。浦东新区将按照859个居委和371个村委行政范围,分割出1 230个人口小地理单元,并假设地理单元中人口为均匀分布状态。总体来看,基于居委和村委的浦东新区人口分布专题图能够满足本次课题研究分析所需。

浦东新区人口分布专题地图及研究方法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兴趣点数据分析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城市空间研究。兴趣点也叫信息点,即POI(Point of Interest),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泛指以抽象点表示的地理实体,可以是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类设施,如学校、商店、健身房等。一般情况下,兴趣点具备的信息有名称、经纬度以及地址等,能够描述出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属性信息,从而支持多种空间查询和分析。兴趣点数据就是一种代表真实地理实体的点状地理空间数据

本研究采用点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基于浦东新区第三次经济普查得到的居民服务业网点地址大数据,借助高德LBS互联网开放平台,获得这些服务业网点的地理点阵数据,在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的时空大背景中,依据服务网点的空间位置研究其分布模式,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体系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是缓冲区分析,以服务居民便捷程度确定缓冲距离,围绕点阵数据形成缓冲区,通过叠加浦东新区人口分布专题地图,估算出能够较为方便地享受城市服务的大致人口情况,从而形成评价浦东新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功能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由于时间进程短而出现的空间不均状况。

方法简单直观,但几个核心概念或因素需要阐明,将直接影响分析评价结果:

1.居民服务业

第三次经济普查所采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GB/T 4754—2011)中有专门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O79)分类,其中,关于居民服务业的界定局限于居民家庭单纯的服务消费需求,对于本课题研究而言,范围限定过于狭窄。另一概念是生活性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涉及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等诸多生活性服务领域,对于本课题研究而言,涵盖范围又太过广泛。

居民的城市生活行为由日常事务构成,日常事务主要分为4类:家务、工作(上学)、购物和闲暇活动。与之对应的空间是:家庭、单位(学校)、商务机构和休闲娱乐场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题引用居民服务业的称谓,将其界定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以满足居民日常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主,主要涉及零售、居民和家庭服务以及文化和体育三大类,在第三次经济普查行业分类目录中,主要选取如下:

(1)零售服务:百货零售,5211;超市,5212;其他综合零售,5219;糕点面包零售,5222;果蔬零售,5223;

(2)居民和家庭服务:家庭服务,7910;美容美发,7940;

(3)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电影放映,8650;艺术表演场馆,8720;图书馆,8731;博物馆,8750;社区文娱中心,8770;体育场馆,8820;休闲健身活动,8830。

与此相对应的个体工商户分类目录,主要选取如下:

(1)零售服务:综合零售,521;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522;

(2)居民和家庭服务:家庭服务,791;美容美发,794;

(3)文化娱乐服务:休闲健身活动,883;室内娱乐活动,891。

可以说,这三大类服务行业类别的选取涵盖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从生活必需品到个人和家庭服务,再到文化娱乐追求。同时,这也体现了居民日常生活在方式上一定程度的分层结构,零售服务体现最基本需求,居民和家庭服务体现较为高阶的服务需求,而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则体现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更为高阶的内在追求。(www.xing528.com)

2.服务便捷程度

社会学城市规划领域,步行时距(即某个时段内人步行所经过的距离)是测量城市中各类服务设施对于当地居民能体验到的便捷程度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也就是说,对身处城市的居民而言,生活的便捷程度就在于能够在合理的步行范围内就近使用到城市提供的各类服务。反过来说,对于某项服务设施,以所在位置为圆心,合理距离为半径所确定的范围也可以认为是此类设施能够较为便捷服务周边居民的范围。因此,服务便捷程度能够通过一定的距离值度量和反映出来。

本研究课题分析所采用的距离取值依据说明如下(表5-1):

表5-1 体现服务便捷程度的各类服务设施(网点)服务半径取值列表

500米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中对居住区商业设施服务半径的要求,也是多地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对城市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设置要求。

800米是正常步速下10分钟的步行距离,依据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的距离要求,居民日常需求最好都能在这样的范围内得到解决。

1 200米是正常步速下15分钟的步行距离,依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中提出的步行15分钟可达的、适宜的城镇社区生活圈建设目标。

其他一些距离取值,则参考零售业态商圈分析中一些总结自实践操作的经验取值。

城市空间与场所就是为满足人们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而城市生活是一种高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便捷程度很自然地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场所选择。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扩展就是人们日常城市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通过便捷程度构建的显性表达方式,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反映出城市特定维度上的空间模式与结构。

3.人口分布专题地图

采用浦东新区分居委和村委的人口数据,生成人口分布的专题地图,构成本课题研究的人口分布基底空间。浦东新区将按照859个居委和371个村委行政范围,分割出1 230个人口小地理单元,并假设地理单元中人口为均匀分布状态。这些小地理单元的分割尺度,平均来算,每个小地理单元差不多1平方公里,结合前面提出的服务半径取值情况,可以说,这样的分割方式和尺度可以满足分析所需,分析结果也能给出大致符合实际情况的特征。特别是在中心城区,如陆家嘴街道、洋泾街道等,居委大小的平均规模为0.23平方公里和0.1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也相对较高,分析结果将更为接近实际情况。反之,对于外围区域面积加大、人口密度较低的村委,分析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总体来看,基于居委和村委的浦东新区人口分布专题图能够满足本次课题研究分析所需(图5-2)。

图5-2 浦东新区分居村委人口密度分布趋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