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出口绩效:省际效应视角下的关系研究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出口绩效:省际效应视角下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龙晓柏、洪俊杰:《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际效应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14第3期。[12]刘斌、王杰:《地方官员腐败与企业出口模式——基于中国事实的经验研究》,《经济学报》2016年第3期。[20]田素华、杨烨超:《FDI进入中国区位变动的决定因素:基于D-G模型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2年第11期。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出口绩效:省际效应视角下的关系研究

出口不仅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而且可以增加就业、彰显省内企业国际竞争力,展示地区行政长官在位政绩,因此推动地区出口成为地区行政长官晋升激励下相互竞争的方式。已有研究揭示了地区行政长官的个人特征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和出口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地区行政长官留学视角切入,研究地区间贸易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统计了1992—2016年中国29个省的地区行政长官的数据信息,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和检验,结果表明,具有留学经历的地区行政长官确实能促进地区贸易的发展;为了使得检验结果可靠,本文还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尽可能地排除遗漏变量导致的回归偏误以及样本选择问题。稳健性和敏感性分析的计量回归结果依然支持本文的核心观点,并且检验得到,较没有留学经历地区行政长官的省份,有留学经历地区行政长官的省份出口率高达2.1%。另外,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平和财政税收水平的异质性是否会影响具有留学经验的地区行政长官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地区交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税收水平与有留学经历行政长官的出口推动作用有正向关系,其中财政收入水平和地区交通水平在跨过单一门槛值时,正向作用加强,说明地方要加强对出口企业创新的财政支持,并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注释】

[1]作者简介:尹承锐,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01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研究生;梁凤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017级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

[2]谢昭琼:《影响我国东西部对外贸易差距的因素》,《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8期。

[3]金祥荣、茹玉骢、吴宏:《制度、企业生产效率与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4]张杰、李勇、刘志彪:《制度对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层面4分位行业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2010年第2期。

[5]王凯、庞震:《FDI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33期。

[6]黄顺武、刘海洋、李婷:《地方政府官员能否提振本地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证据》,《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8期。

[7]张尔升、胡国柳:《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中国省委书记、地区行政长官的分析视角》,《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6期。

[8]黄顺武、刘海洋、李婷:《地方政府官员能否提振本地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证据》,《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8期。

[9]高雄伟、董秘刚:《地区行政长官留学经历与FDI——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南方经济》2017年第1期。

[10]施炳展:《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配对倍差法的经验分析》,《财经研究》2012年第5期。

[11]龙晓柏、洪俊杰:《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际效应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14第3期。(www.xing528.com)

[12]刘斌、王杰:《地方官员腐败与企业出口模式——基于中国事实的经验研究》,《经济学报》2016年第3期。

[13]张尔升、胡国柳:《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中国省委书记、地区行政长官的分析视角》,《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6期。

[14]黄顺武、刘海洋、李婷:《地方政府官员能否提振本地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证据》,《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8期。

[15]高雄伟、董秘刚:《地区行政长官留学经历与FDI——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南方经济》2017年第1期。

[16]张尔升、胡国柳:《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中国省委书记、地区行政长官的分析视角》,《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6期。

[17]高雄伟、董秘刚:《地区行政长官留学经历与FDI——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南方经济》2017年第1期。

[18]张杰、李勇、刘志彪:《制度对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层面4分位行业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2010年第2期。

[19]于春晖、邹俊、王健:《地方官员任期,企业资源获取与产能过剩》,《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3期。

[20]田素华、杨烨超:《FDI进入中国区位变动的决定因素:基于D-G模型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2年第11期。

[21]高雄伟、董秘刚:《地区行政长官留学经历与FDI——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南方经济》2017年第1期。

[22]Hansen B 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 -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

[23]Cheng L K K and Y K.,“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Chinese Experi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