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加坡证券市场主要包括主板市场和凯利板市场,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新加坡证券市场结构图下面,本节将分别介绍新加坡交易所的市场板块、行业和市场指数。可见,新加坡交易所的主板市场上市标准是低于香港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的。在第一批保荐人获得批准后,在新加坡交易所创业板挂牌的公司将有至少两年的过渡期去适应凯利板市场的规则。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

新加坡证券市场主要包括主板市场和凯利板市场,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新加坡证券市场结构图

下面,本节将分别介绍新加坡交易所的市场板块、行业和市场指数。

(一)市场板块

1.主板市场(SES⁃Mainboard) 。

(1)新交所主板概况。新加坡交易所(SGX)主板市场主要为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提供融资上市和交易平台。无论是新加坡本地的企业还是外国注册的公司,如果寻求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只需满足主板上市三项标准中的任何一项就可以。不同的上市标准是为满足不同行业类型公司的上市需要。对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公司,也许只有较短的盈利记录,但这些盈利记录都表现比较好,甚至有的公司可能还没有开始盈利,那么这类公司就可以遵循标准二或者标准三在主板市场上市。同时SGX主板市场吸引了众多外国公司上市,据 SGX 统计,在其主板上市的企业中有将近35%的企业来自国外。

(2)新交所主板与港交所主板的比较分析。按照新加坡交易所的规定,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的上市方式有股票上市、全球存托凭证、外国债券及房地产信托基金等。为更清晰地介绍新加坡交易所的主板市场,下面我们将其与香港的主板市场作一下比较研究:

首先,新加坡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比香港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更加灵活。香港主板和新加坡主板都有三个上市标准,它们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发行人的上市要求。要在香港主板上市,除特定行业外,无论适用哪个标准,都必须满足管理层3年维持不变、3年营业记录与拥有权和控制权最近1年不变的条件。而新加坡主板的三个上市标准中,只有一个标准要求有3年的营业记录,且对于管理层的服务期限要求也比较灵活。

其次,新加坡主板采用的市值标准低于香港主板所采用的市值标准。香港主板市值标准要求拟上市企业上市时的市值不少于20亿港元(以2014年1月10的汇率计算,1 港元兑人民币0.7803 元,下同,约合15.62 亿元人民币),并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内收益不少于5亿港元,同时它还要求拟上市企业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转合计不少于1 亿港元或上市时股东不少于1000名。而新加坡主板的市值标准则仅要求拟上市企业的市值不少于8000万新元(以2014年1月10的汇率计算,1 新元兑人民币4.7647 元下同,约合3.81亿元人民币),并且无须3年的营业记录。

再次,新加坡主板采用的盈利标准低于香港主板所采用的盈利标准。香港主板的税前盈利标准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内,拟上市公司前两年的税前盈利总额不少于3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342.7万元) ,第三年不少于2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561.8万元) 。而新加坡主板的税前盈利标准则仅要求过去三年税前盈利累计超过750 万新元(约合人民币3563.93 万元)每年均需超过10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75.19 万元) ,管理层3年不变;或者,过去一年或两年累计税前盈利100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751.9万元) ,管理层一年或两年不变,不要求3年营业记录。

最后,香港主板上市无论适用3 个标准中的哪一个,都要求上市时最低市值达2亿港元,而申请新加坡上市的发行人则只要满足盈利标准就不设最低市值的要求。

可见,新加坡交易所的主板市场上市标准是低于香港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的。

2.凯利板市场(SES⁃Catalist) 。(www.xing528.com)

(1)新交所凯利板概况。凯利板市场是新加坡交易所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推出的,其前任是新加坡交易所的创业板市场(SESDAQ) 。创业板市场是新加坡于1987年建立的,其设立目的是使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加坡中小型公司能筹集资金,以支持其业务的拓展。创业板自成立以来已经基本实现了满足本地中小企业筹资需求的目标。而创业板市场向凯利板市场转型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展市场以吸引不同行业的国际公司来上市,从而实现长期增长的目标。凯利板市场主要面向处于成长阶段、盈利规模较小的企业。它采用伦敦交易所AIM市场的保荐人制度,企业能否上市以及上市后的监管均由保荐人直接决定。

(2)新交所凯利板的特点。凯利板市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所采用的由保荐人监督的市场模式。公司将由受批准的保荐人帮助公司到凯利板市场上市,新交所对到凯利板市场的企业没有特定的各方面的量化要求,而主要由保荐人判定公司是否适合上市。因此,申请在凯利板市场挂牌的公司将拥有更加快捷的上市过程。在挂牌期间,公司也必须有一个保荐人进行保荐。保荐人在首次公司招股过程中,其主要责任是评估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标准,并协助该公司具体筹备上市。在上市后,保荐人将督导上市公司遵守各项规定并审阅它们的各种公开文件。当怀疑或者确定公司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之时,保荐人应当及时通知新加坡交易所。

在首次公开招股后,凯利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面将享有更多的灵活性。只有当上市公司进行大规模的资产收购或处置时才需要征得股东的批准。此外,凯利板市场的运作将利用新交所现有的交易和结算基础设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利用新加坡交易所现在的交易和证券账户,通过新交所证券交易公司的会员买卖凯利板上市公司的股票。

在第一批保荐人获得批准后,在新加坡交易所创业板挂牌的公司将有至少两年的过渡期去适应凯利板市场的规则。之所以规定过渡期,是因为新交所希望这些公司能够在过渡期内找到为其提供持续监督的保荐人。在过渡期内,新交所将继续管理和监督这些公司,这些公司被称为“凯利板无保荐人”公司。因此,在过水期,凯利板市场有两类公司的股票——受新的保荐人监督条例约束的股票和受现有的新交所监督条例约束的无保荐人的股票。新交所的实时股票价格网页将会注明凯利板市场股票和无保荐人的股票。凯利板网页也将列出所有的挂牌公司及其各自的保荐人。而当过渡期结束时,未能找到保荐人的公司将被除牌。

(3)选择在新交所凯利板的理由。保荐人的监督架构合理。在一个由透明的国际化交易所管理的保荐人监督架构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将在公司的整个上市过程中及上市后的公司营运中为公司提供指导。

上市的速度较快。上市过程只需5 到6 个星期,公司将从快速的上市过程中受益。在新加坡凯利板上市的时间基本可以用下图表示。

新交所凯利板上市时间图(仅供参考)

有利于成长型公司的环境。凯利板的灵活管理条例有利于公司扩展,并能满足公司的成长需求。在首次公开售股后,公司在上市后的筹资方面将更加简单与便捷。公司只有当进行很大规模的资产收购或处置时才需征得股东的批准。

事实上,凯利板给主要市场参与者带来的好处,基本可以用下表进行表示:

(二)股票指数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Straits Times Index,又名海峡时报指数,简称海峡指数,主要涵盖在新加坡证交所挂牌的最重要及最活跃的个股,是新加坡主要的上市证券指数,由新加坡海峡时报所整理,市值加权平均指数,包含45只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最活跃及最重要的个别股。海峡时报指数为新加坡主要的证券指数,一般市场上所听到的星股指数指的就是海峡时报指数,也是全球投资新加坡股市观察的最佳指标。目前海峡时报指数的成分股有50档,市值约占整个股市总值的六成。海峡时报指数是由海峡时报于1998年8月28日公布,而其所选的标的是以权值高、流动性高的优质公司为主,指数以市值加权平均编制,而指数基数为885.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