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社会化发展阶段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推动

儿童社会化发展阶段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推动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婴幼儿社会化的三阶段:从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至2岁是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2岁至3岁是伙伴关系发展阶段。3~6岁时,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儿童性伤害中可以开展的工作有:第一,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二,开展社会教育;第三,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工作:一是开展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展;二是针对青少年罪犯,提供社区矫正服务。

儿童社会化发展阶段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推动

考点3-16 婴幼儿阶段

(一)考点讲解

1.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婴幼儿阶段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婴幼儿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2)心理发展。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在婴幼儿的后期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2周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1岁左右的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2岁左右孩子的口语词句迅速增加。(3)社会性发展。婴幼儿社会化的三阶段:从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至2岁是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2岁至3岁是伙伴关系发展阶段。婴幼儿自我意识的三阶段: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2.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哺乳问题;(2)母爱剥夺;(3)弃婴问题。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婴幼儿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历年真题

2013年第14题;2018年第65题。

(四)模拟试题

下列说法中,关于婴幼儿阶段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婴幼儿阶段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B.婴幼儿阶段的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

C.婴幼儿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D.婴幼儿出生至6个月的社会化发展阶段,属于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

【答案解析】 A。B是学龄前阶段的表现。C是学龄阶段的表现。D应该是“婴幼儿社会化的三阶段: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至2岁是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2岁至3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选A。

考点3-17 学龄前阶段

(一)考点讲解

1.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6~7岁儿童的脑重量已经接近成年人的水平。3~6岁时,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2)心理发展。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主要体现在从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上。(3)社会性发展。学龄前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学龄前儿童已经能从人的外表来认识性别,开始了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学龄前儿童开始了道德的发展。学龄前期儿童社会交往的范围从以家庭为主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中。

2.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挑食偏食。(2)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3)电视依赖。(4)自闭症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学龄前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历年真题

2015年第64题;2018年第16题。

(四)模拟试题

下列说法中,关于学龄前阶段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攻击行为一般在1~3岁出现第一个高峰

B.攻击行为一般在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C.学龄阶段的男孩,其攻击类型以语言攻击为主

D.即便家长使用暴力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其孩子也不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答案解析】 B。A应当是“3~6岁”;C项,女孩才是以语言攻击为主;D项忽略了家庭的影响作用。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3-18 学龄阶段

(一)考点讲解

1.学龄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在动作方面,学龄期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并且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2)心理发展。学龄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上。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力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力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力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3)社会性发展。学龄期儿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2.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儿童意外伤害。(2)校园欺凌。社会工作者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干预工作。一是,针对学校进行干预工作;二是,针对受欺负者、欺负者和旁观者开展的个体干预;三是,针对家庭开展干预工作。(3)儿童性伤害。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儿童性伤害中可以开展的工作有:第一,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二,开展社会教育;第三,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学龄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本题常考多选题。

(三)历年真题

2013年第64题;2016年第65题;2017年第17题、第65题;2018年第17题。

(四)模拟试题

在下列说法中,关于学龄阶段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内部语言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而学龄阶段的儿童还太小,尚无法做到不出声地思考问题

B.学龄期儿童尚未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无法通过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C.学龄期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仍然是父母、同伴和老师,但儿童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有了新的发展

D.在发生校园欺凌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只要针对受欺凌者即可

【答案解析】 C。A应该是已经能够做到,B也是已经能够做到,D错在应当对受欺负者、欺负者、旁观者都进行干预。所以正确选项为C。

考点3-19 青少年阶段

(一)考点讲解

1.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生殖系统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2)心理发展。青少年思维的特点:一是,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来展现的;二是,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呈现两极发展特征。(3)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2.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网络成瘾。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可以从预防与治疗两个层面进行。(2)青少年犯罪。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工作:一是开展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展;二是针对青少年罪犯,提供社区矫正服务。(3)青少年性行为。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青少年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历年真题

2012年第13题;2016年第16题。

(四)模拟试题

1.小亮小时候很乖巧,但上初中后,常常和父母顶嘴,还总说“我的事情我做主”。小亮的父母认为他越来越不听话,亲子关系日趋紧张,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社会工作者介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小亮(  )。

A.接受父母教育       B.健全自我意识(www.xing528.com)

C.克服紧张情绪        D.增强自尊自律

【答案解析】 B。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在本题中,显然自我意识是考试的核心要点。

2.老黄对社会工作者说:“我的孩子在读初中时,一直很乖。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与父母顶嘴。这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啊?”根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社会工作者可以认为(  )。

A.这是孩子的行为出了问题B.这是青春期孩子的常见行为

C.这说明孩子正在发展自我意识

D.这说明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思想

E.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

【答案解析】 BCD。选项A和E都属于病理学观点,对青少年阶段行为的理解有失偏颇。

考点3-20 青年阶段

(一)考点讲解

1.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是人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2)心理发展。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青年人的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心智活动的效率却达到最高水平,青年人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3)社会性发展。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友谊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面。

2.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婚恋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做的工作:一是,对青年进行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二是,为青年提供恋爱婚姻的咨询和辅导。(2)性别歧视。对于性别歧视问题,一是,在宏观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二是,要加强宣传;三是,在微观层面为女性开设一些自强小组。(3)就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帮助青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第二,推动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的服务体系;第三,帮助在就业中受挫的青年宣泄其负面情绪。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青年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历年真题

该考点2012年后未命题考过。

(四)模拟试题

个体处于生理发展上的黄金时期是指(  )阶段。

A.学龄    B.青少年   C.青年    D.中年

【答案解析】 C。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这是人的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故本题选C。

考点3-21 中年阶段

(一)考点讲解

1.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中年阶段是个体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不断变化的时期。(2)心理发展。个体的固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3)社会性发展。第一,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第二,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第三,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

2.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早衰综合征。预防中年早衰:一是,在社区层面;二是,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三是,帮助中年人调节情绪。(2)更年期综合征。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预防和干预:一是,在生理层面;二是,在心理层面;三是,在社会层面。(3)婚外恋。社会工作者的干预:一是,社会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工作方法与技巧引导中年人重新审视婚姻;二是,对于那些已经卷入婚外恋的中年人,社会工作者要以共情的态度,用个案工作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真诚帮助。(4)家庭暴力。对于家庭暴力,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一是,个别辅导;二是,小组辅导;三是,在社区层面开展工作。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中年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本题常考多选题。

(三)历年真题

2012年第64题;2014年第17题;2016年第64题。

(四)模拟试题

1.下列说法中,关于中年阶段的阐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的固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B.智力技巧和实用智力都保持相对稳定

C.婚姻中情感超过责任感

D.情感趋于深沉稳定,但性格尚未完全定型

【答案解析】 A。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故选项B错误。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故选项C错误。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故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2.汤先生和妻子都已人到中年,他们深感与年轻时相比,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汤先生夫妇的下列变化中,属于中年人正常特征的有(  )。

A.生理机能不断衰退     B.智力技巧缓慢下降

C.情感趋于深沉稳定     D.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E.婚姻更加尽责务实

【答案解析】 CDE。在本题中,A、B属于老年阶段,C、D、E属于中年阶段。

考点3-22 老年阶段

(一)考点讲解

1.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1)生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了较大退化。(2)心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性的一面。(3)社会性发展。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2.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1)失智和失能。(2)精神健康问题。(3)死亡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有:一是丧偶与哀伤辅导;二是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积极应对死亡;三是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4)老年歧视和被虐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是改变当下流行的评判人的标准;二是要给予老年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继续参与社会的权利;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帮助老年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命题思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不同阶段间的比较;第二,本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第二种常见的考法是“以下对于老年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历年真题

2012年第17题;2013年第15题。

(四)模拟试题

下列关于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

B.社会地位下降

C.老年期已经没有了创造性思维

D.认知既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性的一面

【答案解析】 C。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故选项C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