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宁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推动宁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县两级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及责任分解考核办法,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各级领导利用联镇带村等载体,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指导,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宣传舆论部门配合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报道,部署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推动宁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 巴音朝鲁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立足宁波实际,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创新工作,形成合力,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概括起来,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抓”、“四个形成”上。

一是抓组织领导,形成了扎实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级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全局之要,放在重要位置,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市、县到镇、乡都建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县两级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及责任分解考核办法,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新农村建设。

二是抓规划引导,形成了健康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各级都十分重视规划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导向性、基础性作用,着眼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科学谋划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市域总体规划工作,深化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就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余慈地区统筹发展、中心城区提升发展等作出专题部署,制定专项规划。各县(市)区及镇(乡)、村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实施了县域、镇(乡)域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及村庄建设整治规划,注重各级各类规划的配套衔接,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

三是抓工作指导,形成了改革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结推广基层的创新做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各级领导利用联镇带村等载体,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指导,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来破解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农村综合改革、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各级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了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增强了各级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四是抓氛围营造,形成了合心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宣传舆论部门配合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报道,部署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部门都自觉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职责,延伸部门职能,强化涉农服务。企业、学校、社团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踊跃出资、出智、出力,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作出村企结对建设新农村的部署以来,广大工商企业真心实意参与、支持结对村的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各地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新农村注入了动力,提供了保障。

总之,过去一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扎实的,成效是明显的,群众反映也是好的。我们要充分肯定成绩,增强信心决心,持之以恒地把新农村建设抓实抓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宁波新农村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消除,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农村社会公共产品高需求与低供给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环境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真正做到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新一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在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一)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新趋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要做好“三个坚持”的文章,即坚持“一产、二产、三产”三大产业联动,坚持“集聚、提升、拓展”三条举措齐抓,坚持“强镇、壮村、富民”三个层面并重。(www.xing528.com)

(二)围绕改善农民生活,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公共服务,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的职责。就现阶段而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把握城乡均衡、体系配套和群众普惠三条原则。“城乡均衡”就是要把农村公共服务纳入城乡总体网络,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和设施向农村覆盖联网和衔接,缩小城乡差别。“体系配套”就是要遵循公共服务本质属性,建立健全科学评估和完善提升体制,促进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公共服务项目功能逐步完善,标准逐步提高。“群众普惠”就是要围绕人人享有的目标,按照低门槛进入、多层次服务、广范围覆盖的基本要求,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受益面和覆盖面,将各类群体都纳入服务范围。

(三)围绕美化农村环境,着力提升农村规划建设水平。经过多年的投人建设,宁波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下一步要在巩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继续扎实推进“百千工程”等各项工作,确保今年新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35个以上,环境整治合格村300个以上。具体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布局优化,加大调整力度。优化布局就是在坚持整合资源、互赢共享的前提下,解决农村规划滞后、布局零乱、功能缺失的问题。各地要从更大范围来谋划新农村建设,打破县、镇、村的行政分割,加快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统筹布局产业项目、公共设施,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项目共享。二是抓环境洁化,加大整治力度。三是抓生态绿化,加大建设力度。

(四)围绕促进农村和谐,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实现农村和谐要靠文明乡风来引领,民主法治来保障,素质提升来支撑。联系宁波实际,当前应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即营造文明乡风育和谐,推进民主法治保和谐,提升主体素质促和谐。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发挥重要主导职能,按照“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投入不少”的总体要求,顺势有序、主动有为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进一步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上,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换届后,要确保党委成员中有人分管“三农”工作,并且尽可能选有丰富工作经验、能力强、有热情的同志来负责。要充实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检查和考核,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评价体系和督查考核制度,形成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工作导向。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发展生产、管理社会、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职责。

二要强化要素保障。当前,宁波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是需要加强土地、资金、人才三要素的保障。在资金保障上,各地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加支农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在土地保障上,一方面,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在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宅基地整理、围垦造田、搞活流转和建设农村集居区等多种办法,有效盘活土地存量,保证新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区域协作、山海合作和向上申报等办法,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满足新农村建设长远需求。在人才保障上,要切实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民培训工作,加快探索大中专毕业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等具体办法,积极引导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机构通过科技特派员、支教、支医等方式加强对农村的服务。

三要强化机制保障。农村发展滞后,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长期作用的结果。要抓住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源泉。要致力于建立城乡统筹的要素配置机制。当前,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民住房制度改革的有效办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夯实基础。要致力于建立现代农村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快建设“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完善农村公用事业和设施的管理运行机制。要致力于建立充满活力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出台惠农支农政策,力度要加大,资源要整合,出台要慎重。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把关,做好政策在区域之间和时序之间的协调平衡工作,切实避免做了一件好事,引发一批矛盾的现象出现。

四要强化合力保障。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其建设的合力源自各方面的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第一,部门配合要协调。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能区域全覆盖要求,进一步明确各自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完善机构设置,拓展工作内容,加强相互联系。第二,社会参与要广泛。积极运用财政资金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调动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回报建设家乡的热情,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村企结对是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是以工哺农的重要载体。第三,村级组织要建强。要进一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入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第四,农民作用要发挥。要积极搭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平台,让农民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迸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