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必须懂得分钱才能赢得员工的心态

必须懂得分钱才能赢得员工的心态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下来和你分享一些学员应用这些方法的成功案例,他们在学习了我的“总裁商业思维”之后,结合自己企业的情况,制定出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业绩增长。我2016年3月份从58届“总裁商业思维”班学习回来之后,就先梳理了我公司的一个组织架构。学完“总裁商业思维”课程之后,我把原来的固定工资降低,改为底薪工资+绩效工资+产量提成。

必须懂得分钱才能赢得员工的心态

为什么公司的营业额利润、产能无法提升?

原因是员工只操心他的工资收入,这些事情和他无关,他不必操心,所以老板再也不要去设定什么目标,而是要设定为目标操心的机制,当员工操心起他的利益时,公司的目标顺带就实现了。

接下来和你分享一些学员应用这些方法的成功案例,他们在学习了我的“总裁商业思维”之后,结合自己企业的情况,制定出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业绩增长。

首先是来自洛阳丰铜伟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范军均的案例,分享一下他是如何妙用薪酬机制,实现3年内业绩由3.7亿提升至15.8亿、企业自动运转的方法。

在这3年里,他具体做对了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A.工厂工人:由原来的底薪工资+浮动奖金+加班工资,调成最低底薪工资+绩效工资+产量提成。

产生效果:加班少了,产量由原来最高每月720吨提升为1032吨,员工工资高了,风险降低了!

B.货车司机:由原来每月4000元的死工资,调整为底薪+送货公里提成+省油分红。

产生效果:司机不拖拉懒散了,勤快了,干活主动积极了,还主动省油了,原来忙的时候要请外面的车和司机,现在不用了,并且原来要增加购买的车辆不用买了,省了钱、司机、保险等,还降低了风险!

C.销售部:原来4000工资+20元/吨提成,调整为底薪1420元/月+65元/吨提成。

产生效果:员工工资由每月5000多元增长到10000多元,业绩由3.7亿/年提升至15.8亿/年!

PK机制:运用日PK、月PK、年PK机制。日PK:每天销售第一名可以进行大转盘抽奖并分享心得;月PK:优胜者可以免费省内旅游;年度PK:优胜者可以免费省外旅游。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相信你也可以从中找到方法,实现企业的业绩增长!

大家好!我是来自洛阳丰铜伟业的范军均,我们主要的业务是有色金属加工的制造以及铜工艺品的研发和制造。

从2016年3月份到现在3年多时间企业业绩增长了将近5倍,我们主要运用了两大机制:薪酬机制和PK机制。

我2016年3月份从58届“总裁商业思维”班学习回来之后,就先梳理了我公司的一个组织架构。原来安徽的工厂是每天都在加班,工人每天也都在很辛苦地干活,我也感觉原来的薪酬机制是有问题的—底薪工资+浮动奖金+加班工资,但是我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

学习了“总裁商业思维”以后,我在课程现场学会了这个分配机制,回去后我第一时间就把我们的薪酬机制给改了,改为了底薪工资+绩效工资+产量提成。

在没有改革以前,员工每天加班时间基本上都在三四个小时,浪费我很多钱,效率不高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很让人头疼。工人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还要自己骑电动车、摩托车回家,如果回去的路上出现交通事故,工厂要承担责任,安全隐患很大。

学完“总裁商业思维”课程之后,我把原来的固定工资降低,改为底薪工资+绩效工资+产量提成。改完以后当月就发生了神奇的转变,我原来产量每月最高的时候在720吨左右,改完当月就提升到了1032吨,但是员工平均加班时间不到1小时,给企业节省了很多钱。

如果每个人算一笔账,每个人每天要加班3.5个小时,加班是1小时15元钱,15乘以3.5,就是52.5元,也就是每人每天52.5元,一个月按26个工作日计算,26乘以52.5,每人每月就是1365元,我有30多个员工,如果这样计算的话,每个月的加班工资就要支出5万元左右,一年12个月算下来,就是60多万元。

现在员工每天加班降到1个小时了,每年可以节省支出40万元左右,产量还比原来提高了,从原来的720吨变成现在1032吨,我的风险也变小了。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原来我们的底薪是2600元/月,现在降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420元/月。他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是因为苏引华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教过我们,可以运用两套工资办法同时计算,回去后我就给员工们讲我这次出去学习学到了什么,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接下来我们工厂要怎么改变。

我给员工讲清楚,我去学习是为了带领大家更好地去发展,拿到更高的薪水,反复地给员工讲。以之前某一个月为参照,用新旧两套工资方案把该月工资算出来进行对比,如果新的工资计算方法算下来比原来拿得多,员工就愿意。

而且几个月的数据算下来,都比原来的多,员工们就更加愿意了,愿意接受改变。刚开始也有很多员工不接受,但是我承诺是前三个月用两种工资计算方法同时计算,如果新算法在三个月内有两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原来的高,那我就把这套方案继续优化,直到比原来的工资高为止。

结果我们企业当月就很神奇地发生了改变,记得很清楚,那是2016年的5月份,我们还休息了3天,当月的产量居然高达1032吨,平均加班时间不到1小时。我拿新的工资算法和原来的算法做了对比,员工的工资待遇都提高了,同时还没有加班,几乎都是准点下班的。

这样的好处有:他们不用那么晚下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同时薪水不降反升。我算了一下,他们平均每人大概多赚了1500元左右。公司省去了加班费,降低了员工回家路上加班的风险,而且产量提升了,真是一举多得。

除了对一线工人进行薪酬改革之外,我还把驾驶员的薪酬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原来我们公司里有三台货车,经常给客户频繁地送货,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外面大量雇车。雇车的费用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于是我们生产部就打了份报告,说要继续购置货车,同时增加驾驶员,随之而来的是保险、油料很多方面的支出。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们一线工人的薪酬改革那么成功,能不能也用到驾驶员身上试一下。原来驾驶员的工资是固定的,每月4000元。他出去跑一趟有时需要一天时间,有时可能一天还回不来,因为有些运输距离可能会超过300公里。(www.xing528.com)

因为是固定工资嘛,大家也没有动力,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有时在外面晃晃悠悠的。如果他能够及时回来,我就不用雇外面的车了,可以节省不少成本。但是因为我也没有办法管理,所以长时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约束他们。

这次,我采用的方法也是把固定工资从每月4000元降到了每月1420元,再加“公里工资+省油补助”。因为前期我们生产团队薪酬改革已经让大家尝到了甜头。我们也给驾驶员算每天的出车量、送货量,驾驶员自己最清楚具体的数据了。

过去,驾驶员的工资是固定的4000元,不管他努力不努力,做得好不好,都是4000元。所以驾驶员出去之后就磨洋工。从洛阳去一趟郑州,可能就要磨1天时间,早上8点钟走,晚上我都下班了还不见车子回来。

现在,导入了“公里工资”,驾驶员发现,如果多跑一趟就会多赚一份钱。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呢?第二天我们就发现了一个事,我们要到郑州去给客户送货,驾驶员凌晨4点钟就从自己家里面跑到工厂来,然后把车开出来直接送到客户那个地方,中午12点以前就赶回到工厂。

当时我们整个管理团队都在看手表,8个小时一趟洛阳—郑州的来回,他是利用了他的休息时间,自己主动开车出去送货,因为他有动力,动力就是跑一趟就可以赚到150元钱。中午吃完饭以后,他把休息时间又放弃掉,在市里送了一趟货,公里工资20元,下午送两趟,就又能赚到40元。

当天下班的时候我问他:“你今天赚了多少钱?”

他说:“我今天一天赚了190元。”

我说:“你这样下去的话,一个月工资可以拿到多少钱?”

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有拼命地干,才能知道我当月收入是多少钱。”

到月底算工资的时候,我把所有员工的工资都用现金发放(过去我们发工资都是打到员工的银行卡上),他拿到6100元钱,比4000元高出了很多,他也尝到了很大的甜头。

后来,生产部把那个购车的申请从我这儿撤回去了,不需要了。同时又给我打了一份申请,要求减少车辆、减少驾驶员。他们又给我算了一笔账。

我们一个车一年的管理费是多少钱,一个驾驶员一年工资多少钱,如果减少一台车的话,我们的安全风险能降低多少,他们给我写得很清楚,基本每年能为公司节约10万元。我说这个效果就非常好,前前后后工厂已经节省五六十万了。

第二个月,我又给这个驾驶员提出一个想法,我说我们能不能沟通一下、交流一下,做一个减少式机制。最早是减少汽车,现在要减少的是油料。

我有三台送货汽车,平常加油都是拿中国石化的加油卡给指定车号加,但是我发现也是有问题的,不太好管控。现在是这样的,我们跟驾驶员沟通好,1公里平均油耗1元钱,省下来的钱分给驾驶员60%。

举例说明:一台车每公里耗油1元钱,统计一个月,平均一下。因为有些时候拉的货重,有些时候拉的货轻,可能用油量不一样,我们这一个月平均下来,如果他只用了0.8元/公里,省了0.2元/公里,我就把省下来的60%,即0.12元乘以行驶的公里数奖励给他。

这一政策驾驶员非常开心,于是就拼命地省油,公司又能够节省一部分支出。

我统计了一下,每台车一年可以省8750元油费,三台车一年总共能节省2万。俗话说:“省下来的都是纯利润”,驾驶员的薪水也高了很多,动力也更大了。

原来他们星期天从来不愿意加班,现在我基本上都不用管,星期天驾驶员也主动去送货,有些时候可能装卸工还没来,他觉得很轻的东西自己就干了,这是在我们原来的工厂里看不到的事情。客户服务的感觉也非常好,公司的口碑也有所提高。

因为驾驶员想着尽快卸完货回来再拉下一趟,所以他就会去讨好对方的卸货员,加快卸货速度,客户反而觉得我们的服务很好,这是共赢,一举多得。

随后,我又把这些机制用在了销售团队上,原来我们销售团队的工资计算方法是高底薪低提成,大家都没有动力,反正我的底薪一个月4000多元,养家够了,无所谓卖多卖少了,大热天能不出去跑就不出去跑,因为提成很低嘛。

学完“总裁商业思维”以后,我把销售员底薪调为1420元/月,然后提成加高,原来的提成是20元/吨,现在提升到65元/吨,增加了45元/吨,因为销售员都知道每月卖出的量是多少,所以他们都会去算这笔账,我也没有做太多的动员,因为他们自己知道数据,算一下账就可以看到甜头了。

原来我们销售人员工资基本上都在5000元左右,现在我们的销售团队工资基本上都在10000元以上,涨了一倍,他们很开心。对于我们做企业的来讲,员工拿的工资越多,我们越开心,因为员工拿的越多,表示我们的业绩越好。

我们就从2016年的3.7亿做到2018年的15.8个亿,这都是因为这个机制的改变给激励出来的。业务员想要赚到更多的钱,就会想办法卖更多,星期六、星期天放假了他也会出去跑,大热天他也去跑,然后工厂的工人又能够快速地把东西生产出来,运输部的人能快速地把产品运出去,这一流程就是用了分配机制捋顺的。

因为我们是制造业,和其他快消品行业不太一样,我们是先接到订单,由生产部生产,再由驾驶员把货送出去,是一系列连贯的流程。如果流程中间有一点点卡壳,我们就很难受了,所以我是把业务员、工人、驾驶员全部统一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激发了他们的生产力才出现如今这样的好局面。

如果你不是从事生产制造业的,想要了解本行业的精彩案例,你可以进入“大脑银行”的“落地案例”在线学习区,目前我们归纳整理了以下行业的近千个学员的精彩落地案例:家装建材、批发零售、美容美发、酒店餐饮教育培训、生产制造、服装鞋帽、互联网、汽车服务、娱乐服务、农林渔牧、文体产业、地产销售、酒水饮料、商品贸易、建筑工程金融保险、商业服务、广告传媒、食品加工、医疗器械、仓储物流、医美整形能源矿产、非营利机构、其他行业。

这些经典落地案例是我们从海量的学员中精心挑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相信一定可以给你启发,帮助你实现业绩增长、身心解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