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电网全面放开充换电设施建设

国家电网全面放开充换电设施建设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之面临的投资压力,国家电网宣布充换电设施建设将向社会“全面放开”。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5526座、充电桩4.2万个;建成京哈、京港澳、京沪、沪蓉、沪渝、环首都、环杭州湾等“六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13个省、95座城市、1.4万km高速公路。国家电网正在与普天、特来电等运营商探讨合作和互联互通方式。国家电网公司车联网服务平台3.0示意图注:来自网络

国家电网全面放开充换电设施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在总结上海世博会充电运营业务经验基础上,在杭州、上海、山东、北京等地试点电动汽车充电运营服务,最早明确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为基本商业模式

该模式的先行者是以色列BetterPlace公司。该模式的特点:一是节省购车成本,电池由充电站提供,买车无须支付昂贵的电池成本。二是有利于谷电利用,并且新电池用旧后,可用到储电站上作为储能装置,有利于回收再用。

但实际上该模式受到电池标准化困难、投资高昂、车企不配合等原因的影响,充换电站设施建设缓慢,并且饱受“圈地”诟病。BetterPlace在2013年宣布破产,宣告了换电模式的失败。

在这一阶段各界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仍较低,充电运营商处于商业模式的探索中,对充电运营服务认知仍然有限。电网公司把电动汽车充电运营服务看作是供电业务侧业务的延伸,并没有将充电运营服务当作一项专业业务并丰富充电运营业务。经过五年的建设期,由两大电网主导的充电设施建设十分艰辛和缓慢。一座充电站建设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元(充换电站),且成本回收遥遥无期。两大电网属于企业机制,国家和政府也会对其投资和业绩进行考核,因此两大电网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2013年9月,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奖励”“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加之面临的投资压力,国家电网宣布充换电设施建设将向社会“全面放开”。全面放开被解释为两层含义:第一,谁来建设都可以;第二,国网也可以参与建设。

国家电网也开始转变运营模式,提出“主导快充、兼顾慢充、引导换电、经济实用”。意在对一般用于公共领域的快充设施实现“完全主导”,对私人领域的慢充设施完全放开。

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5526座、充电桩4.2万个;建成京哈、京港澳、京沪、沪蓉、沪渝、环首都、环杭州湾等“六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13个省、95座城市、1.4万km高速公路。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2016年底表示,为满足电动车迅猛发展的需求,国家电网将进一步加大电动汽车换电设施的投资力度,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充电站10000座、充电桩12万个,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形成半径不超过1km的公共快充网络。(www.xing528.com)

国家电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目标[5]

国家电网公司探讨“互联网+充电”服务,上线了车联平台,易充电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网站,查询充电设施位置,能够获得充电线路规划和站点导航式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国家电网正在与普天、特来电等运营商探讨合作和互联互通方式。在技术创新上,国家电网正在研制低成本、宽电压范围、高效率的恒功率直流设备,开始研制大功率、高效率、低辐射的非接触式充电样机,探索无线充电的动态连接技术。

同时,国家电网致力于建设车联网服务平台,该平台是由智能电网、桩联网和车联网构成的物联网系统。目的是实现有电可充、充电无忧、充绿色电,比加油更便捷。其使命是,在社会层面承担普遍服务责任,到2020年,充电网络覆盖国土面积88%,全面构建形成”5-3-1”的充电网络;在国网公司层面承担发展战略性新兴业务的责任。到2020年国网经营区域内电动汽车保有量440万辆。积极推进“以电代油”,将平台发展为国网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在能源层面承担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消纳清洁能源,实现发展电动汽车的初衷,平台充电量要达到200亿kW·h,年消纳清洁能源80亿kW·h。车联网平台的总体目标是开放、智能、高效、互动。

车联网平台构成

来自网络

目前国网电动汽车车联网平台已累计接入充电桩10.7万个,其中企业内4.4万个,社会运营商6.3万个。

国家电网公司车联网服务平台3.0示意图

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