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广东金融改革持续创新

推动广东金融改革持续创新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珠三角9 市和梅州、湛江2 市获批为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2014年广州南沙获批开展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改革创新,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挂牌,开展跨境金融等系列金融改革创新。广东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推出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金融IC 卡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务创新。二是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推动广东金融改革持续创新

2012年以来,广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发展等核心工作,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2年以来,广东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16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揽子政策,从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建设金融平台和机构体系、完善金融保障机制等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在10 个国家级高新区开展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工作试点,探索设立科技金融综合性服务中心、科技保险、科技小贷、科技担保风险资金池、科技金融基金等新模式,取得积极成效。建设广州、深圳前海佛山南海金融高新区三大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省部共建“中国青创板”,设立科技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投贷联动的创新服务。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珠三角城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整体总规模已达500 亿元;加快发展风险投资,目前已有近5 万家VC/PE 机构集聚深圳,注册资本约3 万亿元。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和科技企业的支持,截至2016年底,已有1200 多家珠三角中小企业在新三板进行股权融资,258 家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融资4022 亿元,融资额比上年增长46%。

(2)开展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2012年珠三角9 市和梅州、湛江2 市获批为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2014年广州南沙获批开展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改革创新,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挂牌,开展跨境金融等系列金融改革创新。2014年江门、梅州分别获批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和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2014年汕头获批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2017年广州花都获批为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广东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创建全国首个“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国内首条民间金融街,设立全国首家民营银行暨互联网银行。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加速落地,出台实施广州南沙“金改15 条”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金融创新政策以及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新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自贸区版资金池、双向发债及金融机构境外贷款等跨境人民币业务深入开展。推出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金融IC 卡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务创新。截至2017年4月底,广东自贸区入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 万家,居全国各自贸区首位。广东金融高新区初步建成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汕头华侨试验区成立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华侨板”开通运营,截至2018年1月,累计挂牌企业492 家。江门、梅州信用体系建设经验获得复制推广。(www.xing528.com)

(3)建立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培育机制。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截至2017年底,广东(不含深圳)拥有小额贷款公司408 家,注册资本522.94 亿元;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共31 家,已覆盖全部地市。筹建前海微众银行,获得全国首批民营银行牌照;筹建商业银行小微支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中心;推动合资证券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发展,已有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招联消费金融、易生华通消费金融、横琴华通金融租赁、前海兴邦金融租赁等多家公司获批;建设国内最大地方民营投资公司广东民营企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4)创新普惠金融供给机制。

一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和服务。组建粤科科技金融集团,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广州、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发展创新创业金融街,建设广州、深圳前海、佛山南海金融高新区三大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截至2016年底三大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挂牌企业近2.2 万家,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00 亿元,占全国20%。加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推动银企对接合作,建成“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截至2017年10月末,累计采集工商登记法院执行等多个部门信息1.4 亿条,实现融资对接2.4 万笔、融资金额6227 亿元。二是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在粤东西北和惠州、江门、肇庆等15 个市开展试点,大力推进以建设县级综合征信中心、信用村、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乡村助农取款点等“八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16年底,广东共成立市级征信中心7 个、县级综合征信中心52个;已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站6704 个、2.4 万多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全省34 个试点县(市、区)全覆盖;各试点地区共创建信用村5514 个,已建设信用村数量占行政村总数83%。2013年,开发建设了“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截至2016年底,共采集农户数据318 万条,覆盖全省104 个县(区),覆盖面达8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