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对国际资源利益制度不平等性的对策

应对国际资源利益制度不平等性的对策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源匮乏、资源利益不足的背景下,全球各国还面临着其他一个问题:资源利益分布不均衡和资源利益关系不平等,具体表现在发达国家资源利益充足、发展中国家资源利益贫乏以及发达国家在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以美元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为例。面对这样不平等的国际资源利益关系,我国应有自己的对策。

应对国际资源利益制度不平等性的对策

资源是支持人类进步的物质文化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和人类资源需求的无限上涨之间的矛盾。各国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绿色经济、绿色文明似乎已成为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其核心在于减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资源匮乏、资源利益不足的背景下,全球各国还面临着其他一个问题:资源利益分布不均衡和资源利益关系不平等,具体表现在发达国家资源利益充足、发展中国家资源利益贫乏以及发达国家在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这种差异性打破人们的一种迷思:资源丰富的国家获得的资源利益自然高于资源匮乏的国家,主导资源分配。

首先需要认清的是:发达国家在资源利益上的优势地位并非全源自其本身的自然禀赋。诚然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确实有其在资源上的优秀条件,美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惊人,俄罗斯的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44.3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储量的23.7%,但大多数发达国家本身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利益并不出色,如日本这一弹丸之地,土地面积小、人口多、资源压力大,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资源量很大。这不等于这些国家会受到资源的掣肘,限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反地,它们在技术和制度上的优势弥补了先天上的不足。日本和韩国等经济的腾飞都是依赖着先进技术的引进、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市场等制度的优化、政策的支持,才能成为在汽车业、电子业等领域领先的国家,而不为资源匮乏的事实所累。所以说,在技术资源利益和制度资源利益上的优势地位帮助这些发达国家维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其次要认清:拥有资源的国家未必主导资源分配,在国际资源利益关系上还印刻着深深的强国印记。以美元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为例。2007年8月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而出台了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急剧贬值,作为原油交易的结算货币,美元汇率的走势会间接影响油价走势,因此油价也在此期间急剧上升[14]。仅通过美元汇率的变化,美国就能对国际油价走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的能源资源企业和上市公司们控制着能源生产,它们通过竞价拍卖、密封招标、国家审核、谈判协商等方式取得资源开采特许证,取得资源国的允许,再主要采取共同开发的方式参与资源国的资源生产。[15]这些西方公司背后有西方国家的政治支持,兼本身具有雄厚的财力和实力,在资源市场中,往往对资源定价有绝对权,所以定价权不掌握在资源国手中,而掌握在这些控制资源生产的西方公司和发达国家手中。非洲等国家自然资源禀赋高,各种资源的储量极为丰富,但是政治上的弱势和技术上的落后使它们无法有效开发、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资源,只能把资源开采权卖给其他国家,只生产一些资源初级品,价格低廉,利润微薄,所以空有丰富的自然条件,无法有效获得资源利益。

面对这样不平等的国际资源利益关系,我国应有自己的对策。

首先,对内政策:加强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在科学技术方面,彻底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资源研究、资源勘探、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推动技术的发展。

为推动资源研究工作,首先要加强国家级的资源研究工作,增加对民间研究机构的投资,以便对实时关注国内外资源市场的动态,做好超前研究,使其研究成果更有实践性,为资源政策和资源安全措施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拉近研究结果与实际决策的距离;还要注重研究人员的培养,成为资源研究工作的主力。

为推动资源开发利用,最主要的就是靠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比率,提高能效,减少单位GDP能耗,在同等量的资源中获得更高的利益和利润;再则要鼓励开发和利用新的替代资源和新能源,减少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达到《京都议定书》等规定的环保标准,调整资源消费结构,改变以煤为主要成分的能源结构,实现资源多样化方针,提高可再生资源在总资源产品消耗中的比例。

在制度方面,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市场机制在资源生产、消费、利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使资源价格机制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形成市场化环境下的企业沟通与治理机制,不再依赖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执行;其次要建立国内资源透明信息制度,收集基础资料,建立信息健全的数据库,保持信息的公开性,使其成为公共服务,提高市场配置效率;还要建立战略储备的保障制度,尽快建立资源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应的购买、动用程序,确保储备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其次,对外政策:第一,在外交上,制定统一的资源外交主体思想、协调各资源外交主体行为的资源外交战略,克服有实践少理论、有政策无战略的状态,熟悉国际资源制度、规则,成熟处理国际资源关系;第二,要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资源开发,特别是能源的开发,在与资源国关系上,与俄罗斯、中东和非洲国家建立高层互访,签署贸易与合作协议,购买和开发这些国家的资源;第三,要拓宽运输渠道上,构建周边资源供应网络,将周边地区的各种资源直接、便利地运回国内,建立资源输送管道;第四,要掌握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争取国际资源价格的合理化,改变在资源市场不时出现的恶性竞争溢价的状态,确保资源供应稳定与价格合理,面对资源国际定价权的缺失,要努力改变被动的局面,改变国内期货市场规模小、地位边缘化、产品单一、国内专业人才匮乏、违规越权操作、风险控制不力等负面情况,有效利用反垄断法以及WTO规则,利用我国的大市场地位,采取多种金融手段,增强我国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第五,建立有关资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区域性资源市场,探讨建立区域资源对话机制,促进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资源领域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建立战略储备。

【注释】

[1]中国国家统_计_局.全国各省区市数据[EB/OL].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2014610.

[2]马海良等.中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J].资源科学,2012,34(5):799.

[3]马海良等.中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J].资源科学,2012,34(5):797.(www.xing528.com)

[4]中国国家统_计_总局.全国各省区市数据[EB].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fsnd,2014529.

[5]陈屹松.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研究[J].资源科学,2001,23(3):11.

[6]代吉林.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政府行为与制度演进[J].当代财经,2004,7:19.

[7]陈安宁.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J].自然资源学报,1994,9(1):11.

[8]周国富,孙艳霞.市场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比较方法的运用[J].现代财经,2005,12:56.

[9]王文博等.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5):4.

[10]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0年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3.

[11]A.C.Fisher.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56.

[12]张五常.佃农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5.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_全_会公报发布.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3-11-12/c_118113773.htm.201494.

[14]张伟.全球资源分布与配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1.

[15]同上书: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