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与利用相结合:双元创新之路

探索与利用相结合:双元创新之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基于企业事前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更能体现其战略的主动性,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环境变化。从创新实施方式来看,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创新分类,属于更微观层次的研究范式。综上可知,探索性创新是一种超越已有知识和技术的突破性创新。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式创新是借助已有知识与技术进行幅度不大的渐进性创新。

探索与利用相结合:双元创新之路

学者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基于企业事前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更能体现其战略的主动性,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从创新活动实施的主体来看,研究界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基于企业和组织层次的创新方式,不是针对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宏观产业,属于典型微观经济角度的创新类型。从创新实施方式来看,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创新分类,属于更微观层次的研究范式

(一)探索式创新

探索式创新通常指较大幅度的、激进的创新行为,包括企业开发新技术、新能力、满足新的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进入新的市场,其创新成果多为突破性的,目的是保持企业长期利润(张晓棠,安立仁,2015)。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探索式创新包括研究、变异、冒险、灵活性、发现和创新等过程。具有更大的投资风险和更长的回报周期(李传宪,黄丽,2019)。

从创新过程中所利用知识的来源来看,探索式创新是企业打破自身组织边界,从外部环境获取新知识,以拓宽组织知识库为目标对原有技术进行颠覆和破坏,具有破坏性、颠覆性和复杂性特点(张镒,刘人怀,2019),能迫使企业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搜索和获取外部知识、技术和市场变化趋势(李宁娟,高山行,舒成利,2018)。相对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具有投资收益不确定、创新过程复杂、创新技术领先等特征,并且具有较强的融资约束和更高的调整成本,导致组织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万旭仙,王虹,何佳,2019)。较强的融资约束意味着探索式创新投资对现今的敏感性高于利用式创新(唐清泉,肖海莲,2012)。探索创新是隐性知识外部化的处理过程(张宇杰,蔺楠,2019)。是一个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交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并且具有情景化的特征(郭晓彤,包凤耐,2020)。综上可知,探索性创新是一种超越已有知识和技术的突破性创新。

(二)利用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也被称之为开发式创新、挖掘式创新,多为渐进性小步慢跑模式,即通过延伸现有产品和服务,满足和扩大现有客户群,以促进企业短期利益的获取(张晓棠,安立仁,2015)。利用式创新以增强组织现有知识基础为核心,通过较小范围的变化和调整,进行调整升级、改良完善或延伸拓展,是显性知识内化的处理过程(张宇杰,蔺楠,2019),其特点是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持续创新,影响效果相对较小(张镒,刘人怀,2019)。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式创新是借助已有知识与技术进行幅度不大的渐进性创新。

(三)探索式创新的优劣分析

由于探索式创新需要企业脱离和超越现有的知识基础,按照新的技术轨道获取和创造新知识。企业要实现探索式创新,一方面,需要从外部搜索和获取异质性的知识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异质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和共享,进而与企业已有知识组合形成新知识。从事探索式创新的企业必须先承受试验成本,而短期收益没有显著的回报。组织表现出太多不发达的新观念,试验成本较高。虽然面临更高的成本和风险,但是可以涉足更多的技术领域,增加组织知识基础的宽度,技术发展可能迎来新的突破点,从而避免产业技术发展轨迹相似的困境,将有助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层面体现出探索式创新的优势。(www.xing528.com)

探索性创新的劣势主要有:其一,创新活动不可避免高不确定性环境,组织外部市场、技术环境与内部创新实现路径、过程、结果等都能加剧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创新活动成本的增加。为了适当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内各组织会本能地表现出或高或低的不确定性规避。组织领导层面会倾向采取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如按照既定程序对创新时机和目标进行决策。其二,个体必须遵守团队制度的约束,这种环境中,只能让现有知识收敛性思维得到开发,而不利于探索式创新创造性构想的产生。

(四)利用式创新的优劣分析

利用式创新的主要优势表征为:首先,组织在知识系统中选择自身熟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实施创新活动,是对已有知识元素的不同搜索与组合策略,具有内生性特点。其次,组织会在知识系统中将之前未曾涉及的知识元素以新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且尝试建立新问题的理论模型以及实际解决方案,这种学习过程能有效聚集分散知识的新颖性,是一种能力深化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组织拓宽想象和认知空间,在增加创新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组织知识基础的深度。最后,利用式创新会使企业处于次优的稳定均衡中,有利于提高企业短期效益,有助于提升企业所在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短期内较小的研发成本和风险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认知惰性”和“技术近视”是利用式创新的最主要劣势。究其原因,是组织需要加深自身熟悉的知识基础深度以获取创新机会,精准学习是前提和基础。由此,企业必须减少试错次数和过程,以确保创新效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及监管决策系统。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协作成员之间会相互协调,逐步形成对新生产工艺技术和技能快速适应的能力。长此以往,这种能力产生的惯性使得组织思维模式逐渐僵化,出现“认知惰性”,对新技术、新思想丧失挖掘的动力,对创新过程中出现微小的错误或已有知识的变异现象越来越不敏感,这种“技术近视”现象致使组织对新颖的知识组合的反应变得墨守成规。原本快速应变能力逐渐变成核心刚性,习惯和经验严重束缚组织的创新力,成为企业拓展技术新领域的绊脚石。

(五)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组合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今天中国大部分后发企业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创新能力,出现了诸如华为海尔联想等代表性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产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且开始以创新的产品和流程在全球市场上与领先跨国公司进行竞争,进入了超越追赶阶段。少部分企业如华为正在趋近国际技术前沿,开始面临“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后发企业既有可能实现从“追赶者”到“领导者”的转型跨越,也有可能落入“追赶陷阱”从而重复“追赶—落后—追赶”的循环。现阶段后发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技术学习和创新策略,才能构筑起创新能力进而成为行业领导者,是企业掌舵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

研究表明,后发企业在超越追赶阶段,面对的技术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外源技术的可得性难度越来越高,同时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学习模式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演化,导致任何单一创新模式难以为继。在这种环境下,以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组合衍生而成的双元创新模式进入学术研究界的视野。学者们发现这种双元创新模式能让企业同时进行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以适应技术不确定环境,并且避免单一探索性创新或单一利用式创新的弊端,同时兼顾两种单一创新的优势。实施这种双元创新的中国后发企业在充满冲突与悖论的经济转型阶段,有能力在成熟市场竞争,同时也有能力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去占领新兴市场,成功应对多重挑战,成为行业领先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