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算业务管理的风险点和解决方案

预算业务管理的风险点和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员预算未落实,由财务部门大包大揽,预算执行机构的参与度低,预算编制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活动与相应的资金支持脱节。预算控制数内部分解方案不合理,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预算指标无法有效执行。对预算控制数的分解不够细化,导致预算口径较粗,使预算批复无法实现细化管理的目的。

预算业务管理的风险点和解决方案

1.预算业务组织管理体系的主要风险点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组织体系不健全,未有效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组织、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及考核具体办法等。未根据政策变化和业务发展进行及时修正和完善。制度设计和运行间有偏差,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单位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不完善,可能导致预算管理工作薄弱,预算管理无据可依,预算执行质量差,全员参与度不够的情况。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预算岗位未设置或者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不相容岗位未分离,人员配备不足,关键岗位人员缺乏足够的胜任能力,可能导致工作人员不具备预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制订的预算方案质量达不到初设要求,导致预算违法违规。

预算相关部门和岗位缺乏有效沟通,可能导致单位内部各机构之间在预算管理上工作不协调、相互推诿,降低预算管理效率

单位预算不公开透明,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细化公开预算内容,不利于社会监督,预算资金的效率和效果难以判定。

2.项目申报环节风险点

项目立项审核不严谨,导致项目立项重复申报、项目立项依据不充分。项目申报程序不规范、相关信息不公开,暗箱操作,导致舞弊行为。项目未经科学论证,内容编制不科学,无法执行或造成财政资金浪费。没有充分考虑资源配置,可能导致在安排项目资金时重点不突出,缺乏合理性。

3.预算编制、批复环节风险点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可能导致预算编制数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脱离实际;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制度要求;预算收支和组织的年度目标和职能相脱离,不符合实际情况。预算编制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预算编制不真实、虚报预算,未根据下一年度发展规划坚持实事求是和精打细算的原则进行编制,而是任意虚列项目、虚报金额,骗取预算资金。

全员预算未落实,由财务部门大包大揽,预算执行机构的参与度低,预算编制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活动与相应的资金支持脱节。单位资金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完整,不符合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要求,导致编制质量不高。

预算编报程序不规范,预算建议数方案不合理,预算控制数下达不及时,资金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预算不准确,脱离实际;预算指标体系设计缺乏全面性,没有侧重点,不能对单位经济活动起到有效约束作用。预算编制不够具体,可能导致预算缺乏可操作性;编制预算与具体工作脱节,事前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受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重的影响,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导致预算权威性不足,执行力不够。

预算编报程序不规范,未经单位领导集体决策。预算未经审批或超过授权范围内批复下达,可能导致预算目标与单位战略发展目标、年度工作计划脱节。

预算控制数内部分解方案不合理,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预算指标无法有效执行。对预算控制数的分解不够细化,导致预算口径较粗,使预算批复无法实现细化管理的目的。

4.预算执行分析环节风险点

预算执行的审批权限不明晰,审批手续不完备,未建立或未严格执行支出授权审批制度。经办部门、人员执行申请的时机判断不明确,导致预算执行的随意性。(www.xing528.com)

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不按照预算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预算时没有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支付进度不合理,资金收支随意性较大,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如违规收取或使用其他收入,支出不符合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支出单据凭证不完整、不真实,使用虚假票据等手段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预算随意调整,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

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控,在执行中随意调整预算,基本预算支出和项目预算混用,导致批复的预算没有按预期用途有效实施。预算执行不力,预算控制缺乏刚性,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此外,未使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法定方式,未签订合同或签订不合理合同,不按规定方式付款。项目投入资金成本与实际效益没有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预算执行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分析报告制度,预算执行没有实施有效沟通,财务人员不了解项目的进度,技术管理人员不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进而可能削弱预算执行控制的效果,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预算执行出现较大偏差。

缺乏预算预警,缺乏对执行进度的把握,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预算执行偏差越来越大,事后监督滞后。

5.预算调整环节风险点

预算审批权限不明晰,对于预算追加调整审批的授权审批界定标准不明确,审批权限配置不合理,可能导致追加调整的随意性。预算调整程序不合理,调整效率低,影响预算调整的及时性,可能导致预算调整行为约束不足,预算资金的控制难度加大。预算追加调整发起不受约束,频繁发生、项目评估不严谨,造成预算追加调整随意,可能导致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约束力。

6.决算环节风险点

单位可能只重视会计核算,对决算与决算分析不够重视,决算与预算统计口径不一致,不能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导致决算与预算不符,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决算审核方式单一、审核形式不合理、审核内容不全面,导致决算审核流于形式,决算不符合规定,编制、审核决算报表时可能未完全按照相关规定,存在违规行为。决算数据不真实、不准确,导致使用决策部门决策失误。

财务部门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导致决算信息编报不完整,编报不及时,决算信息可靠性差,影响下一年度预算工作的开展。缺乏对决算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仅仅将决算作为年度预算管理的重点,而没有对决算数据加以分析和利用,导致决算数据利用价值不高。

7.预算考核环节风险点

绩效评估流于形式。预算单位未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跟踪、定期预算绩效评估,预算考评机制不健全,或未得到有效实施。单位仅仅于年终决算之后进行绩效评价,而不能在预算管理全过程中利用绩效评价来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导致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不规范、不科学。

绩效评估指标不科学、不完善。单位进行预算绩效评估,将预算资金执行率、项目合规性作为衡量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指标,而对于预算资金运用的成本与效益缺乏动态、全面的分析与比较,使绩效评估信息缺乏可信性、科学性。没有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完整、考核过程不透明,考核标准不合理,可能导致奖惩不到位,严重降低了预算约束力,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的绩效评价结果往往被束之高阁,没有反馈到相应的人员和部门,导致绩效评价资源的浪费;绩效评价的反馈没有回应,绩效评价的真实作用难以发挥,导致不能真正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