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民族地区就业创业的困境和挑战

甘肃民族地区就业创业的困境和挑战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一个地区就业创业的根本因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仅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例,临夏州和甘南州的生产总值仅为238.8亿元和136.6亿元。临夏甘南两州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甘南州只有一所高校,而临夏州至今仍未实现高校数量零的突破。从当前民族地区的就业现状和就业期望来看,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倾向于

甘肃民族地区就业创业的困境和挑战

影响一个地区就业创业的根本因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民族地区始终深深嵌入在它所隶属的行政区域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虽然民族地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经济指标甚至排在了全省前列,一些行业和领域也在甘肃经济版图当中崭露头角。但不可否认,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末尾,而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历史因素影响,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仅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例,临夏州和甘南州生产总值仅为238.8亿元和136.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工业)产值仅为43.2亿元和19.5万元,是全省排名末尾的两个地区[3]。尽管,这两个民族自治州因为旅游业而声名远扬,但因为缺少工业,特别是现代工业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困难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人口和教育有关指标上看,临夏甘南两州的人口数量并不能支撑当地经济和消费的进一步发展,甘南州的总人口只有71.6万,城镇化率为34.01%,临夏州的人口虽然超过了200万(204.4万),但是城镇化率仅为34.47%[4]。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集聚地和辐射源,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口不足,城镇化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或者说限制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潜力),而一个地方的经济长期不能得到发展,缺少税收造成公共服务不足,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又会进一步导致人口外流和城市衰败,以致出现恶性循环。临夏甘南两州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甘南州只有一所高校,而临夏州至今仍未实现高校数量零的突破。民族地区一般都处在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可谓“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但同时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资源承载力不强。随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生产生活限制也越加严格。原有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优势随着形势的变化,现在却又因为自然保护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限制人为活动,大片土地资源被禁止开发而变成了“负资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此外,民族地区赖以“成名”的特色产业,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生活服务业领域,这些产业多为个体和私营工商户经营(有很多属于家族企业),接纳外部人员就业非常有限。民族地区很多工业企业属于传统型、高耗能甚至是高污染的夕阳产业,只能从事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现代化水平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与国家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宏观政策不相适应,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就业人口与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

甘肃民族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牧业容纳就业人数极为有限,经济活动强度小,大部分中小企业层次低,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传统的主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十分有限;市场需求与劳动者技能水平、职业技能与劳动者意识、就业援助政策与受助对象、创业意愿与创业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劳动者普遍存在“求稳怕变、安于现状”的思想,大部分劳动者希望在工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能,但主动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的少;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到基层企业或外地就业,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创业愿望较难实现,就业工作难度大。民族地区普遍民风淳朴,但人们的思想观念总体上又比较传统保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因为地方“归家守业”的传统思想和生活风俗、生活习惯与外地和大城市不相适应的影响,多数选择回乡就业(择业),但是本地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地方与家庭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的“拉力作用”,另一方面是所学专业知识和地方需求不相匹配,难以发挥作用的“挤出效应”,共同造成了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纷纷选择高竞争性的体制内岗位。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数量相比其他地区绝对量上并不多,但是因为上述因素影响往往导致毕业生未能实现有效就业的数量沉淀,经年积累的往届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多。因此,这些毕业生中未就业、半就业、灵活就业等非正规就业形式普遍存在。

民族地区创业氛围不够浓,就业创业宣传力度还不够,创业文化与创业实践互促不够,没有把创业文化真正融入社会文化中;市场对于新兴行业、新兴业态的需求不足,使得一些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创业行为很难出现。政府和市场的创业引导力不够强,缺乏真正能够带动地方创业的带头人,创业培训师资团队有待进一步充实优化;民族地区财政状况普遍紧张,除国家转移支付的就业补助资金外,缺乏配套资金,就业保障力度有限;创业要素不够活,创业者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等具体问题,创业担保贷款手续烦琐,门槛较高,高校毕业生初始创业、科技人员离岗创业顾虑较多,政府对创业困难人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www.xing528.com)

当前在各地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有的地区为了追求数量或“达标”,降低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的要求,造成教学质量偏低。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采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优惠政策;降低了高考“录取分数线”,造成入学学生的基础差、起点低;第二,入学后许多课程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材质量和教师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都不够理想,加上要求不严格,所以学生考试成绩偏低,实际工作能力也较差,汉语言能力也普遍较差。上述因素叠加使得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遇到就业困难。一些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作为这些企业、部门在业务工作方面的客观需要,不仅要求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言,甚至希望他们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且参考学生所修专业课成绩择优录取,而少数民族学生因此在一些就业机会方面缺乏竞争力。在民族地区,对民族学生采取特殊化的“照顾或优惠”做法,与整个中国社会就业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必然存在不相兼容的紧张感。一方面就业市场对所有人的学历标准、能力要求、技能储备具有标准化、同一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重要就业技能培训上降低标准,实质上是削弱了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

从当前民族地区的就业现状和就业期望来看,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倾向于到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但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日益加速,公务员队伍逐步精简,公务员业务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政府部门今后所能够吸收的行政人员的数量必然是有限的,而且原有人员也将面临竞争上岗的压力。这样,新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将面临各种不利因素。对他们而言,在知识水平、语言能力方面的结构性差异对于就业所带来的影响,则是更重要、更深层、更普遍和更长期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