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但计算机真正进入会计领域的标志事件是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书写了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篇章。这一创举,使一直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以穿孔卡片为输入方式的会计核算机器逐渐消失,电子计算机代之而起成为会计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至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了较为完善的程度。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但计算机真正进入会计领域的标志事件是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书写了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篇章。这一创举,使一直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以穿孔卡片为输入方式的会计核算机器逐渐消失,电子计算机代之而起成为会计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电子数据处理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会计电算化发展进程的时间和数据处理技术特征,可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数据的单项业务处理阶段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萌芽和发育阶段,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成本高、价格贵,软件设计程序复杂且一般人员不易操作,所以发展比较缓慢。在这一阶段,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仅仅限于处理一些数据量大、计算简单并多次重复的工作,如职工工资计算、库存材料收发等,目的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第二阶段——会计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成长成熟阶段,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大批的会计软件被开发出来,通过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账务处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为经济分析、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应用计算机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代替繁重的手工劳动,更重要的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加工,组织信息及时反馈。(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微型计算机大批涌现,计算机价格不断下降,会计软件不断改进,软件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建立起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电算化系统在账务处理、经济预测和决策管理控制等方面显示了计算机化管理的强大优势。

第四阶段——企业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继续发展,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从信息系统转向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一阶段,企业运用自身各项资源并与客户、供销商等资源紧密结合,及时反映各方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至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了较为完善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