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内邓高速公路的历史和未来

探究内邓高速公路的历史和未来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是2009年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调整方案新增的10条高速联络线之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是二广高速和沪陕高速的便捷联络线。2010年1月7日,中铁二十局中标河南省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工程1标。莲花互通枢纽为内邓高速连接既有沪陕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工程。2012年12月30日,在路面工程未完成的情况下,业主召开内邓高速公路通车发布会,宣布通车。

探究内邓高速公路的历史和未来

河南内乡邓州高速公路是2009年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调整方案新增的10条高速联络线之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是二广高速和沪陕高速的便捷联络线。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和相接的两条高速公路共同构架成区域交通骨架体系,缩短大西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至长江中游经济综合区的距离,还能对丹江口库区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保障国防交通有重要作用。路线全程90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8米,设计时速120公里。

建设单位:南阳宛达昕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河北省华达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2010年1月7日,中铁二十局中标河南省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工程1标。全长22.87公里,合同额72232.6万元,合同工期2009年12月~2012年5月。主要工程量:路基土石方479.60万立方米;桥梁38座6377.44米,其中大桥7座3006.60米,中桥7座1119.84米,立交桥11座1267.68米,通道桥2座147.44米,天桥11座835.88米;隧道1座,左线1871米,右线1914米;涵洞、通道46座1574.50横延米。

2010年2月,五公司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张伯平,书记先后为田智、谭宏军,总工程师先后为赵顺国、王生兵。设五部二室,下设2个工区。上场管理人员75人,施工人员354人,主要机械设备96台(套)。(www.xing528.com)

项目中条山隧道、莲花枢纽、清凉庙大桥为重难点工程。中条山隧道是全线唯一的隧道,为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莲花互通枢纽为内邓高速连接既有沪陕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工程。由于匝道上跨既有高速公路,在维持沪陕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安全保通工作是重中之重,跨既有线施工审批手续繁琐困难,为此项目编制跨沪陕高速施工保通方案,经组织专家评审,上报河南省交通厅审批后,严格按方案施工。清凉庙大桥为8米~30米简支小箱梁桥,穿越当地水库,水深6米,由于水库为村民饮用水源地,且负责下游1600亩土地的灌溉任务。经项目与各方沟通后,采取先放水后施工的方案,做到水桥旱作,减少施工措施费用投入,节约施工成本。

内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2011年应地方要求,在内乡西互通A匝道新建一座上跨地方人行天桥,经业主、设计院多方调查比选,最终确定采用预制波形钢腹板工字梁转现浇组合箱型梁的方案。该结构为全国首例预制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桥,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项目依托该结构,开展“预制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技术”课题研究,通过中国铁建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获中铁二十局2014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组织编写的“波形钢腹板工字梁预制施工工法”被中铁二十局评为2014年度企业级工法。同时依托这个课题申报的“一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工字梁预制用施工结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工字梁台座”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报的“一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工字梁施工工艺”“预制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转组合箱梁桥施工工艺”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

2010年6月15日,项目开工。2012年12月30日,在路面工程未完成的情况下,业主召开内邓高速公路通车发布会,宣布通车。在收费通行半年后,因各种安全设施不到位等原因,2013年6月,封闭道路,继续施工,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项目基本处于停顿状态。2015年,在各方的推动下剩余工程由南阳市政府接管,截至2015年12月底,完成投资6.61亿元。2016年1月全线恢复通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