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企业面临人工智能商业化难题

德国企业面临人工智能商业化难题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自动化技术突飞猛进,德国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已经使用人工智能,打算近期投入,或者至少看重此项技术。数字经济主体,特别是初创企业,因为其灵敏性和创新力能够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点在德国却较难实现。公共部门如何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是德国战略需要进一步扩充的部分。现行措施要求在日常行政服务之外加强安全部门应用的审核。

德国企业面临人工智能商业化难题

德国经济的成功根植于有形资产价值。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主要通过提供充足风险资本、积极扶持初创企业来推进,而德国的潜力主要体现在扎实的工业生产和中小企业上。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制造业中的机器人数已经较高,2016年德国平均每10000 名职员应用机器人309 个;同年只有韩国(631个)和新加坡(488 个)超过这个数。德国工业企业不仅使用机器人,而且制造机器人;例如德国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服务机器人生产商(33个)第二多的国家。

尽管自动化技术突飞猛进,德国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已经使用人工智能,打算近期投入,或者至少看重此项技术。2015-2017年间,德国注册的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额的2.1%,远远落后于美国(74%)、日本(5%)和韩国(3%),位居世界第四。数字经济主体,特别是初创企业,因为其灵敏性和创新力能够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点在德国却较难实现。德国有106 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没有一家进入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 统计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世界100 强。就这个指标而言,德国在13 国中位列第八,处于中下游。德国人工智能创业者呼吁政界减少官僚主义,尤其是在招募外籍员工和开拓市场方面;他们还要求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2016年,德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仅吸收了全球参股投资的2.9%,这一比例非常低。可见,德国初创企业在增长期吸收必要的欧洲,乃至国际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仍然受限。(www.xing528.com)

此外,尽管世界经济论坛的问卷调查显示,政府采购应在德国创新促进中发挥核心作用,德国战略也赋予了其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先锋角色,但迄今为止,德国行政管理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仍然十分有限;屈指可数的仅有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的邮件分拣、联邦警察局在柏林南岔火车站试点的人脸识别和空中交通管制任务的履行。公共部门如何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是德国战略需要进一步扩充的部分。现行措施要求在日常行政服务之外加强安全部门应用的审核。实际上,应当更坚定地通过在公共部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向民众展示AI 的实际用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