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主要湾区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主要湾区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都具有典型的湾区经济特点。清代开放海禁后,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尤其是广州成为特许的唯一通商口岸。对世界一流湾区经济和我国主要湾区经济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中外主要湾区经济的形成在地理禀赋、区域增长极、对外开放的引领效应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特质,在形成原因、运作机制和功能使命方面存在差异。

我国主要湾区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都具有典型的湾区经济特点。长三角地区的开放与发展以杭州湾为核心,珠三角地区的开放与发展以珠江口为核心,环渤海地区以渤海湾为核心。此外,北部湾、厦门-泉州湾、莱州湾、辽东湾也在地区的开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1.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又称环珠江口湾区、伶仃洋湾区等,起源于20世纪末期香港地区学者提出的“香港湾区”“港深湾区”,由广东沿海湾区组成,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包括香港、澳门、深圳等珠三角“9+2”城市,以沿湾区城市为发展核心,以粤东、粤西、粤北及湖南、江西等临粤省市为发展腹地向内陆延伸,珠江的各个支流在湾区内汇合入海,拥有维多利亚港、深圳港等枢纽港口。环珠江口湾区的发展从北宋开始起步,这一时期,一些北方士民以家庭、家族集体向南迁徙,同时,政府修建了水陆交通设施,这些因素为珠江三角洲各城镇的兴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广州和佛山在北宋时期已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海港城市和工商业城镇,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商贩,人口达到几万户。

明代中期,以佛山为核心,包括广州、惠州、肇庆高州等城镇,形成了全国知名的冶铁业城镇群。清代开放海禁后,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尤其是广州成为特许的唯一通商口岸。广州的工商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城市。佛山因中转广州通商口岸的货物,其商业也日趋繁荣。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随着上海对外贸易的崛起,环珠三角湾区各城镇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相对有所减慢,但仍在继续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实施以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为代表的开放模式,珠三角地区迎来了全国率先开放的机会,广东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湾区内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至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和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14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4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超过1.8万亿美元。

2.上海杭州湾区

上海杭州湾区又称环长江口湾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太平洋,由长江口、杭州湾等长三角地区的沿海湾区组成。湾区内的重要城市包括上海、宁波、杭州等,以江、浙、皖等省市为湾区发展腹地,向内陆地区辐射延伸。拥有上海、连云港、宁波-舟山、温州等庞大的港口群及长江、京杭大运河等众多河流及其支流,水路交通发达。

上海杭州湾区内各城镇的工商业早在隋唐宋朝时都已经非常发达。商业、手工业区、运输业、旅游业等兴旺发达,饮食、租赁、旅馆、仓储、借贷、娱乐、修补等诸多服务性行业也发展迅速。南宋时各城镇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并长期保持它的专业特色,这些特色甚至延续到当代。1842年,上海被迫对外开放,1843年开埠,外国资本和商品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也一起涌入,中国原料型产品开始向外出口,上海超越广州,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到20世纪30年代,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互相连通,各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南通、宁波等城市因港而兴发展成为次一级的重要城市,湾区城市群的雏形已经形成。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达1.5亿。(www.xing528.com)

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上海杭州湾区的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跻身于世界一流湾区之列。

3.环渤海湾区

渤海湾北起河北省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黄河口,蓟运河、海河等河流连通内陆,与莱州湾和辽东湾“三湾相连”,形成了以京津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城市群和港口群。

天津是渤海湾经济最早兴起的城市,元代设漕运、明朝设天津卫,到清朝初年,天津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地、商贸重镇和军事重镇。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大发展,洋务运动聚集了大量的近代工业。民国时期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兴盛期,成为北方近代棉纺织业中心。

改革开放后,与环珠江口湾区和杭州湾区相比,渤海湾区内的各城市开放和发展相对滞后,直到“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开始实行开放政策。环渤海湾区辐射整个中国北方,东北三省的粮食、西北的煤炭华北石油都要在这里中转到世界各地,国外进口的商品也要经过这里进入中国的北方市场。2014,环渤海湾区(京津冀地区)的总人口达1.11亿,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占全国的10.4%,并正式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对世界一流湾区经济和我国主要湾区经济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中外主要湾区经济的形成在地理禀赋、区域增长极、对外开放的引领效应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特质,在形成原因、运作机制和功能使命方面存在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