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尚企业的终极目标:满足消费者需求

时尚企业的终极目标:满足消费者需求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消费需求的满足是企业的使命。第三种是引领性需求、创造性需求的满足。而人们美好愿望的达成,多数是具有时尚性的。因为,它有科技型的创新,能满足当时人们对美的需求,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所以T型车是当时的时尚产品,由此得出:生产T型车的福特公司是时尚型公司的代表。消费需求的时尚化转变引导着企业不断用时尚化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时尚企业的终极目标:满足消费者需求

对于消费需求的满足是企业的使命。但是对消费需求的满足,企业也是分层次的。

首先,对于基本消费需求的满足是初级层次。在这一层次,企业根据科技的发展水平和自身的供给能力,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要,这种消费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价格弹性不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企业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获得相应的收益。

第二层次属于挖掘性需求。企业通过对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意愿的把握,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科技水平,生产出符合人们消费心理和愿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这属于企业挖掘人们的消费欲望,并结合现实可达到的生产能力,进行满足的一种需求。

第三种是引领性需求、创造性需求的满足。即根据人们需求逻辑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产品,从而引领人们的消费需求。

第三类需求与第二类有所不同,第二类挖掘性的满足,主要针对的是人们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诉求点,只是处于现实条件暂时无法得到满足的那类需求,但人们的需求往往不够具体,仅有方向。例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的诉求,“美好生活”如何来解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在具体人心目当中未必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个问题要结合当前的实施环境,才能逐步澄清。所以时尚企业的创造性就体现在对这类需求的满足上,它们可以结合着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客观条件,通过对消费需求的理解来创造和引领需求。(www.xing528.com)

这三个层次在历史上并不是按时间序列出现的,而是每一个阶段都会交替出现,它只是需求类别上的划分,而不是需求层次的划分,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根本点上是不同的,马斯洛给出了人们的需求层次,但并不是按照需求层次逐步递增的,而是会交替出现。例如,即使在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人们把食物做得更加精美和可口一些;即使在布料和原料供给短缺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人们用鲜花、用图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再破的房子也挡不住人们的适当点缀。人们的精神世界远比物质世界更为丰富,尽管受制于生产力、科技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束缚,但是每一个时期我们都有对时尚的各自的行为表达,只是表现的方式与现在有所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供给水平、供给手段和供给方式虽有差异,但从来都没有改变,都在满足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这一使命。而人们美好愿望的达成,多数是具有时尚性的。

例如在工业革命之后,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问世,它所定位的目标市场就是美国的中产阶级,而且一开始它只生产黑色的,关于亨利·福特的名言有几种说法:第一种,任何顾客都可以将这辆车漆成任何他所愿意的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第二种,我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车,我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这些并不是无视消费需求,而是他当时对消费需求最精准的把握下做出的战略选择。在汽车刚刚推出之时,它还是少数人享有的专利,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价格低廉,同时使用干燥迅速的黑涂料,精准定位的中产阶级甚至平民市场,终于把汽车从一个奢侈品变成了人们日常的必需品,走入寻常百姓之家。在当时从无到有的过程当中,拥有一部T型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是最时尚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消费需求。按照现在的标准来判断,当时的福特公司属于典型的科技时尚型公司。因为,它有科技型的创新,能满足当时人们对美的需求,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所以T型车是当时的时尚产品,由此得出:生产T型车的福特公司是时尚型公司的代表。人们的时尚需求变化多端,时而掩盖于物质需求之下,时而是一种独立的精神需求,时而又是二者结合而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企业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当中,又不断去创新,在产品中不断地融入传统和当代的文化元素,所以企业的时尚化成为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消费需求的时尚化转变引导着企业不断用时尚化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所以任何企业在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的过程当中,都可能也都可以变成时尚企业(图3-3)。

图3-3 时尚企业所满足的三个消费需求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