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业务单元的影响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业务单元的影响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reiner和Adizes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有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战略目标和管理重点也有所不同。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业务单元的影响

Greiner(1972)和Adizes(1989)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有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战略目标和管理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和准确分析这些关键成功因素,设计和选择使用适当的业绩评价指标。

1.初创阶段

在初创阶段,企业及其产品尚未得到社会和顾客的认可和接受,产品和服务种类单一、销售额较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比较大,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企业这一阶段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持生存并逐步发展,力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为此,企业需要依靠独特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并运用广告宣传让顾客充分认识和了解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是否获利并不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同时需要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稳定员工队伍并加强对员工技能的培训。因此,在业绩评价时应体现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要求。在学习与成长层面,重点使用的业绩指标包括员工流失率、员工新增率、高技能或高学历员工比例、员工人均年培训经费或培训时间、员工工作经验、员工胜任工作岗位所需时间、新产品上市所需时间等;在内部流程层面,着重使用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返修率、产品及时交货率、售后服务效率、广告支出百分比、广告宣传效果、客户需求反映时间等业绩指标;在顾客层面,着重使用客户增长率、新增客户的数量和销售额比例、顾客满意度等指标;而在财务层面,初创阶段具有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产品成本高、基本无利润等特点,因此可以将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费用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作为主要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

2.成长阶段

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实力逐渐增强,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在这一阶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成为企业的主要目标。为此,企业需要开发出满足不同顾客群体需求的多种产品与服务,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时采用广告宣传和多种促销方式扩大产品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以进一步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在学习与成长方面,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新产品研发能力。因此,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设置和选择应考虑这些战略要求和生产经营特点。在学习与成长层面,着重使用下列业绩指标: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人均培训时间、培训经费占销售额百分比、企业研发人员比例、高技能员工比例、合理化建议数量、建议采纳率等;在内部流程维度,使用的业绩指标主要有:产品合格率、产品返修率、产品及时交货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新产品研发成功率、专利数量、售后服务效率等,同时也应重视生产能力利用率、劳动生产效率等指标的使用;在顾客层面,着重使用客户保持率、新顾客获得率、市场占有率、来自新客户的销售收入比率等业绩指标;财务层面所使用的业绩指标注重包括产品成本降低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等。(www.xing528.com)

3.成熟阶段

在该阶段,由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主要业务已基本稳定、核心竞争优势已经形成,因而顾客群体和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在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此时企业希望保持盈利与成长的平衡,其战略目标为维持和巩固已有地位,延迟衰退期的到来。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现有顾客群体的忠诚度,而不是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广告选择来吸引新顾客。另外,由于此时产品的功能和价格已基本稳定,企业应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控制以增大盈利空间。因此这一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更加注重对财务和内部流程层面的业绩指标的使用。财务层面主要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内部流程层面着重使用产品合格率、员工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降低率、销售与管理费用降低率、交货及时率、售后服务效率、旧产品改进费用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等指标;在学习与成长层面,使用高技能员工比例、员工工作经验、员工培训费用百分比、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等指标;顾客层面的指标主要有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前5 名客户销售额百分比等。

4.衰退阶段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一般采取收缩战略,以收回资本为主要目标,着力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效率,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这一阶段现金回流成为关键问题,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这些非财务方面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已不重要了,反映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成为业绩评价的重点,如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同时,有些处于该阶段的企业又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反映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业绩指标,如投入研发的新产品数量、新产品研发支出比例、研发成功率、从研发到成功所需的时间、先于竞争对手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也应当纳入经营业绩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