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和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和危机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国际上已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陷入系统性危机,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时代。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发展困境,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正是来源于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遭到了新的严重破坏。科技革命是驱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和危机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16—18世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指引下,俄国、中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先后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和相互影响的世界新格局。这样的现实历史条件,决定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态度,始终受到对于资本主义认识的深刻影响。在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并且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日益密切的现实背景下,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科学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特点和新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像一切社会经济制度一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也是一种历史的现象,也有一个从建立到兴旺发达再到衰亡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发展过程,而支配这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及其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500多年来,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从英国霸权到美国霸权、从殖民主义到新殖民主义、从工业资本主义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等各种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巨大提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对立不断发展,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社会贫富分化和世界发展不平衡日益加深,国际关系不稳定甚至世界大战爆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等各种弊端。

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经济体陷入持久的经济复苏乏力状态,并引发了一系列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信仰问题、国际问题。各个方面的事实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核心特点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得到新的发展,并且这些矛盾相互交错、相互制约,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临从未有过的系统性困难。国际上已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陷入系统性危机,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时代。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第一,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追求无止境剩余价值的根本手段,也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和方式,而资本积累的正常进行和发展,必须以资本家获得正常的利润率为前提;第二,资本积累产生的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必须以不断扩大的市场为前提;第三,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这就需要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生产资料的革命;第四,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国家政府的宏观调节和干预成为一种常态,而宏观调节目标的实现,同样以一系列条件为前提,等等。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发展困境,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正是来源于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遭到了新的严重破坏。具体来说:

第一,产业资本利润率发生逆转性下降,资本积累日趋困难,并导致了产业空心化和金融资本的畸形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生等各种条件的出现,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利润率呈现阶段性上升的特征,从而迎来了短期的经济繁荣。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内的产业资本利润率出现了逆转性的下降,产业资本开始向国外大量转移,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资本大量流向金融领域,导致了金融的过度膨胀和畸形发展,并形成了严重的金融泡沫。

第二,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深,商品实现和资本周转更加困难。以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为代表的大量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控制进一步加深,尤其是金融资本的过度膨胀发展,更是导致整个社会财富被少数金融贵族所控制和占有,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从而产生了产业空心化和商品实现更加困难同时并存的新现象。为了刺激居民消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为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埋下了火种。(www.xing528.com)

第三,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资本的大量外移,进一步加深了各种不平等现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生产与实现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资本的大量外移,从根本上来说是仍然为了追求更高的资本利润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资本所推动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虽然在短期内改善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是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与劳动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等各个方面的不平等,从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体系所固有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尽管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国际统治地位,但大批中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大量进口工业品,使美国的国际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则更是导致金融垄断资本“一家独大”,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矛盾以及社会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进而使产业进一步空心化,结果使失业率居高不下,生产与实现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第四,信息技术革命并未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科技革命是驱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每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会催生一系列新产品和新行业,从而带来一定阶段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发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而广泛应用于八九十年代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在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最为强劲,但随着计算机相关设备的普及与更新,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成,信息技术的带动效应和相关的投资需求趋于下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信息技术具有与传统工业技术不同的新特点,即信息技术主要用于信息的编码和处理,而不是用于大规模生产资料的更新和物质产品的制造。同时,信息技术设备在性能急速提升的同时,成本与价格下降速度极快。信息产业不变资本的迅速贬值,抵销了信息技术设备物质数量的扩大,使资本的价值构成提高缓慢,甚至下降,从而使这一本来有利于利润率提高的技术条件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作用的减弱而改变。一系列经济指标说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到2005年之后,信息技术革命对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逐渐趋于消退。总之,信息技术革命在促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第五,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公共开支难以为继,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不佳。随着新机器新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以及产业空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迫从生产部门转移到技术含量低的第三产业,劳动者的整体收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迫使发达国家政府需要通过扩大公共开支来缓和矛盾。然而,制造业衰落以及资本外逃使政府财政收入状况恶化,从而被迫进行大规模举债,结果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2009年,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也相继陷入信用危机。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是债台高筑,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大大超过年度GDP规模,美国政府债务也接近年度GDP规模,甚至在2015年出现过部分政府部门因财政困难被迫关门16天的局面。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的加重,使财政政策的实施缺乏应有的财力支撑,产业空心化和国民经济金融化、服务业化,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大打折扣。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8]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面临新的困境,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缺陷。以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天然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其中包括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商品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阶级和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单个企业活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自发性和盲目性之间的矛盾,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经济无限增长的需要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承载性之间的矛盾,等等。由于一系列历史条件的变化,这些矛盾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得到了新的集中体现,并且日益尖锐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出路究竟何在,当代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不仅成为这些国家政要和广大民众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毫无疑问,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衰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兴盛,反映了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