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安徽省可以通过鼓励企业重组、联合等形式对重点医药企业进行加速培育,以此打造出大型医药龙头企业,充分带动整个安徽省的发展,最终促进长三角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将成为浙江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优势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底气”。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上海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长三角地区的医药企业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深化与本区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大知名医院的合作,提高创新策源能力,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与此同时,长三角也要充分发挥上海的引领作用,建设具有长三角特色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全域的高质高速发展。

在新常态下,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因此,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利用好优势进一步推进医药产业的发展成为重点。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药这一产业的发展迎来新导向,创新药是该产业的热点,各类与之相关的计划、政策都陆续出台;第二,营商环境助推医药前沿科技等的布局,各类专业化的基金机构、投资公司等都支持着医药相关领域;第三,医药新蓝海出现,医药与技术的融合是当前新趋势,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医疗成为医药界的“时尚”;第四,深化国际和区域合作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第五,突破时空局限,中医药在全球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基于长三角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长三角地区在借助一体化优势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五点。第一,政府要在政策层面加大力度,充分借助多形式的优惠来减免医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费用,使得相关公司能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医药研发等关键领域。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鼓励各类公益基金组织支持医药的发展,为医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销售等各环节提供资金或科技的支持,以强化政府在医药产业高质高速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区域内的企业需要审核调整。长三角地区医药企业不少,但大小规模杂乱,资源分散,带来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各地负责人需对其规模进行统计,依据大数据或云计算,来规划出合理的资源使用方案,实现既能打造本行业龙头企业,又能带动小企业高效繁荣的局面。第三,长三角地区要充分发挥资金链和产业链的“桥梁”作用,使创新人才能主动聚集。人才的聚集关键是要具备完善的资源,借助资本化或股份化的形式,促进医药成果的转化,以此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第四,长三角地区要加强舆论引导,优化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当前各类医药造假等问题频发,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一些舆论易错误引导民众的价值观与认知。因此,政府层面要严格审核“热搜”“头条”等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及时向大众公布正确的“回答”,及时扭转公众的错误认知。通过对舆论的正确引导,优化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的环境。第五,长三角地区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长三角各省、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的宏观布局,推进长三角医药产业协同,科学编制医药产业规划,合理布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设立准入门槛

基于以上新趋势,长三角区域内的各省市政府要对本区特色优势有清晰的认知,借助特色优势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医药发展路径,以此建立起区域特色鲜明、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医药集群。

具体到长三角地区的各省市,如何借助一体化优势来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则各有差异。

1.上海:人才优势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是医药产业的“龙头”,具有独特的产业基础和地理位置优势,“识人”“用人”是其借助一体化推进医药发展的关键。在一体化进程中,上海有组织优势,也有战略优势,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中心城市,并正迈向国际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以上这些优势为上海引进海内外的人才奠定了基础。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前列的上海对知识型人才有着极大吸引力,再加上“上海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经济支柱,对人才入沪提供了经济吸引。与此同时,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等上海知名高校更为流入的医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气氛和人才互动平台。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是,上海作为国际著名港口城市,有吸引国外优质医药人才的优势。因此,在推进长三角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市首先要在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识别与挖掘对医药产业发展有利的优质人才,其次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学术科研能力,为与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提供学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再次需要制订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从外部引进创新人才,借助经济实力给予入选的专家人才以资助。同时,上海市还应该通过科技转化为成果的政策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科技转化为成果,意味着可以更好地保护发明人或者科研人的权益,以此进一步对已有的人才进行创新激励,更充分地发挥人才的潜力与作用。借“识人”“用人”,上海市充分强化人才的培育,为整个长三角区域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好人才供给。

2.安徽:龙头企业带动医药产业加速发展(www.xing528.com)

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多是受到帮扶的,但其也能对长三角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相比上海市,安徽在人才上是弱项;相比浙江省,安徽在科技层面上也较弱;相比江苏,安徽也没有“药谷”的基础。但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环,安徽省可充分借助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力量来孵化一批医药小巨人企业。首先,安徽省需要细化并且确定重点投资的对象。由于本身人、财等资源有限,因此安徽更应将资源集中利用于重点环节、重点对象。其次,安徽省需充分借助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带来的资金、政策与科技优势,对本省确定的重点投资对象进行强化培养。再次,安徽省可以通过鼓励企业重组、联合等形式对重点医药企业进行加速培育,以此打造出大型医药龙头企业,充分带动整个安徽省的发展,最终促进长三角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总体而言,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下,从资金支持、金融支撑、土地供给、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多角度、多层面来加快培育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长三角医药产业的高质高速发展。

3.浙江:科技助推医药产业高速发展

浙江省凭借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优势,在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中较为突出。该省虽然在医药人才的吸引方面不敌各方面优越的上海,但科技实力不凡。“科技”将成为浙江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优势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底气”。“IT+BT”和大数据、AI等技术优势,推动着中医药的升级与创新。目前,杭州市已初步形成“一核三园多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各有重点。“一核”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园”涵盖余杭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多点”指湘湖智慧健康小镇、富春山健康城、临安天目医药港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基地[29]。在整个长三角医药产业的发展中,浙江省需要做的是利用大数据及生物信息技术等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一批高科技医药基地,为长三角地区医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浙江还可以在长三角一体化优势中,借助工业互联网来实现长三角医药产业的升级,借助现有的AI等技术优势,依靠工业互联网来有效衔接企业、消费者,并确保安全性与准确性,以此更加有效地促进浙江省医药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4.江苏:“药谷”促进医药产业高质发展

与上海市和浙江省相比,江苏省虽有多所知名高校,但其综合的学术能力仍不足以建造“生物医药城”,因此必须另谋出路。BioBAY的兴起也证明了江苏省在长三角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目前,43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在这里聚集,产业集聚的优势为长三角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带来极大可能。在接下来的医药产业发展中,江苏省应致力于打造“药谷”,使自身成为长三角医药产业的“医疗中心”。这意味着,江苏需要对各类医药、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既要对三甲医院及临床研究型医院的配置进行强化,也要促进医药企业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建立创新信息网络。横向合作,具体而言,是指江苏省的医药企业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医药企业借助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优势,形成合作关系。纵向合作,具体则是江苏的企业借助长三角各省市政府的力量达成合作。通过以上举措,从整体上提升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医药产业发展“药谷”的实力与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