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变革的趋势

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变革的趋势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看,网络经济是直接与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的网络产业。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36556.8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2.5%。图2-12013—2020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及增长率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网络经济营收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2017年,网络经济市场营收细分结构中,占比最高的分别是消费生活、互联网金融及文化娱乐赛道,比例分别达到41.8%、17.9%及17.0%,合计瓜分了网络经济超过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

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变革的趋势

当下流行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是互联网经济或者是互联网经济学,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关系极为密切,是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网络经济是电子化的现代交换经济,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网络化。

网络经济产生的条件,是技术经济背景与社会物质基础。首先,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通信、计算机、信息资源支持的数字技术革命,形成了通信网、计算机网、资源网这样一场网络革命,使其“三网合一”。这一场网络革命能不能产生网络经济,还要看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它只是提供了可能性。其二,网络经济其内涵是信息社会经济。第一,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资源分配、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经济形式。第二,工业价值在经济增长中居主导地位,而让位于后工业信息社会为主导的网络化经济活动。

网络化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我们正走入一个科技革命时代即信息技术革命,它加速并诞生了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即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着全球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整个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其经济形态是信息网络,发展态势终将是智能化信息网络,构成重要的生产工具,也可以这样解读,网络经济是从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

网络经济有两个基本要素:经济行为主体的“集”和经济链的“集”。网络经济已经成为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把几个国家或区域联结在一起,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从产业发展层面看,人类经济发展和进步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的,任何新经济形态出现都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直接联系,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生活生产的结果,也是网络经济形成的最大标志和核心的内容。具体来看,网络经济是直接与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的网络产业。以网络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主导群已取代了传统产业群,成为市场规模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拉动范围广的前沿性支柱产业。

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36556.8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2.5%。这是网络经济增速在经历了2016年的明显趋缓后的首次回升,2016年,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寒冬骤降,互联网产业方面,互联网广告市场受到冲击、O2O泡沫挤出、网络信贷收紧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经济整体走势;而2017年,在消费生活、互联网金融交通服务等赛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网络经济年增速已回归40%以上。未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稳健期,网络经济规模的增速将逐渐放缓,未来三年内,这一指标将逐步趋于20%并长期地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图2-1 2013—2020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

网络经济营收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生活市场占比41.8%,互联网金融反超文娱赛道跃居第二。与2016年相比,2017年,在网络经济中的占比涨幅最大的分别是互联网金融、消费生活和交通服务赛道,涨幅分别达到1.5%、0.5%及0.3%,行业发展速度跑赢了网络经济大盘;其中,互联网金融还完成了对文化娱乐行业的反超,跃居网络经济份额第二。而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行业环境逐渐转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营收规模还将保持44.4%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在网络经济中的占比也将进一步扩张至四分之一以上;而发展已趋于成熟、复合增速保持在20%上下的消费生活、文化娱乐赛道的份额比例则将略有收缩,逐步趋于50%,成为网络经济的基础构成之一。

消费、金融及文娱是营收贡献核心力量,三大核心赛道营收份额占比超四分之三。2017年,网络经济市场营收细分结构中,占比最高的分别是消费生活、互联网金融及文化娱乐赛道,比例分别达到41.8%、17.9%及17.0%,合计瓜分了网络经济超过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网络媒体、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交通服务及企业服务还分别占有6.8%、5.5%、0.4%、2.7%及1.9%的网络经济市场份额。

网络经济营收版块位次更替,商品版块仍为网络经济营收主体,未来服务版块营收增速最快。根据平台类型对网络经济统计口径中的八大赛道进行版块划分,其中,内容版块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及文化娱乐赛道;商品版块主要指代消费生活赛道;服务版块(不含内容服务)则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交通及企业服务赛道。①2017年,三大版块在网络经济中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3.8%、41.8%和28.4%。②拉长纵览时间可以发现,2013至2017年,服务版块的网络经济占比已提升了8.4个百分点,超过内容版块顺位第二,未来还将进位第一;而受到交通、教育、医疗等服务类业务快速发展的影响,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内容版块的营收份额已由三分之一下降至不足四分之一。③未来三年内,服务版块还将保持37.7%的复合增速持续高速增长,而经过多年发展已较为稳定的商品及内容版块则将分别以18.3%和23.5%的复合增速长期居于网络经济份额的第二和第三位。

图2-2 2017—2020年中国网络经济各细分版块复合增长率(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娱乐及求知需求促进内容版块规模扩大。2017年内容版块营收8686.4亿元,增速仍低于网络经济整体。资讯、社交行业稳步增长,短视频、知识服务、电子竞技等细分赛道爆发式发展的背景下,2017年,内容版块营收规模达到8686.4亿元,同比增长34.7%。而拆分商业模式来看,2017年,内容版块的B端收入占比约35.8%,C端收入占比约64.2%。与2014年相比,其C端收入占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用户打赏模式兴起、网民为优质互联网内容付费的习惯逐渐养成引起的。而伴随着信息流广告的快速发展,到2020年,内容版块的B端收入占比还将再次提升至39.0%。

图2-3 2013—2020年中国网络经济内容版块营收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www.xing528.com)

新业态、渠道及模式助力商品版块发展。2017年商品版块营收15271.5亿元,同比增速44.1%。2017年,商品版块营收规模达到15271.5亿元,受到拼团等服务模式崛起的影响,同比增速上升达到44.1%。其发展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从综合形态上来看,2017年新零售概念兴起,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互通,同时延伸出了无人零售等新型零售形态,推动了行业模式的持续迭代。②从渠道上来看,小程序的推出为电商获客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促进了拼团模式的爆发。③从模式上来看,海量商品及选购渠道的泛滥,为小红书、蘑菇街及小小包麻麻等一批内容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合辑推荐、达人测评、大咖互动等形式,帮助用户提升选品效率,建立社交关联,从而获取了用户更多的注意力。目前商品版块的发展已较为成熟,预计到2020年,其营收规模将突破2.5万亿元。

图2-4 2013—2020年中国网络经济商品版块营收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

互金等黑马赛道加速服务版块营收增长。2017年服务版块营收过万亿,C端收入占比约68.9%。

在互联网金融一马当先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线教育等赛道也持续纵向延伸,分化出包括少儿编程、艺术培训等多个垂直服务类目;此外,交通出行等赛道也凭借技术性突破和服务范围拓展,加速了自动驾驶、共享单车等服务的发展。2017年,服务版块营收规模达到10394.3亿元,同比增长47.3%。而拆分商业模式来看,2017年,服务版块的B端收入占比约31.1%,C端收入占比约68.9%。与2014年相比,其C端收入占比提高了7.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互联网消费金融及移动支付版图扩大、网约车渗透率提升引起的。而伴随着金融IT服务的爆发式发展,以及企业云服务、银行卡收单服务的稳步增长,到2020年,内容版块的B端收入占比还将再次提升至40%以上。

图2-5 2013—2020年中国网络经济服务版块营收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

核心赛道C/B端收入比例近2∶1。2017年C端营收贡献率近三分之二,未来B端收入占比将提升。2017年,典型互联网赛道收入中,来自C端的收入比例达到67.3%,而B端的营收占比则接近32.7%,与2016年相比,C端营收的贡献率提升了接近5个百分点。互联网广告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2013—2015年典型互联网赛道收入中B端营收比例的显著增长,而伴随着网红经济、内容付费、共享出行等赛道的发展,2015—2017年间,典型互联网赛道收入中的C端营收比例开始提升,未来,受到原生广告、金融科技等赛道扩张的影响,互联网B端营收占比还将再次扩大,预计到2020年,典型互联网赛道收入中,C端与B端收入将趋向于6∶4的稳定结构。

核心赛道B端收入增速由逆转胜。2017年B端营收规模6963.6亿元,TOP3赛道占比近八成。2017年,典型互联网赛道营收规模中,B端营收规模接近6963.6亿元,同比增速较2016年稍有回升,达到24.1%。其中,贡献率最高的三个赛道分别是互联网金融、网络媒体及文化娱乐,占比达到34.9%、26.2%和18.4%,合计份额接近八成。一方面,从严的互联网广告新规以及相关负面新闻对互联网广告市场产生的较大冲击已有所缓解,媒体及文娱行业发展环境转好;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整体B端营收的提升。

图2-6 2013—2020年中国典型互联网赛道B端营收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

核心赛道C端收入增速仍保持高位。2017年C端营收规模14321.6亿元,文娱及互金贡献率超60%。2017年,典型互联网赛道营收规模中,C端营收规模达到14321.6亿元,同比增速接近51.7%。其中,贡献率最高的两个赛道分别是文化娱乐和互联网金融,占比达到34.3%和28.7%。一方面,用户在手游、电竞及在线视频等方面的付费意愿的提升,以及对直播打赏接受度的提高,促进了文化娱乐行业C端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网络信贷及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整体C端营收的提升。

图2-7 2013—2020年中国典型互联网赛道C端营收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3—2019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及公开数据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