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划分与成效分析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划分与成效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要求。我们以安定区为例对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研究。第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第二轮农业结构调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玉米成为两大旱作优势作物。前面三轮结构调整时出现的农产品过剩问题,被整个国民经济“超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很快得到解决。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划分与成效分析

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理论分析和现实情况表明,建立和健全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机制,对于搞好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要求。在不同的时期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几乎都有不同的结构调整任务。我们以安定区为例对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研究。

(1)第一轮农业结构调整(1949—1984年)。废除“以粮为纲”农业方针,实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适应性增量调整,重点是对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的调整和家庭小规模畜禽养殖方面的放开,主要目标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安定区农业基本是粮食型结构。总耕地中,农业(主要粮食)占46.8%,林业占5.8%,草场占20%,其他约占27.4%。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农业生产居重要地位,农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左右着全区的经济形势。据1961—1985年统计,农业总产值一直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 —80%,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0% —80%以上(见表2-7)。1958年,安定区提出消灭低产(主要为扁豆)、扩大高产(主要为小麦马铃薯)后,逐年压缩低产作物;到1962年,小麦播种面积由1952年的39 万亩增加到57 万亩,1975年高达69 万亩,由于小麦面积不断扩大,使夏杂粮(主要是豆类)面积一度骤减,至1960年,夏杂粮面积减少到9.7 万亩,比1952年减少3/4。当年豆类面积7.5 万亩,只占小麦面积的9.9%。由于粮食作物的结构失调,使原来比较合理的农作倒茬制度遭到破坏,土地养用失调,影响了作物产量的提高。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压缩小麦面积,扩大豆类作物面积,小麦与夏杂粮为1.5∶1。为了扩大高产作物,马铃薯播种面积逐步扩大,1949年播种3.43 万亩,仅占秋田面积的6.9%;1962年扩大到15.43 万亩,占秋田面积的20%,1975年高达27.71 万亩,占秋田面积的44%,80年代经过调整后,基本稳定在17 万亩左右,约占秋田面积的1/3。使小麦与夏杂粮、夏田与秋田之间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2)第二轮农业结构调整(1985—1992年)。主要目标是加速粮食转化,鼓励发展畜牧业和就地发展食品加工业。由于粮食、棉花连续几年丰收后出现“卖难”现象,大幅度调减粮食和棉花播种面积;同时改革粮棉流通体制(价格、市场、经营)。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安定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马铃薯、小麦、玉米、豌豆、扁豆、谷子、糜子荞麦、莜麦、燕麦蚕豆等8 类50 多个品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玉米成为两大旱作优势作物(见表4-1)。1986年,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74.2%,其中夏秋比为70∶30;经济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8.7%,粮经比为89∶11。1990年,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77.8%,其中夏秋比为65∶35;经济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9.5%,粮经比继续稳定在89∶11。化肥农药、良种、地膜、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机械化耕作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结构比例上粮食作物面积大,经济作物面积小,且粮食主要用于农民自给,基本没有商品量。

表4-1 1986—2010年安定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

注:据《安定区志》资料整理。

(3)第三轮农业结构调整(1993 —1997年)。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由于这一时期出现多数农产品质次价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但少数品质较好的农产品价格坚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现象。因此,这次调整不仅要求农业在数量上要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在品质上也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发展“两高一优”农业。1993年起,安定区按照大力发展粮食、林果、瓜菜、畜禽四大农业商品基地建设的思路,推动“两高一优”农业发展。1995年,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原则,提出了“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小杂粮、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油料、果菜等经济作物,全区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中药材、芸芥、葵花、蔬菜、瓜果、甜菜、花卉等(见表4- 2)。据统计,全区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80.7%,其中夏秋比为66 ∶34;经济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12.9%,粮经比为86 ∶14。从1996年开始,区上提出“马铃薯工程”,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幅为40.1% 。至1998年年底,粮食生产实现自给,全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www.xing528.com)

表4-2 安定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亩、万公斤

注:据《安定区志》资料整理。

(4)第四轮农业结构调整(1998—2004年)。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农业素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前面三轮结构调整时出现的农产品过剩问题,被整个国民经济“超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很快得到解决。第四轮结构调整期间,正处在国民经济低迷的时候,寄希望于国民经济出现新的快速增长来消化过剩农产品是不现实的。因此,这轮农业结构调整,要靠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加以缓解。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仅要强调经济效益,还要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改良,注重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统一。到90年代后期,安定区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马铃薯为主的秋粮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至2000年,夏粮种植面积减幅为40.4% 。当年,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81.3%,其中夏秋比为42 ∶58;经济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13.7%,粮经比为86∶14。2001年,继续压粮扩经,压夏扩秋,马铃薯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粮经比调整为78 ∶22,夏秋比调整为27 ∶73。至2003年,安定区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立足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畜草、药材、食用菌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马铃薯面积增幅为91.4%。

(5)第五轮农业结构调整(2005—2012年)。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5年,安定区把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支柱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从2007年开始,大面积普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种植面积继续下降。2009年,区上又将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列入支柱产业之一。农作物种植品种不断更新、增加;农业由温饱型逐渐向效益型、产业型、小康型迈进。2010年,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89.1%,其中夏秋比为14∶86;经济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10.8%,粮经比为89∶11。

(6)第六轮农业结构调整(2013年至现在)。主要目标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促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安定区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于发展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在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基础上,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