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紧贴农业发展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样导致许多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出现趋同。从西部地区整体情况来看,农业投入的程度大小依次是中央政府、信贷机构、非农企业、农民、外资和农村集体,与农业投入机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不利于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利益的协调性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甚至在西部的个别贫困地区,国家的扶持帮助养活着个别“懒汉”,不协调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紧贴农业发展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种调整还只是初步的、浅层次的,问题主要在机制方面。

(1)市场引导机制缺失。农业市场化的推进,既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对农民家庭经营造成了冲击。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农民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变化发展信息并作出决策时局限性很大。在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重大问题上,一个个农户分散的、零星的、单个的经济行为,往往受一时一地的市场所影响和左右。现实经济生活中,农民在产业整合、产品选择上出现趋同,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价格高、市场销路好,就必然会立即诱发更多地方一哄而起,大力发展这种农产品生产。这样导致许多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出现趋同。如安定区种植的甘蓝和柴胡,如果上年度价钱高、销售好,今年农民就会一拥而上,大面积的进行种植,由于产量的不断增多,价格急剧下跌。分别由上年的每公斤2.8 元、每公斤18 元,跌到当时的每公斤0.2 元、每公斤4 元,极大地挫伤了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再如马铃薯是安定区的支柱产业,也出现过薯价上涨之时,农民就会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产量迅速增加,企业也会挑三拣四,致使市场上薯价不断下滑。结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影响自身利益,甚至遭受巨大损失。主要症结在于缺少市场机制引导。

(2)农业投入机制不全。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就其物质内容讲,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设备和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从其主体来讲,有政府投入、农村集体投入、信贷投入、非农企业投入、外资投入和农民个人投入等,其中农民是农业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性的投入主体。从实践来看,这些投入主体的行为选择和投入内容是各不相同的。在政府投入中,中央政府一般是政策性投入,不单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宏观效益的最大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政府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科技社会服务化方面的投入。但许多地方基层政府却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不愿加大对投资周期长、比较利益差、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投入,宁愿投入到工业或第三产业上去。金融机构、农村集体、非农企业、外资和农民的投入,都是市场化投入,要适应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农业信贷投入已经开展,但是“门槛”很高,担保方式单一,对农服务滞后。农村集体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弱化,集体没有积累,甚至有些负债累累。农村集体投入在许多地方是一句空话。从非农企业投入看,在一些地方虽有投入但不普遍,而且往往把农业投入作为一项副业,不可能把更多资本投入到农业上来,而且这种投入是不稳定的,随时可能会因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外资投入在西部地区微乎其微。农民是农业的直接投入者和经营者,对农业投入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投入意愿。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民一直处于低收入状态,投入水平有限,他们对农业投入十分谨慎,时刻盯着投入的经济效益。从西部地区整体情况来看,农业投入的程度大小依次是中央政府、信贷机构、非农企业、农民、外资和农村集体,与农业投入机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不利于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利益调节机制不活。通过调节国家、集体、农村生产者之间利益的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宏观层面来看,利益导向性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就是一个明证。就目前西部地区农业而言,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利益导向必须向农村第一产业倾斜。然而,由于农村一、二、三产收益不同,更多农民舍弃第一产业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利益的相对平衡性是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向标。从根本上来说,国家、集体、生产者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农村政策,导致农业本身积累低下,削弱了农业基础地位。而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又没有及时扶持农业,损害了农村集体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利益的协调性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情况中,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时候,片面发展农村第一产业;强调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又片面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从微观层面来看,近几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增长,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要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然而,这些主体更多注重自身经济利益,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甚至个别地方,由于政府项目支持形成了对本地同行业的不公平竞争。就广大农民而言,农业税的取消和农业补贴的增加,调动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拿着种粮补贴却不种地。甚至在西部的个别贫困地区,国家的扶持帮助养活着个别“懒汉”,不协调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www.xing528.com)

(4)科技创新机制缺乏。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结构调整的引领力量,不合理的科技创新机制直接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观念滞后。西部地区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意识不强,大多数依赖传统习惯、传统经验,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西部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大多只是在口头上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的进行着重复研究或无效研究,缺乏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西部地区领导干部作为农业管理者,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创新措施不力,办法不多,难以有效实施。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注重于引进外地农业科技,而不注重本地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农业科研经费、农业科研人员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结构不佳,一方面投资效率低,投资分散,有限的投资经费不能流向最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有优势的研究机构由于财力资源不能匹配投入而无法有效组合。此外,个别地方还出现过截留、挪用农业科研资金现象,严重影响了科技资金的投资效率,从而直接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不足。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佳。当前,我国西部农业科技体制依然残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条块分割,人、财、物分部门管理,管理关系混乱,信息交流不畅,科研要素无法合理流动。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没有把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者、科技需求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农业科研人员现实回报率极低,农业科技应用率极低,农业科技对西部农业的贡献率极低,从而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足。

(5)农业服务机制滞后。农业服务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的服务体系和较低的服务水平,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居住分散,经济实力弱,技术落后,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市场营销网络,产前、产中、产后都存在单个农户无力解决的问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农民在生产、流通、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组织机构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充分,管理服务不到位。公益性服务机构各自为政,资金使用分散,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重复,很难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全方位、成系统、多层次、综合性服务。服务方式不灵活,服务质量不高,甚至有些部门服务人员始终浮在上面,不能深入基层,仍然停留在集中起来搞培训,利用集会发传单的阶段。

(6)农业协调机制乏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还停留在家庭内部“多种哪些品种,少种哪些品种”上,即品种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事后调整和短期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还没有实质性调整。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求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用工业化的成果武装、支持农业的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城乡分割体制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服务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过剩,使农业结构调整的余地很小,能力很有限。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在现实中,往往出现“政府一头热,农民一头冷”的现象。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大力推动农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进行生产。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却坐等观望,看看政府的号召是否真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如果真有实惠,他们才会按政府的意图去做。否则,他们仍会按老习惯行事,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缺乏应有的热情,不主动钻研市场需求变化规律,不主动学习农业新技术,政府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