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工业革命将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新工业革命将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二)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变革新工业革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影响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上。新工业革命给全球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愈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育系统内部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蜕变。

新工业革命将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省思

工业革命时代,知识走向大融通,跨界的颠覆性创新成果越来越多,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一系列科技进展让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一次次的洗礼。学校教育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学校教育作为传统教育模式最得意的“代表作”,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的困境往往戳中的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软肋。成规模的学校从外观看,很容易让人与工厂弄混。学生所学到的就是永远不挑战教师的权威,他们每天做作业,同时老师还为他们制定标准。学生的测验也是标准化的,其表现则是根据时间和效率来评估。学生被孤立在一个个单独的单元中,并被告知与同学交流信息是一种欺骗行为,要受到惩罚。学生根据客观的标准被分为三六九等,以成绩为基础升级。现行工业文明下的教育成了经济的附庸、国家富强的主要实现途径,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成为工业社会的目标,虽然培养了大量人才,却扼杀了人的天性,实际上是用制造物的方式来培养人。这样的教育模式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3]

在互联网时代,个体价值的存在和群体智慧合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体价值的实现基于个体的兴趣和跟他人进行协作的结果,这是传统大规模学校教育做不到的。互联社群的建立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基于信任的人人交互的关系网络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总之,新工业革命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通过互联网,学校的围墙逐渐被打破,进一步融入社会大教育的环境当中。更多的学校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创新的意义。

产业变革是新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之一,产业变革在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组织形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4]

(二)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变革

新工业革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影响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上。人才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新工业革命给全球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愈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方面,新工业革命需要的教育模式是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教育不只是为了传承知识,而且要回归到“育人”的本质,不断提升生命质量。人们如果还是按照以往固定化、机械化、单线性去培养人的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新工业革命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不相匹配的。新工业革命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以云计算、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为手段,注重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的培养,注重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因材施教,注重知识学习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并重,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注重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的同理心的唤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构建绿色生态的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培养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5]同时,教师的角色也面临重塑,教师职业身份既是人才培养者,也成为自主学习者本身,成才之路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之路。

在人才培养内容和途径方面,新工业革命中教育内容摆脱传统纸质教材教辅的限制,知识获取的途径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而增加,人们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前沿知识,所以说人才培养的内容绝不再是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下狭隘的所谓专业的知识体系。当下,人们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智力之外的道德品质、健康体魄、审美能力、关爱他人等一些人类最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学习的知识也将是更加动态和开放的。在培养途径上打破学校的围墙,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基本架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

在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方面,传统教育模式受制于学校,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甚至产生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刻板印象,造成学校教育负担过重,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人才培养的一元化结构很难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就加大了产学研之间的鸿沟。在整个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也是学校教育一枝独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被严重忽视。新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单凭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是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打破体系和机制的“一元”特性,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生态链。打破学校教育的围墙效应,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办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实现教科研一体化协调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三)传统教育模式蜕变出新的教育生态

人类在三个文明阶段中,把注意力转移到开发大自然上,进而思考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单位从原始社会以家庭为主,到农业社会以民族、国家为主,再到工业社会以一种包括全人类在内的社会秩序取代民族主义。人们形成感情联系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在早期,人们主要和家庭发生关系,随后,感情上的联系逐渐扩大到民族、国家,最后,人们会觉得他们与全人类是密切相关的。现今人们正在经历着更大的改变,意识到与整个生物圈是息息相关的,以至于与人类自身生命的延长和复制息息相关。知识和技术也在经历着同级阶段的演变,教育的变革必然与这种教育系统的演变密切相连。[6]

与传统工业社会里人类对能源的毫无节制的开采与使用不同,新工业革命对能源的需求是绿色的、可持续性的,也就是说,人类正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获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更加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与此同时,传统教育模式也就注入了生态的内涵,新的教育会更加关注生命本身,以及探索如何融入整个生态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将更加倾向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来说,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育系统内部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蜕变。

第一,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当今世界,教育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特点,出现开放式、远程化、在线化等新的组织形式。我们的教育组织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在原有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打造更加多元立体的教育生态网络。

第二,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教育方法和手段经历了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教材、教师、教室)到杜威的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今,我们需要根据新时代对此做新的调整。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探寻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诸如云教育、大数据、在线直播平台的“互联网+教育信息化”优势,让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够融入新工业革命。

第三,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形势下,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逐渐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更加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同时对人的培养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进而让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都能在其中得到生命的升华、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新工业革命下新教育生态的构建绝非一日之功,也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变革,新的教育内涵仍然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得以充实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