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颠覆传统,探索德育的新径

颠覆传统,探索德育的新径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性德育课程又称知识性德育课程,它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知识性德育课程论者认为学生具备了德育知识就能起到德育作用,如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讲得最好的,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但是,完全否定认知性德育课程也未免失之偏颇。知识是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高尚品德不可缺少的基础,认知性德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颠覆传统,探索德育的新径

认知性德育课程又称知识性德育课程,它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如学校开设的公民课、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等德育学科。知识性德育课程论者认为学生具备了德育知识就能起到德育作用,如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认为:“学校在用知识武装新生一代的同时,就形成了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面貌,培养了他们的共产主义行为习惯”。按照这种逻辑,只要通过学习认知性课程,增加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和认知能力,就可以形成学生的德行。

然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等因素,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也不断受到批评。批评者指出这种德育课程中教给学生的仅仅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杜威在其《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区别了两种观念:“道德观念”(moral ideas)和“关于道德观念”(l deas about morality)。所谓“道德观念”是指这种观念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变”,使之“成为品性的一部分”;而“关于道德观念”就是指直接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讲得最好的,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传统的学科教育实际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这种“特定的问答教学”存在一定“空洞说教”的缺点,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现实生活中就不乏满腹经纶而品行败坏的人,学校中各门功课成绩优秀的尖子生中同时又是品行方面的“劣迹生”也并不鲜见。可见,智和德并不能自发地无条件地转化,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习惯之间还有许多中间因素和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即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事实上,以德育为目标的中国儒家教育历来主张身体力行,认为行才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孔子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应“耻于言而过其行”。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至矣”,道德教育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朱熹认为既要理念,又要躬行践履,穷究义理的目的是践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只是我国近几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没能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德育渗透,忽视了德育实践活动。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政治课当作“捞分课”,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失去了这门课的主旨和灵魂。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反而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的兴趣不浓、评价不高。(www.xing528.com)

但是,完全否定认知性德育课程也未免失之偏颇。知识是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高尚品德不可缺少的基础,认知性德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为了使这种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必须作相应的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