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政策效果

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政策效果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开放对于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进入,这又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政策效果

1.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在以《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为主的相关产业创新政策扶持与引导下,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专利申请方面

随着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宣传、推进、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的申请量不断增长,专利质量不断提升。据统计,仅嘉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授权专利达700余项,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如2016年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授权专利785项。

(2)整车产品方面

上汽集团正在加大新一代产品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能力建设,相关技术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荣威9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应用上汽自主开发的插电式强混动力总成系统,实现百公里加速8.9秒、50公里纯电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仅2.2升、排放达到国V排放标准。新一代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在新一代荣威550基础上,取消传统动力总成,采用上汽自主开发的电驱变速箱动力电池系统及1.0 T发动机构成的混联式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三元电芯动力电池系统,具备两级变速、纯电动模式、串联模式、并联模式、纯发动机模式和制动能量回馈模式等多模式功能,实现整车最高车速大于175公里/小时、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低于8.2秒、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综合油耗不高于1.8升、达到国V排放标准。上汽新一代荣威纯电动轿车采用技术先进的三元电芯动力电池系统,实现35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突破了零下10摄氏度自启动的性能试验,最大续航里程接近400公里。

(3)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方面(www.xing528.com)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已具备一定产业化规模,技术能级快速提升。动力电池电芯与系统集成能力提升,如航天电源的电池电芯已形成年产6,000万瓦时产能,积极与上汽、通用东风等整车厂开展配套对接,已成为东风、万象、申沃等企业动力电池供应商。卡耐电池已完成第一期投资3亿元,形成了10,000平方米厂房和年产1亿瓦时产能,能量密度达到163瓦时/千克,已进行批量化生产,产品性能获得用户认可。捷新电池加强系统集成能力,已形成年产3,000套系统产能,满足了上汽、通用、大众等整车企业的开发和量产要求。恒动电池产销近400套动力电池系统并出口欧洲,与东风纯电动环卫车、中通混合动力客车进行了整车合作。上海电驱动的嘉定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产业基地建设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18万台套规模生产线与供货能力。上汽捷能为自主品牌荣威E50纯电动和55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电控系统已全面产业化,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海能汽车电子的嘉定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基地建设已完成,年产值突破亿元。上海极能建成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为上海申沃客车全面配套,已形成年产1,000台套动力总成系统的规模。上燃动力形成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能力,配合上汽优化国家863项目和其他整车厂样车。中科深江为新一代力帆电动轿车开发的控制系统已经为整车产业化进行配套,燃料电池和电动辅助系统等配套能力也已完善。

2.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通过向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发放免费牌照和允许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上海营造了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而拉动了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市场开放对于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新产品,消费者对其价格、性能、使用成本、使用方法等缺乏足够的了解,有些消费者甚至抵制和排斤新能源汽车。通过市场开放政策,不同品牌、不同性能和不同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上海市场。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使用成本和节能减排等优势有了更为充分的把握,他们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增加又导致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优势等信息了解得越来越充分,从而有越来越多的潜在消费者也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进入,这又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2017年,上海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结构,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汽车占比从2016年至2017年由30.9%上升到36.2%,私人领域推广量占比由51.0%上升到62.7%,而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比例超过19.0%。

市场推广成效方面,上海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17年推广上牌约6.1万辆,累计推广达16.6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产值方面,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产值达232.4亿元,同比增长42.6%。同时,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率先起步,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底,上海市充电设施管理平台共接入充换电设施129,986个。其中,私人充电桩82,947个,公共充电桩25,707个,专用充电桩21,332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