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原真性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外原真性理论研究现状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 年出版的《奈良文件》指出“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客观主义者认为原真性是一种由外在的客观标准决定的现实性、精确性、原创性或是真理,客观主义原真性强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

国内外原真性理论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1)原真性

“原真性”是对英文单词“Authenticity”的中文翻译,要理解“原真性”概念,首先要从“Authenticity”一词及其中文翻译着手。在英文辞书的释义中,Authenticity 有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三种含义。国外学者对原真性概念的研究是从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的。最初,原真性概念用来描述博物馆里的艺术展品,之后哲学领域学者便将此词借用到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Trilling,1972)。哲学家瑞其德·翰德勒(Richard Handler)(1986)认为,原真性在哲学领域中是个文化概念,主要研究的是原真的文化体验,他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种体验:未经损坏的(Unspoiled)、原始的(Pristine)、真诚的(Genuine)、未被接触过的(Untouched)、传统的(Traditional)。而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于1964 年提出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中,将“原真性”以概念形式写在文件中,即“真实性”和“完整性”。1994 年出版的《奈良文件》指出“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本文对于原真性的文献综述将主要从旅游原真性领域展开。

(2)旅游原真性

“原真性”进入旅游科学领域,发端于文化遗产界对当时文化和遗产旅游中非原真性(Inauthentic)现象的批评。波斯汀(Boorstin,1961)是将“原真性”概念引入旅游界的第一人。综合世界学者关于旅游原真性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以下4 个流派:

第一,客观主义原真性(Objective Authenticity)。

客观主义者认为原真性是一种由外在的客观标准决定的现实性、精确性、原创性或是真理,客观主义原真性强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持客观主义原真性理论观点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伯斯汀(Boorstin)和麦克康耐尔(MacCannell)。

伯斯汀(Boorstin)认为,旅游者的主观态度比较褊狭,更喜欢目的地提供的非原真性的和商品化的产品,正是这种态度助长了伪事件的发展,因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不可能体验到原真的异地文化,而目的地不断出现的伪事件使得旅游者越来越远离目的地社会原真的现实,大众旅游只能生成伪事件和文化的商品化。麦克康耐尔(MacCannell,1973、1979)系统阐释了“舞台原真性”(Staged Authenticity)。他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生活是非原真的(Inauthentic),他认为现代大多数旅游经历都是体验舞台真实,旅游者寻找原初的、没有被现代化浸染的东西,而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没有这些东西,他们只能在别的时间和别的地点发现它们,结果他们总是失望而归。麦克康耐尔认为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性。

伯斯汀和麦克康耐尔都把原真性看作旅游客体固有的一种特性,并可以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客观主义原真性理论区别于其他原真性理论的最重要标志(Wang,1999)。综合来说,伯斯汀的伪事件与麦克康耐尔的舞台原真性理论简化了原真性的概念,将原真性的判断局限在旅游客体的原初性上,陷入了世界非黑即白的二元论中,基于对客观主义原真性二元论的批判,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开始出现(周亚庆等,2007)。

第二,建构主义原真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

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认为原真性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它是一个主观判断的、相对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布鲁尔(Bruner)、科恩(Cohen)等。

布 鲁 尔(Bruner,1984) 认 为, 原 真 性 至 少 有 四 种 不 同 的 含 义, 即 逼 真(Verisimilitude),对历史逼真的表征,与原作相似,因而看起来真实可信;真正(Genuineness),原真性意味着真正的,对历史精确的、完美的模仿;原初(Originality),原真性意味着原生形态,与复制相反;权威(Authority),指权威或权力、授权、批准并使原真性合法地生效。他认为传统的旅游体验原真性很难解释现代旅游体验的现象,旅游经营者可根据旅游者的期望、想象、偏好、信仰等设计景区与组织活动,以达到原真性效果。科恩(Cohen,1988)用个人可以感知的真假连续统一体来界定原真性,从彻底的原真经过不同程度的原真,到彻底的虚假。他以迪士尼为例,解释了即使有些事物最初是非原真的或人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会变成自然而然的原真。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者寻求的原真性不再是伯斯汀和麦克康耐尔所指的客观主义原真性,而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意义的原真性,是社会建构的结果(Wang,1999)。

第三,后现代主义原真性(Postmodernism Authenticity)。

与客观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对原真性理论的看法不同,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原真性还是非原真性根本就不是问题,后现代主义者在对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认识上,代表着一种比建构主义原真性更激进的观点,他们完全不把非原真(Inauthenticity)当一回事,他们的核心思想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真、假其实没有严格边界,真真假假经常相互替代;现代技术可以使假变得比真还真,假作真时假亦真(Wang,1999)。其中布德瑞德(Baudrillard)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www.xing528.com)

仿真(Simulation)和虚像(Simulacra)是布德瑞德(Baudrillard,1983)思想中的两个主要概念。布德瑞德认为虚像(Simulacra)的发展经历了伪造(Counterfeit)、复制(Copy)、仿真(Simulation)的过程,而现在的世界正是一个仿真构成的世界,它允许没有原作品,没有起源,仿真(Simulation)和虚像(Simulacrum)变得如此真实,甚至比真实还要真实,已达到了一种超真实的境界。但是仿真不是一种实在的真,而是一种虚真,是对实在之真的模仿或模拟,它完全抹杀了真与伪的界限。迪士尼乐园等主题公园被布德瑞德用作说明超真实的例子,他认为迪士尼成功之关键也许在于其想象能力。

后现代主义者摒弃了现代原真性的观念,并对旅游空间中的非原真作了正面的评价。后现代主义者对原真性的颠覆,为存在主义原真性开辟了一条道路,为原真性的解释提供了另一种途径(Wang,1999)。

第四,存在主义原真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存在主义原真性以另一种角度切入,强调以旅游凝视主体的主观体验为关注焦点。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学者王宁。

王宁(1999)将游客的原真性体验分为个体内在原真性(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与人际间原真性(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两个维度,个体内在原真性主要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和自我认同,其通过参加旅游目的地的活动,体验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等来实现;人际间原真性则主要指通过与同行的旅游者相互交流与分享获得的真实感受。在存在主义者观点中,旅游是一个表现自我、塑造自我、寻求自我本真的机会。王宁还提出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原真性包括两种类型,即旅游对象的原真性和旅游主体存在主义原真性,这两种原真性可以共存,不过存在主义原真性在解释旅游主体的体验时更有说服力。另外,还有学者提出存在主义原真性概念并非源于旅游研究领域,它主要与人类存在的意义、幸福的意义、人对自己的意义等话题有关(Carol J. Steiner and Yvette Reisinger,2006)。

表1 旅游研究中的“原真性”理论流派比较

资料来源: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2):1-8.(本文有改动)

2.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旅游界在原真性概念方面的工作,现仍处于对国外旅游界中萌生的各种观念的介绍阶段,主要围绕着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原真性、存在主义原真性等提法(徐嵩龄,2008)。国内早期的“原真性”提法,见于罗哲文等1990 年对于古代建筑的“历史原真性”的论述(张成渝,2010)。刘临安于1997 年首次将“原真性”与“Authenticity”对照起来。李旭东、张金岭(2005)指出对旅游研究而言,“真实性”应是我者与他者、这里与那里、现在与过去、熟悉与陌生、变化与静止、破碎与完整、世俗与神圣等二元概念的逻辑辩证。张朝枝(2008)对原真性概念、遗产保护法规与文献中原真性概念的演变以及旅游研究中的原真性概念演变进行了论述。周常春、刘晓丽、车震宇(2011)通过对民族文化旅游原真性相关文献的整理对原真性理论进行了概念、流派及主要观点等相关论述。

随着国内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旅游学者也从遗产旅游的角度研究旅游原真性。阮仪三、林林(2003)提出原真性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王伟伟、吴成安(2005)指出世界遗产的原真性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旅游开发与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之间的矛盾会在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陈勇(2005)根据遗产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遗产旅游导致的过度商业化损害了遗产的原真性。马晓京(2006)通过对原真性理论相关概念、主要流派及观点的梳理,重点探讨了原真性与商品化、民族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问题。徐嵩龄(2008)讨论了旅游科学的“原真性”概念与遗产科学的渊源,并从旅游价值观偏好层面,对当代旅游科学中主要原真性理论观点进行了评论。张薇、方相林、张晓燕(2009)剖析了遗产地旅游产品原真性开发应体现的4个内涵:历史遗存真实性、文化脉络传承性、地域风格独特性、整体环境和谐性,从原真性与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品牌以及整体环境4 个角度分析了原真性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吸引力的影响作用。刘小艳(2010)在对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具体阐释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原真性问题进行了解读。张成渝(2010)强调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指出我国对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遗产类型、遗产保护案例和旅游原真性四个方面。

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也关注了原真性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民族文化的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社区原真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适应与调整的过程,所以旅游活动中文化的原真性也是一个动态运动过程,景区在开发民俗文化过程中必须把社区的原真文化从原真地搬上舞台,以适应现阶段的旅游需求。但当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时,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后台文化,便能够真正寻找到旅游的真谛,这是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吴忠才,2002)。张朝枝(2008)也认为对“原真性”的理解要分别从客体、主体与介体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客体本身的原真性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与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也不乏主体与介体的作用。也有学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文化原真性的不同追求,比如旅游客体原真性和旅游主体体验原真性(谷慧敏,2011)。孙九霞(2011)通过对黔东南的江邑沙苗寨案例的分析,论述了当地的原真性建构如何被外在的不同能动群体所影响以及外来利益相关者对江邑沙文化的原真性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诉求,对文化原真性的建构也发挥着不同作用。

关于原真性与历史建筑之间关系的研究,卢永毅(2006)回顾了19 世纪至20 世纪早期欧洲历史保护理论中关于历史建筑保护与原真性的重要争论,并试图指出,现代意义的保护观念与实践其实是一种诠释历史建筑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与价值的独特方式。阮仪三、李红艳(2008)通过回顾国际上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思想渐进过程,对照《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的重要文件,诠释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内涵,指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出现的理念和实践误区,探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途径。

原真性理论在饭店领域的研究还较少,仅有少数学者在此领域进行研究。吴敏(2011)从“舞台原真性”角度分析了饭店产品如何进行文化建设,认为饭店就是一个大舞台,“前台”就是饭店提供的各种产品,“后台”就是饭店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当地顾客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和习惯。为了保证并加强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就必须保证后台强大的支撑力、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控制力。曾国军、刘小艳(2011)建构原真性—标准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将饭店集团的扩展方式分为4 类:原真标准化、原真性联盟、标准化连锁和追随市场扩张,得出采用不同扩展方式获得成功的饭店集团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并为饭店集团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规模化扩展提供理论参考。而谷慧敏(2011)通过对特色饭店业态的梳理,提出以原真性理论为指导,在未来的酒店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原真性元素在建设特色复合型饭店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