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2016年粮食大县就业人员总数情况

分析2016年粮食大县就业人员总数情况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粮食大县就业人员总数为403.2

分析2016年粮食大县就业人员总数情况

7.2.3.1 与县域经济发展正相关的因素分析

对县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包括资本投入、工业化、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农业机械化率、城镇化水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工业化水平,最低的是城镇化水平。

1.资本投入

从模型1到模型8表明,代替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投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从模型8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增加0.248,在正向影响的因素中排在第三位。再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16年粮食大县中排名前两位的公主岭市和前郭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2767元和50952元,吉林省县域经济强县桦甸市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56217元,而粮食大县中排名靠后的梨树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8983元,伊通县16447元,但凡较发达的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而落后的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粮食大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较小,仅占全省县域的40.7%,2016年吉林省县域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38130元,只有九台区和前郭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吉林省县域平均水平,其余10县都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最低的县不足吉林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4。在经济发展中,资本的投入有利于基础设施和投融资环境的改善,增加资本的盈利效率,进而在市场的导向下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投资增加效率,效率吸引投资的良性循环。然而目前粮食大县人均固定资产的投资总体水平较低,没有大量的投资,就无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无法更好地改善投融资环境,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进而形成恶性的循环。因此粮食大县应该多渠道多方位地吸引投资,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从而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增加就业。从模型3到模型8,可看出工业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关系,其系数是对县域经济有正向影响关系中最大的,工业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增加0.497。工业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较发达的县,工业化程度越高。2016年前郭人均工业总产值17743元,高于吉林省县域平均水平,粮食大县排名最后的伊通县,人均工业总产值仅为8951元,但是目前粮食大县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总产值占吉林省县域工业总产值40.73%,与吉林省县域平均水平相差8%。粮食大县工业化水平低,所以总体经济比较落后。因此粮食大县应该在县域工业上多做文章,大做文章,依托优势资源以及主导产业的延伸产业,做大做强县域工业,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腾飞。

3.人均粮食占有水平

以往研究中认为粮食产量越多,财政越困难,但是从模型4到模型8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均粮食占有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325,在10个影响因素中排名第2位,人均粮食占有量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0.327%,由此可见粮食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人均粮食占有量与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并不完全是对立关系,有部分粮食大县的财政收入接近全省的平均水平,例如前郭、九台,这两个县工业比较发达,所以笔者认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工业发展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粮食大县在粮食总量、粮食人均占有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所以我们应该依托这一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县域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粮食生产与工业发展双管齐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4.农业机械化率

本文用农业机械化率来初步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从模型4到模型8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率与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在模型8中,系数为0.203,排名第四。农业机械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增加0.201,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农村大量劳动力,同时能促进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5.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表现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业机械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人口的增加刺激对工业品的需求,促进工业的深度发展;促使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进而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从模型6和模型7中可以看到,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影响没有通过t检验,在模型8中刚刚通过t检验,系数为0.169,排在第五位。可以看出粮食大县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促进作用是最弱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增加0.163。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促进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大县人口基数比较大,占全省总人口的34.2%,农村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1.76%,而且粮食大县的城镇化率较低,平均城镇化率23.4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25.82%,其中扶余市最低,城镇化率为16.47%。而且城镇规模比较小,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小,在吸纳农村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等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粮食大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三化统筹,拉动县域经济发展。(www.xing528.com)

7.2.3.2 与县域经济发展负相关因素分析

与县域经济发展有负相关的因素是就业率、人力资本、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其中人力资本因素影响最大,就业率影响最小。

1.劳动力投入

从传统意义上讲,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同时就业率的增加也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会带来高就业。但是从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就业率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从模型1到模型8中,劳动力就业水平没有通过t检验,影响并不显著,就业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下降0.057,而人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影响较大,但是却与传统规律不一致,不仅没有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反而起到抑制作用,是所有负相关因素中,抑制作用最大的。人力资本水平每增加1%,人均GDP下降1.93。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粮食大县农业比较发达,而二三产业比较落后。就业人员中,农村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就业人数增加主要是来自于农村从业人员。2016年粮食大县就业人员总数为403.23万人,农村从业人口为363.92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90.25%。这些人员总体文化水平较低,从事的劳动科技含量比较低,因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性比较小。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反映出粮食大县县域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2016年12个粮食大县财政在教育上支出99.14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18.12%,由于教育支出较低,农民素质低下,在与城镇居民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无法得到更好的工作,就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导致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所以粮食大县应该增加对教育投入,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积累必要的人力资本。

2.农业总体发展水平

从模型4到模型8中可以看到,农业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系数为-0.319,农林牧渔总产值占GDP比重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反而下降0.319。粮食大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2016年粮食大县农林牧渔总产值1618亿元,占全省县域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2.87%,而且农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0.7%,牧业占46.8%,林业渔业发展比较落后,在传统的种植业中,以粮食生产为主,2016年粮食大县粮食播种面积285.1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足10%。粮食大县的农业多数还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农业生产率比较低,因此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越落后,农民收入增加越困难。所以,传统农业必须通过更新升级,推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共同抵御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3.财政支出水平

政府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增长效应和挤出效应。其中财政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对投资性支出产生挤出效应,从模型5到模型8中可看到粮食大县的财政支出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每增加1%,人均GDP的增长率降低1.08。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粮食大县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性支出较少,而消费性支出所占比重过大。粮食大县大都是财政穷县,财政收入不及财政支出的1/3,现有的财政收入根本不够支付财政支出的正常开销,因此没有多余的财力来进行投资建设,这导致了粮食大县的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无法得到改善,致使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不够,二三产业无法得到更好发展,财政来源无法得到保障,导致政府财政状况继续恶化,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不利影响。

7.2.3.3 区位因素影响分析

区位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战后,中心城市理论开始盛行,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外围扩散发展,并对外围城市具有辐射作用,但是根据回归的结果分析,区位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近郊县与远郊县区位对人均GDP增长率影响差别仅为0.01。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长春市的近郊县公主岭市、伊通县、九台市、德惠市和农安县,由于与中心城市长春的公路里程较近,依托长春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汽车制造业的辐射带动,发展玉米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畜产品加工,也形成了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县域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人均GDP、工业产值、社会零售品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指标还远不及吉林省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与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相比差距更大,并且与发达地区粮食主产省的粮食大县的县域经济状况也无法比拟。由此可见长春对周边县市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作为吉林省的中心城市,并没有通过自身的发展而很好地促进和带动其周边县市经济快速的增长。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招商引资,盘活资本,谋求共同发展。

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知,目前粮食大县经济增长主要是来自于资本投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中工业化程度发挥作用最大,而由于农业综合水平、财政支出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区位因素对县域经济影响并不明显,结果表明未来应加大对粮食大县的投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配置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与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县市的合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