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思想中的仁政及其对服装的影响

孟子思想中的仁政及其对服装的影响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亚圣”的孟子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就与孔圣人有所不同,孟子将孔子思想中的“仁”推至极致。孟子的“仁政”之道则明显突出了后者,具有强调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等人文特质。这是对服装自由、服装适体等人道主义精神的权衡与把握,这种追求独立、平等的服装思想是近代服装新思潮的产物,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内含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仁”的苏醒与呐喊。

孟子思想中的仁政及其对服装的影响

孔子而后,儒分为八,此后还有更多的发展和变迁,即通过由孔子所创始的以礼为本质特征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某些因素的侧重,形成不同的儒学流派。作为“亚圣”的孟子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就与孔圣人有所不同,孟子将孔子思想中的“仁”推至极致。孔子的“仁”所涵盖的思想很复杂,它既有强调“克己复礼为仁[3]”、维护礼制的方面,又有突出“泛爱众,而亲仁[4]”这种充满原始人道主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色彩的方面。孟子的“仁政”之道则明显突出了后者,具有强调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等人文特质。[5]

实际上,孟子很少有针对服装展开的直接论述,但他在倡导“仁政”之道时曾提出了“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6]”的社会理想,而之所以要让“老者衣帛”,即让老人穿丝棉质料的衣服,一方面仍然有礼制的因素,因为所谓“礼”就是要分出贵贱、君臣与长幼;但并非完全出于“礼”的要求,而是因为“五十非帛不暖[7]”,年老者畏寒,丝棉服装较粗布麻服而言更细密而耐寒,这是对“仁君”的要求,体现了孟子对服装的实用性和对人的现实需要的肯定。可以说,孟子的“仁”在一定程度上是关心广大黎民百姓的“人”,而且这种关心更为深入、更为真实,正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8]”,“民主”在孟子的思想里至关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独立于“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礼之外的。

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9]”,拥有“不忍人之心”、切实关心百姓生活疾苦是对统治者的必然要求,此外,“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强调这种“善”的道德的先验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同时又强调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拓展人性之善,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10]”,由此形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著名命题,而这些在孟子本人这里并没有离开人的感性心理,且突出的不是为“性本善”的宗教献身,而是倡导主体对身心发展的自我选择。[11]

千百年后,在“理想与今世所谓世界主义、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而陈义之高且过之[12]”的《大同书》中,康有为开篇便以“人有不忍之心”为题,表达出对民众之苦的深切同情,其中涉及“妄定宫室、衣服、车马之禁,若贾人不得乘车、衣丝”等“压制之苦”“饥不得食,夜不得息”等“奴婢之苦”,以及对“不得预公事”“不得为学者”“不得自由”等“妇女之苦”的特别关注。这若干种“苦”的核心其实就是“压制之苦”,即礼的等级制所造成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压制。官人衣丝无碍,若贾人也衣丝便是僭越。是何道理?告诉你是因为“礼”,而“礼”又是出于“天”。这样就既玄乎又无奈了,因为我们一个常人去跟“天”较什么劲?但作为思想先驱的康有为则不然,他非要像堂吉诃德一般去较劲。他手里的宝剑就是他的“大同”思想,若论根源也有孟子“兼爱”的成分。康有为指出:“太平之世,独立自由,衣服瑰异,无损公益,一切听人之所为”,也就是说对于穿衣服这件事,我们不再听礼之所教,而是听人之所为,而人之所为,不正是由“人之心”所控制的么。而后来的历史进程也表明,康有为等思想先驱用“人之所为”、用“人之心”掀翻了笼罩于百姓头顶达上千年的那一片“天”。(www.xing528.com)

康有为对女性的装饰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在其《大同书》的“去形界保独立”一章中,他强调了对于普遍的“穿耳作孔,以挂垂环”的穿耳行为,欧美“束以紧带,缚以丝绷”的束腰行为,以及中国“七尺之布,三寸之鞋,强为折屈以求纤小”的缠足行为等损害人体的服装行为的“不忍”。在缠足行为上,康有为是“目击其苦,心窃哀之”,故积极投身天足运动,实现“仁”的宗旨。孟子曾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13]”,近代中国的服装新观念正是建立在强调爱护、养护身心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有此仁者之心的思想传统,方有“惟当公会礼服,男女皆从同制,不得异色,以归大同[14]”的服装新思想的出现。这是对服装自由、服装适体等人道主义精神的权衡与把握,这种追求独立、平等的服装思想是近代服装新思潮的产物,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内含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仁”的苏醒呐喊

“仁”的觉醒使中国人在近代首场“变服”活动——天足运动中,很快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态度。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缠足行为,强烈抗议缠足这件“残酷不仁的事[15]”,有人质问道:“凡人生子女,没有不爱惜的道理。何以生了女子,就以缠足的苦楚,叫他难受……我不懂做父母的事事痛爱子女,何以于此等事竟忍心虐待?[16]”缠足的不仁不仅在于该行为本身自带的伤害性,还在于施刑者往往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古王之制刑也,为劓、为刵、为刖,将以天僇僇不肖以威天下,仁者犹或讥之,恶其伤天而残人类也”。[17]这种从孔孟时代就播下的“不忍”之心,与近代天足运动、天乳运动等“变服”活动中所倡导的服装不束缚人体正常发育、不妨害人体健全的观念一拍即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此类“变服”活动的展开,并为服装的改良奠定了“善”的基础,使人们在重获服装自由之后和追求服装个性之时,不至于盲目地走向“恨天高”与“紧身胸衣”的极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