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商标保护与人才培养:上海商标发展新目标

加强商标保护与人才培养:上海商标发展新目标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积极发挥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对本市商标发展的引领作用,使上海成为高知名度商标的集聚地。进一步完善商标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常态和长效管理,依法保护各类合法注册的商标,严厉查处生产流通领域的各种制假售假行为。(六)加大商标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打造上海商标人才高地大规模培训企业从事商标工作的专业人员,到2020年培训5万人左右,其中近5年培训2.5万人左右。

加强商标保护与人才培养:上海商标发展新目标

(一) 建立健全商标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商标法治环境

加强上海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工作的地方立法,完善现有法规中与商标工作相关的内容,切实落实现有的商标发展和保护政策。进一步强化商标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各区县及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促进商标发展和保护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不断优化商标工作的法治环境。

(二)促进商标数量增长、结构改善,与上海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相适应

注册商标数量保持稳步增长,尤其要努力提高服务领域标的注册量,调整完善商标的结构。到2015年,上海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30万件左右,其中服务商标注册量占三分之一左右。到2020年,力争上海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40万件左右,其中服务商标注册量占50%左右。

(三)大力提升商标内在质量,实现商标从量到质的突破

鼓励企业在依法注册和培育商标的同时,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于提高商标的使用率,大力开发利用商标的内在价值,有效提升商标的信誉、知名度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发挥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对本市商标发展的引领作用,使上海成为高知名度商标的集聚地。到2015年,上海市著名商标数量达到1 500件左右,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达到150件左右。到2020年,上海市著名商标数量达到2 000件左右,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达到200件左右,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标。

(四)全力加强商标保护工作,维护上海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强化商标保护制度建设,构建以企业诚信自律为主体、行政和司法保护相结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监督的商标保护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大力倡导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商标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常态和长效管理,依法保护各类合法注册的商标,严厉查处生产流通领域的各种制假售假行为。经过一段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大中型企业和主要商业街基本杜绝制假售假行为,在服饰和小商品市场内规模性的售假情况明显得到有效遏制,努力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www.xing528.com)

(五)加快建设商标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上海成为全国商标运作中心

2015年前,建成以“商标运作”为核心,功能齐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商标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合理布局、有效覆盖和优质服务,有计划、分阶段建立完善集商标代理、咨询、评估、交易和法律服务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商标服务体系,进一步集聚商标、集聚产业,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商标运作中心、交易中心和服务中心。

(六)加大商标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打造上海商标人才高地

大规模培训企业从事商标工作的专业人员,到2020年培训5万人左右,其中近5年培训2.5万人左右。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商标专业人才,到2020年,力争培养和引进熟练掌握国内外商标法律法规与实务技能的高层次商标专业人才500名左右,其中近5年培养和引进200名左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商标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

(七)不断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营造尊重和保护商标的社会氛围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相关部门的工作合力,加大对商标发展和保护的支持和服务力度。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商标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商标发展和保护的基础性作用,树立“培育商标就是培育市场、自主创新、改善经营、发展生产力”的理念,鼓励企业以商标为纽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升商标的信誉、附加值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发挥其沟通协调、信息咨询、维权服务、业务培训等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善于运用各种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尊重和保护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意识,努力形成有利于商标发展和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