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俑: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陶俑: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在陶塑方面重大的变化就是开始出现了陶俑。在历代古墓中发掘的大量陶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主流的作品,它们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雕塑方面最重要的内容。秦代的陶塑以兵马俑最具代表性,其形象高大,规模宏伟。这些陶塑虽不及秦俑形制高大,但却形态真实,栩栩如生,富于生活情趣。隋代陶塑艺术分为人物俑和动物塑像两大类。

陶俑: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陶器中的雕塑品,是有特殊用途的陶质文物。陶塑艺术历史相当久远,甚至可能和陶器的最初发明有直接的关系。它已有上万年的历史。陶塑作品,远在原始时期就出现,而且数量很多,其艺术和文化价值十分重要。

陶塑的历史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中最完整、最有分量、最基础性的部分。陶塑分为原始陶塑、陶俑、模型陶器、陈设陶塑,而其中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大概要数原始陶塑和陶俑了。

原始陶塑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史前陶塑品,但又不限于原始社会。原始陶塑出现的直接的目的也可能不是单一的。因为这些造型,有的象是崇拜物,有的是图腾,有些则是巫术中的道具。它可能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关系,也可能与原始崇拜相关,如动物崇拜、性崇拜和生殖崇拜,有些也可能表现了原始人的一种即兴的创作,反映了人力图“再现”人自身和外界事物的冲动,表现了人企图把握世界的最初的努力,这与原始岩画的功能可能是相近的。如1982年辽宁咯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原始宗教遗址出土的两件立像泥质红陶裸体孕妇像有五千年历史,被考古学者认为与欧洲和西亚的史前孕妇雕塑比较接近,有的学者认为是生殖崇拜的反映,或说是丰产巫术的遗留。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附属于器皿上的装饰性雕塑,明显地反映出我国先民在陶器雕塑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因素和审美追求。比如1974年采集于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六坪台的裸体人像壶,就有着丰富的可供探讨的意蕴。这个人像壶用细泥红陶制成,“形状为唇微外敞,腹部稍鼓,腹下部有双耳。颈肩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颈部略歪,正面塑人头像,余为曲折线。腹部两耳上方绘大圆圈纹,其间填以网纹。前后施以蛙纹。唯正面略中部蛙纹略去,在空档处浮塑彩绘人体像。此人体像是男、女性的复合体。人像的胸前有一双男性乳头,另外,在两边还有一对丰满的女性乳房(乳房用黑彩绘成),人像的腹部既有男性生殖器,又有女性生殖器。”[2]据分析,此裸体人像具有象征男女同体的含义,体现了性崇拜的意味和性观念。1973年出土于甘肃省秦安县邵店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的“人首口瓶”,“瓶的器口做成圆雕的人头像,人头的形象塑造得细致生动,尤其是头发的发式刻划得十分细腻,头左右和后部皆被发覆盖。前额上垂着一排整齐的短发。鼻呈蒜头形,眼和鼻都雕空成洞孔,因而显得目光深邃,并且鼻翼有生气地鼓起。呈现勇敢而坚毅的神情。嘴微微张着,似正在言语,人像的神气为之倍增。两耳皆有一小孔。顶部还有一圆孔,当有一定的实用意义。这件瓶口雕塑运用了不同的雕塑手法,头发和嘴是雕刻而成的,而鼻子、额和脸部是塑成的。脸部的五官位置安排得均匀恰当,能够大致地表现出头像的体、面的区分转折关系”。[3]这种陶塑,显然除了实用性之外,有着其他的目的和追求。

无论如何,陶塑作为最先的立体的艺术造型,它的创造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而这种目的具体性我们未必能正确的“破译”,它们或许永远是个谜。然而,正是这种谜也最生动直观地体现着原始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为我们留下了探讨人类文明脚步的见证。

我国社会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之后。陶塑的发展也具有了新的特点,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时代特点和文化意义。到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各个时代,陶塑均有制作,其中多数是各种动物形象,也有少数人物形象。春秋战国时期在陶塑方面重大的变化就是开始出现了陶俑。

关于陶俑中的“俑”,应该说是一个特定的术语。“俑”就是替代人入葬的。它必须是人的形象,必须是在墓葬中存在的,否则就不能称为俑。考古发现所知最早的俑像见于春秋战国之交的文化遗存中。陶俑的出现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在历代古墓中发掘的大量陶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主流的作品,它们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雕塑方面最重要的内容。这些陶俑因为是以人物为主题内容的,所以它们就更为直接形象地再现着中国古代的人的生活面貌和社会风貌。其中如秦兵马俑那样的伟大作品,则具有史诗般的艺术价值。秦代的陶塑以兵马俑最具代表性,其形象高大,规模宏伟。它体现出中央集权的武力和威风,再现了统一六国的秦军的锐气,可以说它在客观上是纪念碑式的群塑。汉代陶塑艺术题材有了进一步扩大,大致有三类:一是人物,二是动物,三是建筑。其中人物形象丰富,有农夫、厨师、打杂、歌舞、奏乐、杂技、说唱等人众。这些陶塑虽不及秦俑形制高大,但却形态真实,栩栩如生,富于生活情趣。其中最为生动传神的莫过于四川省成都东汉墓中出土的“说书俑”。这个陶俑坦胸露腹,左手抱鼓,右手握鼓棒,张口露齿,笑容可掬,此时也许说书正说到得意之处,头部缩在高耸的双肩之中,右脚前翘,眉飞色舞,传神地表现了一个有趣的情节。江苏徐州汉墓中出土的兵马俑,形制略小于秦俑坑出土的兵马俑,也是成排的埋在墓内,其造型也很精湛,为继秦陵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东汉陶俑在创作上大胆而活泼清新,三国的陶俑在内容上,出现了庄园部族武装的各种形象,体现了豪强地主经济之下的社会面影,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现象更盛,武士俑、铠甲俑、甲骑俑、骑俑等纷纷出现。隋代陶塑艺术分为人物俑和动物塑像两大类。唐代的陶俑塑造在内容上出现了贵妇,大家闺秀,文武百官,以及大量的异域人物形象,表现了中西交流与商业的国际性。宋代陶俑新出现了生肖俑、戏曲人物俑等,俑像较庄重,一般都比较小。金代陶俑与宋代相似,尤盛杂剧俑,俑像显得比较生动活泼。(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陶俑具有特殊的文化研究的价值,比如在江苏涟水县三里敦西汉墓的出土陶俑中,发现一组由一男三女裸体环抱交欢的戏俑。其性交动作十分明显,造型也优美生动。[4]汉代是女乐和俳优舞剧发达的时代,也是陶俑艺术发达的时代,从著名的四川出土说书俑到江苏出土的性交俑,不仅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而且体现着不同于“正统”文化的精神。

在描述了陶塑的风貌之后,我们有必要特别强调世界奇观——秦兵马俑的意义。

公元1974年,在陕西灵潼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1976年进行了再次发掘,之后,有计划地分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仅已发掘的一、二、三号秦俑坑来说,其规模巨大,就令人惊叹,可以说它是秦代俑葬制度的典型表现,也是秦始皇地上王国在地下的再现。其中一号坑深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0米,面积达13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马六千余件。二、三号墓坑出土陶俑一千余件。

秦兵马俑,以数量众多、形象硕大、造型技艺高超而震惊世界。武士俑平均高度为1.8米,面目神态各异,具有个性。像这样体形高大逼真、数量众多的武士俑和陶马,不仅是空前的,而且很可能是绝后的,如果没有高超的造型技巧和烧造技术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的。兵马俑的制作,头、躯干、腿等分别采用模制法做成,在泥坯未干时粘结在一起。所以说,秦兵马俑的烧成,是中国陶瓷工业史上的空前壮举,它标志着秦代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

秦兵马俑更为重大的价值或许还在于它以特殊的方式再现出秦朝的时代面影和文化精神。在巨大的陶俑坑内,武士俑排列为三列横队作为前锋部队,强大的后续部队则由三十路纵队和几千个铠甲俑簇拥着战车而组成,面向东方,似乎在浩浩荡荡地行进着。整个军阵严整统一,气势磅礴,造成一种肃穆威严的氛围,充分展现秦始皇当年“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统一中国雄伟壮观的情景。

从秦兵马俑中,还十分强烈地反应出这个时代的社会制度、礼仪风俗和人生观念,如秦王朝的雄心与气势,秦始皇的暴戾和贪欲,以及由陶俑代替人殉的丧葬仪式的变化等等。而兵马俑所体现出的艺术创造精神和雕塑水平,更是令世人震惊,成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