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的20多年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燃料适用性广及污染物排放量低的特点,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但在中小型燃煤设备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正在向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迈进。我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比较早。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大型化。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流化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化工领域。1921年12月,德国的FrizWinkler发明并成功投运了流化床。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20世纪60 年代,德国Lurgi公司投运了Lurgi/VAW 反应器,标志着循环流化床正式进入工业应用阶段。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8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推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德国Lurgi公司首先取得了循环流化床装置的专利,并研究开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标志着作为煤燃烧设备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式诞生。

随后的20多年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燃料适用性广及污染物排放量低的特点,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炉型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笨重易损的热旋风筒,进步到90年代初的精巧耐用的气冷旋风筒,到90年代中开发出的冷却式方型分离紧凑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克服了气冷旋风筒的生产成本问题,并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最终回归到传统锅炉的简洁布置开创了道路。同时,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但在中小型燃煤设备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正在向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迈进。1995年11月,采用Lurgi循环流化床工艺,由法国通用电气阿尔斯通斯坦因工业公司设计制造的法国普罗旺斯电站250WM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投入运行成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循环流化床锅炉迈向大型化。目前,阿尔斯通公司、福斯特惠勒公司等主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商都在进行300~350MW 等级的产品开发工作,并开始了更大容量 (400~600MW),甚至超临界压力参数的超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前期产品开发工作[18]

我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比较早。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发展鼓泡流化床技术。从1965年清华大学协助茂名石油公司设计试制首台燃烧油页岩的流化床锅炉起,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国家科委下达了“煤的流化床燃烧技术研究”课题,标志着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正式启动。在第一届全国循环流化床技术研讨会后,全国各主要大学和科研院所全面开展了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学院、西南热工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发电设备研究院等。

从1989年底开始,第一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中小型电站投入运行:1989年11月,山东明水电厂投运了首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与济南锅炉厂联合开发);1990年,四川和内蒙古分别投运了一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993年,陕西兴能有限公司在陕西白水投运一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锅炉厂合作开发);1994 年10 月,大化热电厂投运两台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 (哈尔滨锅炉厂引入技术生产);1997年,宁波中华纸业投产两台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东方锅炉厂引入技术生产)[11];1997年10月,杭州协联热电投运一台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 (哈尔滨锅炉厂引入技术生产)[14]。(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三大锅炉制造商 (东方锅炉厂、哈尔滨锅炉厂、上海锅炉厂)通过技术引进或技贸结合,拥有了135MW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制造能力,并有多台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全国范围内投运 (如山西神东保德循环流化床电厂等)。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大型化。2003年5月开始动工的四川白马300MW 循环流化床示范工程已经投入运行[12]。另外,云南红河和河北秦皇岛也分别有两台300MW 循环流化床电厂投入运行。2008年10月,世界首个60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投资协议签订,该电厂目前已正常发电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