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AutoCAD三维建模实战技巧

AutoCAD三维建模实战技巧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utoCAD中的三维坐标系有世界坐标系和用户坐标系两种形式。可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中任何位置定位和定向UCS,也可随时定义、保存和复用多个UCS,这为AutoCAD三维绘图时点的定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中,用户可通过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对象。

AutoCAD三维建模实战技巧

1.AutoCAD三维坐标系

要在AutoCAD下建立和修改三维模型首先需要对AutoCAD的三维坐标的定义有所了解。AutoCAD三维坐标系采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是在二维笛卡尔坐标系的基础上增加第三维(即Z轴)而形成的。在三维坐标系中,Z轴的正轴方向是根据右手定则确定的。右手定则也决定三维空间中任一坐标轴的正旋转方向。

要辨别X、Y和Z轴的正轴方向,只需在默认顶视图的前提下将右手背对着屏幕放置,拇指即指向X轴的正方向,伸出食指和中指,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中指所指示的方向即是Z轴的正方向。各坐标轴的正旋转方向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AutoCAD中的三维坐标系有世界坐标系(WCS)和用户坐标系(UCS)两种形式。世界坐标系是其他三维坐标系的基础,不能对其重新定义。用户坐标系为坐标输入、操作平面和观察提供一种可变动的坐标系,定义一个用户坐标系即改变原点(0,0,0)的位置以及XY平面和Z轴的方向。可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中任何位置定位和定向UCS,也可随时定义、保存和复用多个UCS,这为AutoCAD三维绘图时点的定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设置AutoCAD三维视图

(1)设置图形的查看方向。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中,用户可通过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对象。用于设置查看方向的命令调用方式如下:

菜单:【View(视图)】→【3D Views(三维视图)】→【Viewpoint Presets…(视点预置)】

命令行

Command:ddvpoint(或别名vp)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将弹出如图2-2所示的Viewpoint Presets(视点预置)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用户可在From X Axis编辑框中设置观察角度在XY平面上与X轴的夹角,在XY Plane编辑框中设置观察角度与XY平面的夹角,通过这两个夹角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于当前坐标系(WCS或UCS)的特定三维视图。

如果用户单击Set to Plan View按钮,则产生相对于当前坐标系的平面视图(即在XY平面上与X轴夹角为270°,与XY平面夹角为90°)。

图2-2 视点预置对话框

(2)设置图形三维直观图的查看方向。现在使用另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来设置查看方向,vpoint命令可以将观察者置于一个位置上观察图形,就好像从空间中的一个指定点向原点(0,0,0)方向观察。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View(视图)】→【3D Views(三维视图)】→【Viewpoint(视点)】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将显示当前视点位置,提示用户选择:

用户可直接指定视点坐标,则系统将观察者置于该视点位置上向原点(0,0,0)方向观察图形。

如果用户选择Rotate(旋转)选项,则需要分别指定观察视线在XY平面中与X轴的夹角和观察视线与XY平面的夹角,该选项的作用与ddvpoint命令相同。

如果用户选择display compass and tripod(显示坐标球和三轴架),则屏幕上将显示如图2-3所示的坐标球和三轴架。用户可使用它们来动态地定义视口中的观察方向。坐标球表示为一个展平了的地球,指南针的中心点表示北极(0,0,1),内环表示赤道(n,n,0),外环表示南极(0,0,-1)。可使用定点设备将十字光标移动到球体的任意位置上,该位置决定了相对于XY平面的视角。点击的位置与中心点的关系决定Z角。当移动光标时,三轴架根据指南针指示的观察方向旋转。如果要选择一个观察方向,请将定点设备移动到球体的一个位置上,然后单击左键确定。

(3)设置平面视图。由于平面视图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视图,因此,Auto-CAD提供了快速设置平面视图的命令,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View(视图)】→【3D Views(三维视图)】→【Plan View(平面视图)】→子菜单

命令行:

图2-3 坐标球和三轴架

执行命令后系统提示如下:

其中各选项意义如下:

1)Current ucs。设置为当前UCS中的平面视图。

2)Ucs。指定已保存的UCS,并设置为该UCS中的平面视图。

3)World。设置为WCS中的平面视图。

(4)设置正交视图与等轴测视图。由于三维模型视图中正交视图和等轴测视图使用较为普遍,因此AutoCAD提供了如下几种设置方法。

工具栏:View(视图)

菜单:【View(视图)】→【3D Views(三维视图)】→子菜单

命令行:

在命令行调用view命令后,弹出View(视图)对话框,在Orthographic&Isometric Views(正交和等轴测视图)选项卡的列表中显示了所有的正交视图和等轴测视图,如图2-4所示。

图2-4 AutoCAD三维视图对话框

用户可在列表中选择一个视图,并单击Set Current按钮来恢复选定的正交视图或等轴测视图。

在Relative to(相对于)下拉列表中显示了WCS和当前图形中的所有已命名UCS,用户可以指定某个坐标系来恢复正交视图或等轴测视图,缺省值为WCS。

Restore orthographic UCS with View(恢复正交UCS和视图):当用户构成当前视图时,将恢复关联的UCS。

(5)三维动态观察器。三维动态观察器3DOrbit命令使用户能够通过单击和拖动定点设备来控制三维对象的视图。在启动命令之前可以查看整个图形,或者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查看整个图形可能会降低图形显示效果。使用三维动态观察器的方法为:

菜单:【View(视图)】→【3D Orbit(三维动态观察器)】

命令行:

命令执行后当前视口中激活三维视图,如果用户坐标系(UCS)图标为开,那么表示当前UCS的着色三维UCS图标显示在三维动态观察器视图中。3D Orbit命令处于活动状态时无法编辑对象,从绘图区域的快捷菜单(在绘图区域单击右键)或“三维动态观察器”工具栏中的选择按钮,可以访问附加3D Orbit选项。

3.AutoCAD三维绘图

AutoCAD的三维绘图功能非常强大,它对采用面模型和体模型两种方式描述三维几何对象,图2-5所示为其三维绘图工具栏。AutoCAD的三维建模过程实际上是“点→线→面→体”的逐级生成过程,下面介绍AutoCAD的常用三维绘图命令和三维建模方法。

图2-5 AutoCAD三维绘图工具栏

(1)三维空间点的确定。可以使用空间点的三维坐标值来精确地确定一个三维点,但是在绘图过程中大多数点坐标的具体值不易直接得到,因此,往往通过设置当前高度(Elev)、利用目标捕捉(Snap)和使用点过滤器(Point Filters)等方法来确定三维点。

1)设置当前高度。如果用户在指定某点时没有提供其Z坐标,则Auto-CAD将自动指定其Z坐标为缺省值,即当前高度。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当前高度的方法来改变缺省的Z坐标值。

该命令的调用格式为: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分别指定缺省的高度和厚度:

系统将把用户指定的高度值作为缺省的Z坐标值。

2)利用目标捕捉。用户可利用目标捕捉的办法来确定一个三维点。此时,无论当前高度为多少,AutoCAD将使用被捕捉点的X、Y、Z坐标值。在三维视图中使用目标捕捉时,应避免多个目标捕捉点重合的视图。如捕捉圆柱体顶面或底面的中心点时,不要使用与其平行的平面视图,因为在该视图上,圆柱体顶面和底面的中心点是重合的。此外,两个对象在空间上不相交而在当前视图平面上其投影相交时,则可使用外观交点捕捉模式来捕捉两者的外观交点。

3)使用点过滤器。AutoCAD系统提供了点过滤器,用于从不同的点提取独立的X、Y和Z坐标值及其组合。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通过已知点来确定未知点。使用点过滤器的方法为:

a.快捷菜单:按Shift键同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其中的Point Filters(点过滤器)项的子菜单,如图2-6所示。

图2-6 点过滤器子菜单

b.命令行及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用户在确定某个三维点时,可先使用.XY过滤器来确定某点的X、Y坐标值,然后输入Z坐标值或使用.Z过滤器来得到该点的Z坐标值,从而得到了一个新的三维点。

(2)创建三维多段线。三维多段线是三维空间中由直线段组成的多段线。创建三维多段线与二维多段线类似,区别在于三维多段线的节点为三维点,且三维多段线的宽度不可变。

调用该命令的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3D Polyline(三维多段线)】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提示用户指定三维多段线的起点:

然后分别指定其他各个端点:

用户也可以选择Undo(放弃)项取消最后绘制的一段线,并从前一节点开始重新绘制;或选择Close(闭合)选项将最后一个节点与起点连接起来,形成闭合的三维多段线并结束命令。

(3)创建三维面。三维面可以是三维空间中的任意位置上的三边或四边表面,形成三维面的每个顶点都是三维点。

调用该命令的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Surfaces(曲面)】→【3D Face(三维面)】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提示用户指定三维面的第1~3点:

如果用户在指定某点之前选择了Invisible(不可见)项,则该点与下一点之间的连线将不可见。

如果用户在指定第3点时选择exit(退出)项,则结束该命令,否则将提示用户指定第4点:

系统将根据用户指定的4个点创建一个三维面对象。需要说明的是,这4个点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生成的三维面并不一定是平面。

接下来系统交替提示用户指定第3点、第4点,依次连续地生成多个三维面对象。

如果用户在指定第4点时,选择create three-sided face(创建三侧面)选项,则系统将根据前三点来生成一个三维面。

(4)三维曲面对象。AutoCAD还可以创建三维曲面对象,例如:长方体表面(Box)、圆锥体表面(Cone)、下半球面(Dish)、上半球面(Dome)、三维网格(3D Mesh)、棱锥面(Pyramid)、球面(Sphere)、圆环面(Torus)和楔体表面(Wedge),同时也可以创建旋转曲面网格(REVSURF)、创建直纹曲面网格(RULESURF)和创建平移曲面网格(TABSURF)。这些对象表面上看跟后面将要介绍的一些三维实体对象相似,但它们并不包含体积、质心转动惯量等信息,也不能相互进行几何布尔运算,三维曲面对象实际上是多个三维面按特定拓扑关系的空间集合,利用3D Mesh对象可以简单实现规则区域地形的快速建模,而其他三维曲面对象在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建模时极少使用,其具体操作方法本书不作详细介绍,这里只介绍三维网格命令3DMesh的使用方法。

三维网格命令3D Mesh用矩阵来定义一个多边形网格,该矩阵大小由M向和N向网格数所决定,如图2-7所示。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图2-7 3D Mesh命令M、N方向定义

菜单:【Draw(绘图)】→【Surfaces(曲面)】→【3D Mesh(三维网格)】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提示用户指定向和向的网格数:

然后提示用户依次指定网格的所有顶点:

各顶点的排列顺序如下:

三维网格通常在M和N两个方向上都是开放的,可以通过pedit命令闭合此网格。在本书第四章相关内容将介绍一种基于3D Mesh和VBA二次开发的数字地面模型(DTM)简单实现方法。

(5)创建三维实体。AutoCAD中基本的三维实体对象包括:长方体(Box)、球体(Sphere)、圆柱体(Cylinder)、圆锥体(Cone)、楔形体(Wedge)和圆环体(Torus)。另外,可以使用拉伸实体(Extrude)和旋转实体(Revolve)的方法将一个二维面域(Region)或三维面(3DFace)变成三维实体。对于水工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大多是利用CAD二维设计图的建筑物轮廓通过拉伸和旋转操作建立的,下面介绍拉伸实体命令和旋转实体命令的操作方法。

1)生成拉伸实体。使用拉伸实体命令Extrude的前提是当前绘图中必须包含面域对象(Region)或三维面对象(3DFace),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Solids(实体)】→【Extrude(拉伸)】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提示实体显示控制变量ISOLINES的值,并提示用户选择需要拉伸的对象:

实体上每个曲面以分格线的形式表述。变量ISOLINES用来定义分格线数目,有效值为0~2047,初始值为4。分格线数值越大,实体越易于观察,但是等待显示时间加长。可通过ISOLINES命令更改。

拉伸实体的方式有两种:按指定高度拉伸或者按路径拉伸。其中,路径可以是多段线(Polyline)或样条曲线(Spline)。

需要注意的是,在AutoCAD 2000/2002和AutoCAD 2004(及后续版本)中使用Extrude命令的结果是有区别的:AutoCAD 2000/2002下使用Extrude命令建立的三维实体的新生成顶(底)面是垂直于拉伸路径末段的平面,而AutoCAD 2004(及后续版本)下新生成顶(底)面只是原面的平移面,如图2-8所示。

图2-8 AutoCAD不同版本Extrude命令执行结果对比

2)生成旋转实体。可以应用旋转实体命令Revolve的对象包括二维闭合曲线、面域(Region)或三维面(3DFace),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Solids(实体)】→【Revolve(旋转)】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同样提示系统变量ISOLINES的值,并提示用户选择建立旋转体的对象:

旋转实体的生成方式包括:按坐标轴旋转或者按特定目标旋转,目标多维与旋转对象共面的直线段。

(6)编辑三维实体。三维实体编辑命令包括:实体编辑(Solids Editing)、圆角(Fillet)、剖切(Slice)、倒角(Chamfer)、截面(Section)等。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创建组合实体的布尔运算操作:差集(Subtract)、并集(Union)、交集(Intersect)以及检查干涉(Interference)。在AutoCAD中通过对三维实体对象进行布尔运算等三维编辑操作,可以方便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

1)实体编辑。在AutoCAD中,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实体编辑命令,可对三维实体的边、面和体分别进行修改。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Solids Editing(实体编辑)

菜单:【Modify(修改)】→【Solids Editing(实体编辑)】→子菜单

命令行:

在命令行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如下:

用户可分别选择Face(面)、Edge(边)和Body(体)进行编辑。当用户选择Face(面)选项后,系统进一步提示如下:

其中各项的具体作用为:

a.Extrude(拉伸)。将选定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实体对象的面拉伸到指定的高度,或沿指定的路径拉伸。

b.Move(移动)。将选定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实体对象的面沿指定的高度或距离移动。

c.Rotate(旋转)。绕指定的轴旋转一个或多个面或实体的某些部分。

d.Offset(偏移)。按指定的距离或通过指定的点均匀地偏移面。正值增大实体尺寸或体积,负值减小实体尺寸或体积。

e.Taper(倾斜)。按一个角度倾斜面。倾斜角度的旋转方向由选择基点和第2点(沿选定矢量)的顺序决定。

f.Color(颜色)。修改面的颜色。

当用户选择Body(体)选项后,系统进一步提示如下:

其中各项的具体作用为:

a.Imprint(压印)。在选定的对象上压印一个对象。但被压印的对象必须与选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面相交。压印操作仅限于下列对象:圆弧、圆、直线、二维和三维多段线、椭圆、样条曲线、面域、体及三维实体。

b.Separate Solids(分割实体)。用不相连的体将一个三维实体对象分割为几个独立的三维实体对象。

c.Shell(抽壳)。抽壳使用指定的厚度创建一个空的薄层。可以为所有面指定一个固定的薄层厚度。选择面可将这些面排除在壳外。一个三维实体只能有一个壳。AutoCAD通过将现有的面偏移出原始位置来创建新面。

d.Clean(清除)。删除共享边以及那些在边或顶点具有相同表面或曲线定义的顶点。删除所有多余的边和顶点、压印的以及不使用的几何图形。

e.Check(检查)。校验三维实体对象是否为有效的ACIS实体。

2)圆角。Fillet可为三维实体的边加圆角,也可以使用一段指定半径的圆弧为两段圆弧、圆、椭圆弧、直线、多段线、射线、样条曲线或构造线的边加圆角。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编辑)】→【Fillet(圆角)】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显示变量Mode和Radius的当前设置值,并提示选择对象:

如果选择了三维实体,则可以选择多条边,但必须分别选择这些边。如果选择了三条边或更多条边,它们汇聚于一点构成长方体的一个角点,那么,当三个圆角的半径相同时,AutoCAD将计算出一个属于球体的顶点合成。确定选择后提示输入圆角半径,然后继续进行上一步的选择方式切换和圆角半径设置。选择方式的区别如下:

a.边链(Chain)。选中一条边也就选中了一系列相切的边。例如,如果选中了一个三维实体长方体顶部的一条边,那么顶部上所有相切的边都被选中。

b.边(Edge)。切换到单边选择模式。

3)剖切。Slice命令可以用平面剖切一组实体,用户可以选择保留剖切实体的所有部分,或者保留指定的部分。剖切实体保留原实体的图层和颜色特性。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Solids(实体)】→【Slice(剖切)】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首先提示选择所要剖切的对象,然后是选择剖切方式(默认是三点方式),提示信息如下:

剖切平面的定义方法如下:

a.Object(对象)。可选取圆、椭圆、圆或椭圆弧、二维样条曲线及二维多段线等对象所在的平面作为截面平面。

b.Zaxis(Z轴)。可通过指定截面平面上的一点,以及指定该平面法线(Z轴)的另一点来定义截面平面。

c.View(视图)。可通过指定一点,以通过该点且与当前视口的视图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截面平面。

d.XY。可通过指定一点,以通过该点且与当前UCS的XY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截面平面。

e.YZ。可通过指定一点,以通过该点且与当前UCS的YZ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截面平面。

f.ZX。可通过指定一点,以通过该点且与当前UCS的ZX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截面平面。

g.3points(三点)。可指定截面平面的三点来定义该截面平面。

4)倒角。与Fillet命令类似,用户也可以使用Chamfer命令给实体的棱边加上倒角。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编辑)】→【Chamfer(倒角)】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在系统提示下选择实体的棱边:

然后系统提示选择基准面:

确定基准面后,用户可分别指定倒角在基准面上的距离和倒角在另一平面上的距离:

最后用户选择需进行倒角的边或环边。进行倒角的边或环边都应位于基准表面上。

5)创建截面。用户可以使用Section命令来创建指定实体的某个面域形式的截面,选择多个实体将为每个实体创建独立的面域。与Slice命令类似,创建实体截面的平面是由指定的三点定义的,也可以通过其他对象、当前视图、Z轴或XY、YZ和ZX平面定义来定义截面平面。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Solids(实体)】→【Section(截面)】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提示用户选择实体对象,然后提示如下:

其中定义截面平面的方法与Slice命令相同。

6)差集。差集(Subtract)用于从一组面域减去另一组面域,或从一组实体中减去另一组实体来创建复合面域或实体。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编辑)】→【Solids Editing(实体编辑)】→【Subtract(差集)】(www.xing528.com)

命令行:

Command:subtract(或别名su)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减去面积或体积的面域或实体,然后提示选择要从第一个选择集内减去的面域或实体。选择集可以包含任意多个位于不同平面中的面域或实体。AutoCAD把这些选择集分成单独连接的子集,实体组合在第一个子集中。第一个选定的面域和所有后续共面面域组合在第二个子集中。下一个不与第一个面域共面的面域以及所有后续共面面域组合在第三个子集中,依此类推,直到所有面域都属于某个子集。

7)并集。并集(Union)用于将选定的面域或实体结合起来,组合面域是两个或多个现有面域的全部区域合并起来形成的。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修改)】→【Solids Editing(实体编辑)】→【Union(并集)】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面域或实体对象,选择集可以包含任意多个位于不同平面中的面域或实体。组合实体是两个或多个现有实体的全部体积合并起来形成的,可合并无共同面积或体积的面域或实体。

8)交集。交集(Intersect)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现有面域的重叠面积和两个或多个现有实体的公用部分。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编辑)】→【Solids Editing(实体编辑)】→【Intersect(交集)】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面域或实体对象,用户可以选择任意平面上任意数目的面域和实体,选择集将被分割成分别相交的子集,并在每个子集中测试相交部分。第一个子集包含选择集中的所有实体。第二个子集包含第一个选定的面域和所有后续共面的面域。第三个子集包含下一个与第一个面域不共面的面域和所有后续共面面域,如此直到所有的面域分属各个子集为止。

9)检查干涉。检查干涉(Interference)可以找出两个或多个三维实体的干涉区,并用公用部分创建三维组合实体。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Draw(绘图)】→【Solids(实体)】→【Interference(干涉)】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分别提示用户选择第一组实体对象和第二组实体对象:

选择结束后,系统将检查实体对象之间的干涉,并将所有重叠的三维实体亮显。如果用户只定义了一组实体,则该组中所有实体都相互检查干涉;如果定义了两组实体,则第一组中的实体与第二组中的实体相互检查干涉。检查结束后,系统将显示干涉的三维实体数目和干涉的实体对数目,并提示是否要创建干涉实体:

如果有多个干涉的实体对,系统提示是否亮显干涉实体对:

如果用户选择Yes选项,则可提示用户在不同的干涉实体对之间相互切换:

10)分解实体。使用Explode命令可进行三维实体对象分解,其中平面型表面分解成面域(Region),非平面型表面分解成体(Body)。分解后的面域和体还可以使用Explode命令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其中面域分解为直线、圆弧或样条曲线,体分解为曲面、面域或曲线。

(7)对象的三维操作。

1)三维阵列命令。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内,用户可以使用三维阵列命令来创建指定对象的三维阵列。同二维阵列命令一样,三维阵列也有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两种形式。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修改)】→【3D Operation(三维操作)】→【3D Array(三维阵列)】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对象:

然后用户可选择创建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

如果用户选择Rectangular选项,则将创建一个三维矩形阵列,系统将分别提示用户指定阵列在X、Y和Z轴方向的数目和间距,用户可根据提示依次指定矩形阵列的行数、列数、层数、行间距、列间距和层间距:

如果用户选择Polar选项,则将创建一个三维环形阵列。系统首先提示用户指定阵列中项目的数目,以及这些项目将填充的角度:

同二维环形阵列类似,用户也可以指定在创建阵列时是否旋转每个阵列的项目:

最后,用户通过两点指定环形阵列的旋转轴来完成创建操作:

2)三维镜像命令。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内,用户可以使用三维镜像命令,沿指定的镜像平面来创建指定对象的空间镜像。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修改)】→【3D Operation(三维操作)】→【Mirror 3D(三维镜像)】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对象:

然后显示如下选项用于指定镜像平面:

a.3points(三点)。通过指定三个点来定义镜像平面。

b.Object(对象)。使用指定的平面对象作为镜像平面。

c.Last(最近的)。使用最后一次定义的镜像平面。

d.Zaxis(Z轴)。根据平面上的一个点和平面法线上的一个点定义镜像平面。

e.View(视图)。通过指定点,并与当前视图平面平行的平面。

f.XY。通过指定点,并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

g.YZ。通过指定点,并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

h.ZX。通过指定点,并与ZX平面平行的平面。

定义了裁剪平面后,系统还将提示用户指定是否删除原对象:

3)三维旋转命令。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内,用户可以使用三维旋转命令,围绕任意三维空间轴线来旋转指定的对象。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修改)】→【3D Operation(三维操作)】→【Rotate 3D(三维旋转)】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对象:

然后显示如下选项用于指定镜像平面:

a.Object(对象)。将旋转轴与某个现有对象对齐。

b.Last(最近的)。使用最后一次定义的旋转轴。

c.View(视图)。定义通过指定点并与当前视图平面垂直的直线方向为旋转轴。

d.Xaxis(X轴)。定义通过指定点,并于X轴平行的直线方向为旋转轴。

e.Yaxis(Y轴)。定义通过指定点,并于Y轴平行的直线方向为旋转轴。

f.Zaxis(Z轴)。定义通过指定点,并于Z轴平行的直线方向为旋转轴。

g.2points(两点)。通过指定两个点来定义旋转轴。

定义了旋转轴后,用户还需要指定对象的旋转角度。

4)对齐命令。在AutoCAD的三维空间内,用户可以使用对齐命令来将指定对象平移、旋转或按比例缩放,使其与目标对象对齐。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菜单:【Modify(修改)】→【3D Operation(三维操作)】→【Align(对齐)】

命令行: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对象:

然后用户可使用如下三种方式进行对齐:

a.使用一对点。用户指定第一源点和第一目标点,然后回车确认,此时系统将指定的对象从第一源点移动到第一目标点,即相当于Move命令。

b.使用两对点。用户分别指定第一源点和第一目标点、第二源点和第二目标点,然后回车确认,系统将根据第一、二源点连线和第一、二目标点连线之间的距离、角度来改变指定对象的位置,并提示用户是否进行比例缩放:

c.使用三对点。用户分别指定第一源点和第一目标点、第二源点和第二目标点以及第三源点和第三目标点,系统首先将指定对象从第一源点移动到第一目标点,再将第一、二源点连线和第一、二目标点连线对齐,再将第二、三源点连线和第二、三目标点连线对齐,从而最终确定指定对象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