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橱窗中的流行优化为:探索橱窗中的时尚趋势

橱窗中的流行优化为:探索橱窗中的时尚趋势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12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图8-13纽约第五大道2.橱窗流行的眼动实验方法对当季一线城市中的品牌橱窗设计展示进行实地考察与图片收集。与这五类橱窗设计的方法和分类与调研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实验共有被测者38名,其中男性16名,女性22名。表8-1实验结果的交叉分析与比对2

橱窗中的流行优化为:探索橱窗中的时尚趋势

1.橱窗设计概述

橱窗是店铺对外宣传的窗口,可以给品牌和店铺带来强有力的传播效果。风格各异的橱窗设计,体现了各个品牌的独特品位,橱窗好似流动的幻灯片,吸引着不同顾客驻足浏览。很多高端品牌以其神话般的幽默和夸张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也是以这种影响深刻的象征形式带动流行的走向。

橱窗也可以说是一个免费的广告空间,通过它可以告知顾客:品牌有什么特点?销售什么类型的产品?目标群体是谁?有什么促销活动?有什么品牌文化或故事?利用好这个广告空间,可以吸引客人。

在中国,最早的商业橱窗展示兴起于1927年前后的上海,随后逐步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消费观念的转变和西方经营体制的不断冲击,国内时装经营模式和卖场发生改变,使得橱窗展示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受到西方服饰文化的强烈影响,橱窗的展示也随之改变,商家开始在卖场的橱窗内大量陈列商品,尽可能多地将各种规格的商品齐全地展现在顾客的视线内,所以这个时候橱窗共有的一大特点就是饱满,以显示物品的丰富。对于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展示方式是极具吸引力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物资的丰富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开始对商品进行了分层和分类,通常会倾向于挑选适合自己层次需要的商品,卖场的形象也逐渐趋于完善,对橱窗展示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饱满齐全为主,而是呈现出细分化、风格化特征。所以,当时装终端卖场逐步发展和成熟时,橱窗设计的表达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更新。

国外橱窗展示设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发展始于18世纪末,各生产商的销售摊点都是直接在橱窗展示设计。第二阶段的发展是在19世纪中期,由于英国产业革命和技术的革新,易货形式彻底进化成商品经营,这在功能和空间上极大地改进了原有的销售模式。利用临街的墙面向店外的行人展示商品的橱窗出现了,店铺橱窗起到了把商品售货区和街道分开的作用。第三阶段的发展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店铺销售空间和橱窗展示呈现出大规模和梦幻色彩的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社会变革,橱窗展示设计的发展进入第四阶段,由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西方国家的产品得到极大的丰富,商店不仅仅是销售点,更成为商品销售终端的一种语言,充当着联系消费者和商家的媒介。在这一进程中,橱窗展示设计的发展与时代背景、技术进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如图8-12和图8-13所示,大规模玻璃的出现推动了当代橱窗设计的发展,也改善了如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沿街商圈等著名商业街的面貌。

图8-12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

图8-13 纽约第五大道

2.橱窗流行的眼动实验方法

对当季一线城市中的品牌橱窗设计展示进行实地考察与图片收集。邀请超过30位专业人士对此进行评估与分类,大致可分为简介构成式、生活场景式、奇异夸张式、未来科技式和氛围渲染式。与这五类橱窗设计的方法和分类与调研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在调研协助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对超过200张当季橱窗设计图片归类,将被重复选择频率最高的5个组别各20张当季橱窗图片进行归类,2015年11月于杭州、上海、香港等地完成图片的收集与选择。实验共有被测者38名,其中男性16名,女性22名。所有被测试对象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正常。由于被测对象认知偏差或程序出错等原因,剔除5份无效数据,最终保留33名被测者的有效数据。

选用眼动仪设备EYE LINK 1000,首先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预处理,保证图片具有代表性且符合该设备的像素要求(1024×768),并排除有反光、构图不完整等可能产生干扰因素的图片。眼动仪数据由眼动仪自动记录,实验完全结束后,用眼动仪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试运行成功后导出程序并正式开始试验。五个组别各10张图片,合计50张图片素材。每张图片持续时间为10s,按照所属组别设定随机选择,对38位裸眼矫正视力超过1.0的被测者逐一进行各组别单眼校对,对参加实验专业人员的提问实时解答,每位实验参与者的试验时间超过30分钟。

3.实验目的

通过所形成的热点图(Fixation Map)可了解以下实验目的:是否指向产品;关注的时间;关注的次数。

通过眼动轨迹(Eye Tracking)分析可了解以下实验目的:各组别中消费者视觉中心与图像解读方式;被关注与被忽略的区域;消费者的橱窗解读方式;各组别的比对分析;消费者对橱窗构图和组件(产品、道具、模特等)的观察顺序。

4.热点图分析结果(www.xing528.com)

在组别1(简洁构成式)中,消费者关注的区域在5个组别中最小,且产品关注时间最长;中心产品受到最多关注,色彩鲜艳的产品多为核心视线集中区;视觉中心多位于中心线左侧,且集中于核心产品,如图8-15(a)所示。

在组别2(生活场景式)中,与生活场景道具结合的产品受到更多关注,纹样、色彩吸引更多视线;道具与产品融合的陈列效果好,如图8-15(b)所示。

在组别3(奇异夸张式)中,道具与产品受到同样多的关注;道具指向产品时产品受到更多关注;在5个组别中,此组道具受到最多关注;道具与产品均位于核心兴趣区内,如图8-15(c)所示。

图8-15 热点图分析结果

5.眼动轨迹跟踪结果

在组别1(简洁构成式)中,当产品与背景反差较大时,视线更能集中在产品上;视线多半停留在模特的上半身,如图8-16(a)所示。

在组别2(生活场景式)中,消费者最先关注模特,随后根据场景将视线转向道具,最终回到模特。不局限于模特上半部分而是关注整体;模特多的一方,关注点密集,如图8-16(b)所示。

在组别3(奇异夸张式)中,道具和产品视线关注点都十分密集;消费者最先关注道具,然后是产品,视线受道具影响大;道具对产品具有视线引导作用,通过道具指向具体产品,如图8-16(c)所示。

6.交叉分析与比对

产品在五种设计风格的橱窗中均受关注;但针对不同品牌的不同诉求与展示目的,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橱窗设计风格。如未来科技式设计能够更多地烘托品牌;简洁构成式设计能够更多地关注产品等,如表8-1所示。

表8-1 实验结果的交叉分析与比对

2017年美国百货的圣诞橱窗一反传统圣诞节的主题和色彩,选择超现实故事、迷幻的视觉效果和Instagram风的五彩斑斓的颜色。百货商店和零售商利用橱窗来平衡动荡的政治局面,以愉悦的、庆典般的橱窗彰显和推动爱、团结与包容。大部分的橱窗灵感源来自热带和超现实世界,而不是传统的雪景和冬季景观。充满活力的调色板、卡通式的图案和怪奇的角色道具形成了俏皮的感觉。颜色从上一年的主打色千禧粉转变为新的色调,包括Z世代黄、绿松石色和潘通公布的2018年度色彩紫色,多使用彩虹色调,其颜色通常与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旗帜相关联,旨在传播积极的、包容的信息。这些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引起了更广泛的全球影响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购物者,如图8-16所示。

图8-16 古德曼百货(Bergdorf Goodman)2017圣诞季橱窗和Louis Vuitton2017圣诞季橱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