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学校中的图案科解析

美术学校中的图案科解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21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校的图案教育与近代中国文化教育巨匠——蔡元培是分不开的。现代著名图案教育家雷圭元先生发表的《回溯三十年来中国之图案教育》一文,将民国七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创办作为中国图案教育的开端,因为该校自创办起就有图案科。下面试以这两所学校为例,阐述民国时期美术学校中的设计教育及染织设计的教学情况。

美术学校中的图案科解析

图5-21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中国美术学校的图案教育与近代中国文化教育巨匠——蔡元培是分不开的。蔡元培(1868—1940)是浙江绍兴人,他学贯中西,既获得前清功名,又长时间在德国留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民国元年(1912)四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总结了“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其中包括“实利教育”和“美感教育”。民国六年(1917),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将美育提高到涵养精神、健全人格、平衡身心、和谐社会的高度。这里的美育包括设计教育,蔡元培特别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建筑、服饰、器物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忽视。早在民国五年(1916)法国华工学校师资班上课的讲义中,蔡元培就对装饰艺术的概念做了阐述,认为装饰可分为身体之装饰、被服之装饰、器用之装饰、宫室之装饰以及都市之装饰,强调了装饰艺术在人类进步和现代文明中的意义。蔡元培认为,实利教育必须为人民生计服务,制造业的提升,不仅要有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也需要美感的加入。“人之生也,不能无衣、食与宫室,而此三者,常于实用之外,又参与美术之意味。如食物本以适口腹也,而装置又求其悦目;衣服本以御寒暑也,而花样常见其翻新;宫室本以庇风雨也,而建筑之术,尤于美学上有独立之价值焉。”[36]又举衣服为例:“法国新式女服,常为全欧模范。德法开战以后,德政府尝欲创日耳曼式以代之,而德之妇女,未能从焉。”[37]可见巴黎时装不仅仅是面料制作的服装,同时也是艺术、工艺与文化的载体。时尚不受行政命令影响,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作为民国初期教育总长、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美育的积极倡导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和美术学校在全国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著名图案教育家雷圭元先生发表的《回溯三十年来中国之图案教育》一文,将民国七年(1918)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创办作为中国图案教育的开端,因为该校自创办起就有图案科。上海私立美术学校虽然创办于民国二年(1913),但图案工艺科的设置则是民国九年(1920)。因此,自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各地的公立和私立美术学校纷纷涌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设置了图案科或工艺科。在近代设计教育史上有一定地位的美术学校及其图案教学单位的设置时间如表5-2所示。(www.xing528.com)

表5-2 近代美术学校之图案教学单位概况

在上述各类美术学校中,创办于民国十七年(1928)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和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的中华工艺社(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较有代表性。前者是一所国立的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办得很有特色,其主要师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院系调整中,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骨干,其设计教育特色鲜明。后者是由内迁时的国立艺专图案教师创办的以工艺美术为特色的职业学校,后来改组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下面试以这两所学校为例,阐述民国时期美术学校中的设计教育及染织设计的教学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