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端与发展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端与发展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现代工业设计是工业化的产物,对20世纪上半叶还没有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而言,“工业设计”及工业设计的教育是不可能发生的。一批学人已经明确到中国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必须发展工业,发展工业艺术设计,提高产品的价值。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端与发展

一、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雏形

中国是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国家,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至今还没有真正完成“工业化”革命。“化者,乃性质或状态的根本转变。实现工业化是指从农业手工业全面转变到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研究表明,到20世纪末,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64个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占人口80%以上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这些人口大国,都尚未完成这场革命,人们仍在为实现工业化而艰难地奋斗着。”[1]现代工业设计是工业化的产物,对20世纪上半叶还没有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而言,“工业设计”及工业设计的教育是不可能发生的。

我们所说的“雏形”是说它具有的一定设计含义的并未定型的教学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国从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创设的“图稿绘画科”开始,可以看作是我国早期对设计教育的初始认识阶段。“‘癸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并得以实施的学制,第一次从国家法定的专业设置角度,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工艺教育作了具体的规定。该学制规定的专业大致有染织、窑业、建筑、土木、金工、木工、漆工、机器、电器造船以及图稿绘画等科目。从所开设的专业名称看,此类教育事实上涵盖了整个工业部门,……从今日的角度看,也都包含工业设计的因素。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该学制中创设了一个崭新的专业——图稿绘画科,这表明此类工艺教育已突破了传统的生产性行业分工的局限,创造性地反映出现代大生产中设计与制作相分离这一新特征,因而就其对专业设计师的培养这一创举而言,它可以看作是设计教育的发轫。”[2]中国经过清末民初的“手工教育”到民国时期的“图案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在不经意中逐步开始发展。

中国较早谈及Design(设计)概念的俞剑华先生在《最新图案法》中讲道:“图案(Design)一语,近始萌芽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义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造品,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上至美术工艺,下迨日用什器,如制一物,必先有一物之图案,工艺与图案实不可须臾离。”[3]“发展工业”“制造品”“日用什物”,这些都是工业产品的概念,俞剑华先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论述到具有工业生产概念的Design,显然是受到了国际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

1923年4月,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毕业的陈之佛先生回国,接受上海东方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任该校教育兼图案科主任,并在上海创办“尚美图案馆”,专门从事工业产品的图案设计,并通过实际工作培养设计人才,将作品推向社会。这是我国第一所从事图案设计的事务所和培养设计人才的学馆[4]。1936年陈之佛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机械与艺术的接近,可说是现代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特殊现象,最初出现于建筑,至近来已广及于一切造型的制作物了。故现代艺术多伴着机械发达而发展的。最近世界各国间多有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这等各国的大工业,虽有难分其优劣的情势,然如果欲凌驾他国同类的产业,征服之而求自己的成功,便不得不注意其工业的最大价值。这亦并非专尽力于制品品质的优良,价格的低廉,因为这些问题各国已有一定的标准,尚非竞争的焦点。这里所谓最大价值,自不外乎艺术的特性,就是所谓的‘工业品的艺术化’。大概此后产业经济上的竞争,必由制品的是否美化而分胜负,即出产的那种机械的、实用的、技术的、优越的制品,乃为此后对于产业努力的要点。制品的图案,亦必为产业上极重要的要素,尚能决定了这样的产业上的方针——实用之上更有美的表现,则一般民众于艺术的态度,自然与从前大异了。”“艺术以最实在的意味与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相关切,艺术化的制品,亦在最大价值之下而成为一般民众生命之粮。”[5]陈之佛先生对设计的描述已经比较地具有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初期含义了。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经济发展正大规模兴起,艺术设计运动已经从莫里斯的艺术手工艺运动发展成为主张工业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包豪斯设计运动,在西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情势下,中国被迫处于国际经济循环的态势中。一批学人已经明确到中国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必须发展工业,发展工业艺术设计,提高产品的价值。于是他们积极介绍外国的设计发展和解释设计的重要性。可以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设计的萌发期。当然,这里有个时代局限性问题,那时对设计的理解还不具有Design的现代面貌。

新中国建立以后,“图案学”逐渐被“工艺美术”所替代,这里有明显的设计学科要与社会生产相联系的概念,但是中国的“工艺美术”却没有走上现代设计的道路。“由于工艺美术当时的管理者是手工业管理局,那么它所搞的工艺美术自然就被无形中划在了手工艺的范围内,形成了分门别类的手工艺的那一套。”[6]中国设计实践走上了以特种工艺为中心的工艺美术道路,加上自我封闭使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甚少,在现代设计领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虽然在理论上我们对设计概念的解释没有到位,但在工艺美术旗号下的设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内涵仍然得到国家的重视。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上强调:“我们要办工艺美术学院,要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要结合生产,要关心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学习先进技术。”[7]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手工业工作的指示中提道:“提高工艺美术品的水平和保护民间老艺人的办法很好,赶快搞,要搞好一些。你们自己设立机构,开办学院,召集会议。”[8]195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终于有了一所独立建制的设计学院,尽管当时的设计教育是在“工艺美术”的旗号下进行的,也尽管当时还不具有现代设计的面貌,但是,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终于在中国有了一席之地。

1960年国家轻工业部为了改进轻工业产品的造型和包装,发展经济和扩大对外贸易,决定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建立“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隶属机械系,1961 年划归学院基础部领导,招收5 年学制的大专生,1962年正式招收学制四年的本科生。1972年扩建为独立建制的轻工业产品造型美术系,专业名称调整为“轻工业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这是我国最早的接近工业设计概念的专业系科。当然,在当时的年代,尽管在专业名称上正式打出了“设计”的字样,但在教学的实质内容上基本上还是沿用工艺美术的教学体系,四位创办教师也分别来自于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在当时的形势下,“轻工业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还不具有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和面貌。

二、现代工业设计观念的引入

1978年厦门鼓浪屿召开的“全国包装装潢设计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一批早期接受工业设计理念的专家学者有感于即将到来的开放中国必然表现出的工业设计需求,倡议组建中国设计家自己的组织。1979年,经过当时的领导人李先念、方毅同志批准,“中国工业美术协会”成立,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使命。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于1987年10月14日正式成立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接纳了“工业设计”这个现代设计观念。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事业的开始,中国的整个社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几乎一无所知,当时的艺术类考生都是希望当画家,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考设计专业。正如笔者当年考进无锡轻工业学院轻工业产品造型美术设计系是因为没有考取艺术学院绘画专业而取其次,并不是出于对设计的热爱,即便进了设计院校,也还是一心想当画家。从当年我们造型系的学生挂校徽一定用衣领盖住“无锡轻工业”只露出“学院”字样这一做法就可窥见当时学生们的心态。而那时的设计院校确也以绘画为主,老师基本上是美术院校出身,我们的课程不仅有长期素描,还有水彩画水粉画国画山水、工笔花鸟等。一是根据老师的特长上课,二是设计院校确实也没有真正的设计课程体系。记得无锡轻工业学院张福老师和吴静芳老师都说过,他们当年被派往日本学习工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工业设计,还一个劲地写信回国了解中国工业设计的行业状况,但什么也问不到。(www.xing528.com)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虽然受到国际工业设计思潮的影响,但在我国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美术”的概念上。当时两个最早开办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无锡轻工业学院专业名称为“轻工业产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名称叫做“工业美术”。教育部1979年颁布的艺术专业教育方案中,将该学科定名为“工业美术设计”;1987年,经修订后颁布的全国“普通学校社会科学本科目录”中,将该专业定名为“工业造型设计”;直到1993年国家组织对本科专业作第三次修订之际,该专业才正式定名为“工业设计”。专业名称的改变也反映出我国学界对工业设计专业概念的认识也有一个接受和认识的过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学界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工业设计“认识运动”。我国第一批派出国外学习工业设计的中青年教师回国以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宣传工业设计;一些虽然还没有出国,但最先接触到工业设计概念的教师也在全国演讲。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柳冠中先生、王明旨先生,广州美术学院王受之先生、尹定邦先生,无锡轻工业学院张福昌先生、吴静芳女士。他们的宣传性演讲,对当时设计院校的学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广州美术学院王受之先生极具激情的讲演,吸引了广大的青年学生,讲演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由于王受之先生在演讲中批评了我国工艺美术的教学体系,因而他的演讲也受到了来自国内高校一部分教师的强烈抨击。这也反映出当时国人包括学界在内对工业设计这一概念还处于认识的阶段。

谈到对我国工业设计认识的普及运动时,也要提及两位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有贡献的外国专家:时任德国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院长克劳斯·雷曼教授和英国设计委员会顾问,最早由国家轻工业部引进来华进行工业设计讲学的彼得·汤姆逊先生。

克劳斯·雷曼教授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据点,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讲,直到现在,还时常来中国在各校举办工业设计基础教学培训班,传授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教学方法,因其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贡献,被授予“中国工业设计特殊贡献奖”。

1983年,轻工业部推荐彼得·汤姆逊先生到无锡轻工业学院讲学,这是我国政府邀请到中国讲学的工业设计早期专家。汤姆逊先生从此客居无锡,在全国范围讲解工业设计的理念,还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工业设计教学培训班,培养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帮助和资助青年教师赴英国学习工业设计。他“一直充当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布道者’”[9]。1988年彼得·汤姆逊先生定居在深圳大学,1996年病逝于深圳。

笔者是彼得·汤姆逊先生“布道”的受益者,多次聆听汤姆逊先生的课程,记得有一次上课把我们全班带进他住的专家房间,他叫我们全班同学在他的房间里找问题,我们全班21位同学找出了19个问题,而汤姆逊先生一下子指出了40多个问题,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加以解决。从那堂课起,我开始感受到什么叫“设计”,从此一直遵循着“问题导入设计”的方法。1986—1987年受汤姆逊先生的资助赴英国进修产品设计,从此走上了工业设计之路。

在那个年代,中国工业设计能力的柔弱和对工业设计概念的无知,深深刺激着率先接受工业设计观念的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年轻学子们。记得1989年我们在学校听一位日本专家的讲座,日本专家在讲到当时在世界国际设计竞赛中较为著名的“日本大阪国际设计竞赛”活动时说:你们中国没有很好地理解该设计竞赛的宗旨,你们还不懂什么是现代设计,中国参赛的作品大都是玉器、牙雕之类手工艺作品,因此是不可能通过评审的。不仅大陆没有作品入围,中国香港、台湾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华人还没有作品入围过。日本教授的话使我们这些刚刚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再也坐不住了,我们心中充满了激情的渴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能在国际设计竞赛中显示中国人的“设计力”。当时我们大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竞赛之中,提交了20多个设计方案参加竞赛,最终笔者与现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的过为敏教授合作的设计作品“给暖墙体”,通过初、复试,入选大阪国际设计展。我们的作品虽然没有获得等级奖项,但这是中国设计师第一次在该项国际设计竞赛中入选的现代设计作品。“这应当看作我国设计界跨向世界的大胆尝试。大阪国际设计竞赛是日本国际设计交流协会举办的‘国际设计节’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设计竞赛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每次都有5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余人参加角逐。……评审团由国际上知名度高的专家组成,经过两次严格评审,决定数十件入选作品和若干件得奖作品,淘汰率很高。在第四届竞赛中,日本有133件作品参赛,入选24件,美国有105件作品参赛,入选11件,西德有62件作品参赛,入选8件。这三个都是工业基础强、设计力量雄厚的国家,占了入选总数的近半数。其他国家的入选作品就都寥寥无几了。意大利与苏联也仅有2件入选,英国仅1件入选。原来基础较好的瑞典、瑞士、丹麦及后起之秀的韩国等24个国家的作品都全部落选。我国虽然命中率不算高,但有2件入选可以看作良好的开端,以此提高我们的信心,激励我们以更大的努力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10]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接受工业设计理念的青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接受新事物的热情。他们的主动学习行为也反映出那个年代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呈现出良好状态。以无锡轻工业学院为例,1983年造型系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支持下建立了第一个学生设计学会,创办了全国第一本没有刊号的学生专业刊物《设计探求》,同学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开始培养学术问题研究的意识。没有钱就自刻钢板油印,然后用订书机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寄给兄弟院校。那个时候,同学们用稚嫩的文笔、非标准的论文格式,但却充满思想的激情和触及时弊的观点的文章,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当时的一些专业杂志《装饰》《包装装潢》纷纷转载我们学生的文章,当时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位老教授还给编辑部来信称“我看到你们的文章很激动,我看到了中国设计事业未来的希望”。社会的认同、宽容和鼓励,使学生们更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隐形课堂的教育与显性课堂的教育同样在培养着工业设计人才的成长。

当时在不少高等院校上上下下充满了对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和工业设计教育的热情,充满了振兴中国工业设计事业的决心,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